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环境司法胜任力主导的环境资源法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3-12-26 13:30徐丽媛
林区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类案法学案例

徐丽媛

(江西财经大学 法学院,南昌 330013)

一、环境资源法教学创新背景与痛点

(一)新文科统领法学教育创新发展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应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1]

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强调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以高阶性、 创新性和挑战度为特征的“金课”建设。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2018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实践教育,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培育一流法治人才,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2020年6月17日,首届中国高校法学教育创新研讨会上发布《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成立倡议书》,提倡在新文科视域下,谋划新时代高校法学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其中学科交叉、适应社会需求、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思想指导等是其关键[2]。

(二)环境资源法概况与学情

环境资源法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程之一,包括环境资源法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法律责任、国际环境法等,共计20章左右。其自身特点表现为,是法学的一门新兴的相对边缘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在受其他学科影响的同时,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特殊性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创新发展。

环境资源法授课对象为本科法学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其已经具备相应法律基础知识,有运用法律思维思考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开始思考传统法学与新兴法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从业有质问,如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人才,司法实践与科研有什么样的关系等。

(三)环境资源法教学痛点

1.知识与学生现实脱节

环境资源法教材知识注重结构体系,以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等讲授为主,易形成“孤岛模式”,知识与学生现实脱节,缺乏切身体会,知识面上也有差距,容易形成“学了无用”“用时不会”的心理。

2.案例浅层次说法

一般环境资源法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递,案例的浅层次说法,理论与实践关系不紧密,难以培育能应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的生态法治人才。案例单一性与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之间差距较大,导致环境资源法理论与实践脱节,呈现“机械环境司法”。

3.教学效果不理想

环境资源法作为法学体系中相对边缘的学科,传统教学过程很少构建与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传统部门法学的联系,一方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精神。缺乏创新质疑的精神,难以适应环境问题的新发展;缺乏对学科交叉思维能力的培养,偏离环境资源法“法律”属性。

(四)创新需求与创新基点

生态文明法治时代,生态法治人才培育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为未来培育优秀的生态法治人才,是环境资源法教育的使命。

面对复杂的、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刑事、民事、行政等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盛行,这为环境资源法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以上论述表明环境资源法教学需要创新,也具备了创新的基础。而如何创新才能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回应学生思考之问,是亟须探究的问题。

二、环境资源法课程教学创新的具体实践

环境资源法课程创新应注重系统化,主要包括明确课程目标,创新教学理念,逐步构建以目标实现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资源、方法、活动、思政、评价等创新体系,如图1。

(一)明确课程目标——“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生态法治人才培养

环境资源法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生态法治人才,不仅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法治发展态势。实践中,将“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生态法治人才具备的能力拆解成可衡量的学习目标,具体通过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四个方面来达成。知识目标主要是掌握环境资源法知识,依据法学基础知识理解环境资源法基本原理,同时通过比较传统法学,记忆环境资源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能力目标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案件处理能力,主要是结合案例学习,逐步掌握环境资源法案件的处理规范与技巧。通过类案讨论提升思辨能力,适应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素质目标包括沟通合作能力和法律辩论技巧。通过启发式、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直面新型化、复杂化的环境问题并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通过多形式的细致学习,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和认真学习的习惯;通过合作、辩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学习的成就感。思政目标包括环保意识和法律素养,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增强学生环境法制意识。

(二)创新教学理念——学科交叉、环境司法胜任力主导

“法律人才”培养到“法治人才”培养的转变, 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法学高等教育纵深发展的新目标[3]。“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生态法治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从传统讲授知识为主转向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这符合建构主义关于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多元体验与理解的重要精髓[4]。有学者指出,传统教学理念难以满足环境法教学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法教学的有效性,环境法教学理念应转向建构主义[5]。借鉴这些经验做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来培养学生环境司法胜任力,具体而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作用,在实践性特征的推动下,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胜任环境司法的能力。

操作层面,环境资源法教学理念创新以学科交叉、环境司法胜任力为主导,探索“协同育人+实践(案例)教学+生态思政融入+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首先,加强与地方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的协同合作;其次,为教学提供直面社会生态问题的刑事、民事、行政法典型案例素材,特别是建立一些同案不同判的类案数据库,供学生学习使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再次,在案例库建设、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政元素,将生态思政元素指标分解到每个案例中,严格落实;最后,通过学院生态法治科研团队的力量,集环境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国际法等专业师资力量,指导学生结合环境司法进行研究,将所学知识深化,应用于科研与实践。

(三)以教学目标实现为导向的创新实践

为了实现“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生态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通过建构“活”的教学资源和结构化教学方法来匹配。“活”体现在教学资源灵活融合、资源内容丰富、及时更新等;结构化的教学方法,即“三阶教学法”包括翻转、探究与拓展。

