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
——以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专业群建设为例

2023-12-26 13:30林宝霞
林区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产教冰雪智慧

宋 毅,刁 凡,林宝霞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3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关于经济发展的系列战略部署,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努力打造高水平高质量龙江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龙江“六个强省”建设。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是黑龙江省首批“双高”建设院校,目前已进入第二轮“双高”建设周期,学校主动服务于龙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与做法,概括为“六业对接”、“四方协同”、“三维共融”。所谓“六业对接”,即对接“智慧交通”、“冰雪经济”、“数字龙江”、“创意设计”区域特色产业,坚持技术引领,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学业——六业对接,培养“智慧+”“冰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谓“四方协同”,即坚持特色服务,聚力团队、平台、项目、资源——四方协同,围绕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升级服务的痛点、难点,推进专业群“专精特新”化转型升级;所谓“三维共融”,即坚持文化互鉴,区域、校园、企业文化——三维共融,构建产教融合区域发展命运共同体。以智慧交通技术与运营管理、冰雪运动与教育高水平专业群为重点,引领师范教育、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专业群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实现龙江全面全方位振兴,提供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技术引领,六业对接,建设高端复合人才培养高地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动策应“六个强省”的战略部署,坚持技术引领,抢占技术先机,主动迎接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挑战,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学业——六业对接,着力建设“智慧+”“冰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1.建设“六业对接”协同联动机制,保证人才培养有效供给

依托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哈尔滨现代服务职教集团和黑龙江省职教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建立专业、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学业的协调联动机制。一是对接专业建设,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智慧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群适应现代化智能交通体系发展新方向、新要求和新趋势,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二是对接产业现状,提升人才有效供给。根据现代服务行业“十四五”发展的建设战略规划与黑龙江省重点特色服务产业——“数字产业”、“冰雪经济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的现实需要,强化人才的有效输出与供给能力的提升;三是对接行业前沿,形成最新技术融合。应用“互联网+交通运输”不断衍生的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推进前沿行业技术在智慧建设、智慧运维、智慧服务等方面形成新的融合;四是对接企业合作,形成共建共享机制。携手哈尔滨地铁集团、哈尔滨交通集团、哈尔滨建投集团等国有企业,共建智慧交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以及若干标准化生产实训基地,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双主体地位,以便实现校企全过程“双元”育人,达成合作“双向赋能”目标;五是对接职业发展,满足人才需求。产教融合中基于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校企协作开发对接核心就业岗位的模块化课程,将企业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特色教材,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六是提升学业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组建校企双导师技术服务团队,校内导师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文化素养、职业发展规划等进行指导;企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岗位技能、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指导。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进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组织学生参加技术革新、专利发明和课题研究等。智慧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群成功实现高本贯通,为广大学生的学业成长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更高的平台上施展才华。总之,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学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专业建设与产业融合是根本要求,专业建设与行业对接是发展路径,专业建设与企业携手是实现手段,专业建设与职业衔接是首要目标,专业建设与学业捆绑是实践举措,专业建设与就业协同是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六业对接”的协调联动机制,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满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质量与规格的现实需求,同时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竞争优势。

2.构建多样化专业群,精准服务区域发展紧缺人才

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专业人才的通力合作,而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样化专业群的精心培育。首先,需要发挥专业群技术整合优势。为了服务交通强国和龙江“六个强省”战略,需要发挥学校交通运营、冰雪体育、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类专业传统优势,对接智慧交通服务产业链的智慧交通运营、交通运输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智能运输服务等关键技术领域,系统构建智慧交通与运营管理专业群,强化技术整合。其次,需要发挥专业群区域发展特色优势。依托黑龙江天然的冰雪资源和冰雪文化,对接后冬奥时代龙江冰雪产业链的冰雪文化推广、冰雪教育普及、冰雪运动指导、冰雪运营管理等若干领域,系统构建冰雪运动与教育专业群,协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紧缺的“智慧+”“冰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后,需要提升专业群人才供给优势。锚定专业群核心技术创新应用目标,协调政行企各类部门与资源,夯实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岗位能力培养基石,精准服务龙江“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的现实需求。

3.打造“三金”育人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金”(即金理念、金种子、金资源)育人工程的建设不仅是学校第二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着力打造的系统工程,更是培养产业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首先,在“三金”育人工程中,秉持育人“金”理念。以立德树人、校企协作、产教融合、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契机,创新推进“一个平台、两个导师、三个阶段、四个模块、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实现智慧交通技术与运营管理专业群校企“双元”育人、德技兼修、专创并举的新理念;其次,在“三金”育人工程中,培养育人“金”种子。突出体现在冰雪运动与教育专业群开展工学结合的“季节分段、双育双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不断完善引才育才共建共享机制,聚焦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培养培育,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团队培养,全力打造“金种子”教学创新团队,探索衔接工作岗位的模块化教学新模式。最后,在“三金”育人工程中,建设推广育人“金”资源。以智慧校园为支撑,全面实施现代信息化教学,系统开发智慧交通“智慧+”、冰雪体育“冰雪+”的“金资源”。年均开发智慧交通、冰雪体育特色资源1 000余件,累计优化模块化课程近百门,并基于“深度理解”的教法改革实践,全面实施学生主体成果导向的“金课堂”,成功申获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滑雪产业运营与服务中心,积极打造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金资源”的建设载体,为广大师生专业学习与专业成长提供更多元的平台和空间,促进师生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二、坚持特色服务,四方协同,推进专业群建设“专精特新”转型升级

服务新型产业发展与现代企业革新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企业评价和认定办法,为职业教育服务企业供给需求指明了具体方向。按照国家政策指导要求,学校充分聚力团队、项目、平台、资源四方要素,积极探索产品、技术、工艺、流程的“专精特新”化,以服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转型升级为契机,推进专业群建设“专精特新”转型升级。

1.聚焦核心领域,建设科技创新专业团队

一方面,重视科技创新专业团队建设。聚焦智慧交通产品周期中智能制造、生产、物流、服务等环节,以攻克“卡脖子”技术瓶颈为目标,融合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双师型”团队建设。与此同时,聚焦《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冰雪特色产业——冰雪运动装备器材设计生产、冰雪运动IP、沉浸式冰雪体验、冰雕雪雕创意设计等重点赋能的领域,建设技术应用研究实验室,重点围绕智能设计、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的耦合应用,强化专业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与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重视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培育与建设,积极打造“名师领衔、专兼结合、分工合作、多元融合、双师双能、双岗合一”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教学创新团队,构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落地人才。在科技创新专业团队建设中,以“工学交替、岗位成长”为培养模式,通过“证书+岗位”课程模式改革,以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为根本,实施“百企名师进课堂”工程,聘请企业能工巧匠进校交流指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以项目研究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共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通过引进培育、校企合作、整合科研力量,组建智慧交通技术服务、冰雪经济产业与教育、冰雪文化传媒等科技创新专业团队。另一方面,积极提升教师科研创新意识与水平。树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的先进理念,实施“跟踪服务、应用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开发战略,培育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教融汇为主导方向,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服务企业和社会,开展课题研究,大力推进教师科研成果的落地与转化。近年来,团队以自有创新技术服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升级,申获省部级以上课题数量、各类专利数量显著增加,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研发、技术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服务。

2.对接科技发展,建设产教融合特色平台

一方面,推广产教融合平台合作共建。学校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哈尔滨交通集团、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太阳岛集团等省内龙头企业合作,聚焦智慧交通技术技能、冰雪装备器材等关键技术,联合政府建设具备真实生产环境的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平台,其中包括:智慧交通服务技术技能中心、冰雪产业运营服务与管理中心、冰雪大数据分析监控中心等,成功打造集实习实训、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教融合“智能+”“冰雪+”复合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产教融合提供技术技能支持;另一方面,利用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培训。在完成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学校积极打造合作共建技能中心,为交通、冰雪产业相关企业提供“专精特新”化升级转型服务。其中:智慧交通服务技术技能中心,年完成社会培训1 000余人次、企业员工培训500余人次,实现社会服务到款额60余万元;冰雪产业运营服务与管理中心,年培训从业人员600余人,年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指导7 000人次,实现技术服务到款额50余万元。

三、坚持文化互鉴,三维共融,构建产教融合区域发展共同体

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的要求。学校在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中,打破院校、地域、企业文化壁垒,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多元参与为创新主体、现代产业学院为实现途径,走出了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的创新之路。

1.产教融合以传统文化作为价值引领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密切联系,在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学院坐落于金源文明发源地,作为百年学府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因此,学校在立足于优化专业群布局,注重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区域产业群协调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与价值引领。学校将文化建设有机融入现代化办学理念,在学校智慧交通技术与运营管理、冰雪运动与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中,突出强调区域的基础性、产业的保障性、专业群建设的方向性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最终实现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区域文化三维交融的理想状态。

2.产教融合以多元参与作为创新主体

学校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周期内,一是主动强化政府、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成立学校社科联、获批黑龙江省职教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和学前教育研究学术交流基地,成立现代冰雪产业学院、腾讯云黑龙江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时尚创意产业学院,建立金源文化研究院,成立学校科学技术协会,开展智慧交通学术交流活动、中小学生冰雪体验活动、“红色印记 百年情怀”金源版画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二是面向公众开放各类场馆的同时,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与区政府共建金源文化研究院、“金源版画”艺术馆、东北老物件博物馆;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哈尔滨交通集团、哈尔滨建投集团等共建智能交通产业学院、博能汽车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中小学生智能交通职业体验基地;利用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设以“红色”基因传承、“银色”冰雪体验、“蓝色”现代职业体验和科技创新为主的三色研学课程,坚持立足宣传龙江、服务建设龙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编撰体现红色文化、金源文化、冰雪文化、工匠精神等系列文化类著作,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原创性建设活动,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是讲好区域、学校、企业之间产教融合的典型故事,以教促产,以产兴邦、学邦共兴,在提升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同时,赋能区域发展的贡献率、辨识度,推动高质量产教融合区域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形成。

3.产教融合以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实现途径

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既弘扬区域传统文化,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兼顾企业经济效益,是“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优化产教融合合作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新载体”的关键。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同建立创意艺术产业学院,根植于龙江创意设计产业,开发以金源版画、金源烙画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开发红色文化、冰雪文化、东北民俗文化等主题创意设计产品,发挥产教协同育人优势,推动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发展,培育创意设计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金源文化不仅是黑龙江地区古代文明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华民族多姿多彩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支脉和组成部分。学校成立金源文化研究院,针对金源文化独有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与传承,有利于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赋能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发展迈向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应自觉贯彻技术引领、特色服务、文化互鉴的原则,采用“六业对接”、“四方协同”、“三维共融”的策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融入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探索和有益经验。

猜你喜欢
产教冰雪智慧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有智慧的羊
冰雪幽默来袭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