1.内容创新——化繁为简、两条主线

环境资源法内容纷繁复杂,有总论和分论之分,总论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法律责任等。分论围绕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5种环境要素制定了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诸多单行法,有限的课时如何向学生充分展示环境法的内容需要内容创新,可行的思路是围绕环境资源法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在法学教学课程体系设立中应有的地位来进行,化繁为简形成两条主线,于课堂中灵活融合。一条主线是针对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伦理、政治、国际等原因,链接针对性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以及落实原则、解决环境问题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环境法基本制度,从而构建基本的环境资源法理论体系;另一条主线是围绕环境法律纠纷,主要是融入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方面真实的案例,结合环境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依据环境司法最新理论前沿引导案例解决,从而构建基本的环境资源法实践体系。

2.资源创新——六大载体、线上线下并重

环境资源法课程通过六大载体来辅助内容创新,包括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类案数据库、环境法条、习题集、争鸣观点、环保时政等,具体表现为教材、课件、EV录频、慕课资源、网络资源、《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周刊》等视频资源。除了教材和类案数据库外,其余资源都在网络学习空间资源中。网络学习空间资源的构建试图转变传统学习资源的构建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增进学生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为适应移动学习方式下网络学习空间资源的构建提供总体上的方向。将原来碎片化的资源形式等有机组织起来,组合形成颗粒化的资源形式,同时注重颗粒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点,结合移动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移动学习方式下也能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脉络整体。

课程资源中类案数据库建设是环境资源法课程资源建设的一大特色。环境司法改革创新背景下,面对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实践中出现诸多同案不同判的案例。通过查找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法律文书网、无诉案例网、北大法宝等平台资源,针对环境资源法的核心问题如环境保护法律关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公众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环境犯罪、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等,围绕类案案情简介、争议焦点、审判级别、审判地域、基本法理、思政元素、评析等方面,获取上百个案例,已初步建成“环境资源法类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供本科、研究生使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对外推广使用。

总体上,环境资源法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尚前沿、线上线下并重,同时资料选取特别重视学科交叉,既有环境法的独特内容,也有结合环境刑事、民事、行政等方面最新案例,既有法学知识,又注重生态科学的最新前沿,最终服务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司法胜任力,成为优秀的生态法治人才。

3.方法创新——环境法律纠纷解决为导向的翻转、探究、拓展教学方法

环境资源法课程内容资源要被学生理解掌握,需要教学方法创新。本门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采用环境法律纠纷解决为导向的翻转、探究、拓展结构化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法,丰富网络学习空间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和资源;通过案例引入法、系统讲授法、类案讨论法等,以作业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展开讨论(辩论)、教师理论引导、灵活掌握案例的解决规则与技巧;通过提问练习法、阅读引导法,指引学生对环境资源法理论前沿问题拓展思考。这些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总体上实现环境资源法结构化教学方法的转型。

4.活动创新——七步递进

教学方法创新需要辅以教学活动创新,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环境法律惯性思维,提升其环境司法胜任力。主要采用七步递进法来实现活动创新。具体而言:翻转环节进行案例预习和分组讨论,学生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方法分组对社会疑难类案和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书面意见。探究环节包括知识导入、法庭辩论和师生对话。首先,新课导入,采取简单案例或环保时政事件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其次,内容讲解,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环境资源法理论知识分条理讲解,给学生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再次,法庭辩论,按照控方(原告)、辩方(被告)、法院三方立场分组阐述预习意见,形成模拟法庭辩论审判态势;最后,师生对话,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教师补充,完整解决此类案件。拓展环节包括理论争鸣与作业巩固,对于类案讨论或课堂讲解中涉及的理论前沿问题,布置作业和参考文献,要求学生形成类案分析报告或小论文,深化环境司法胜任力,同时通过学科交叉思考提升其创造性思维。

5.思政创新——环保思政与法律素养融合

高校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改革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生态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山水林田湖一体化,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等思政理念逐渐得到了环境资源法课程教师的支持和认同。同时法治、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更是法律人的重要坚守。如何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使学生把握正确环保政治方向,是环境资源法教学的重要课题。首先,环境资源法导言课堂教学中,强调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发布20余件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小事,并让学生自我对照,让环保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其次,编制“环境资源法类案数据库”,将环保思政元素融入案例争议知识点中,使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将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灵活融合。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训练,参加6月5日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听知名环境法专家及学者讲授学术报告、专题等,结合社会热点环境法律问题制作类案分析报告,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使其既具有熟练的法学专业技能,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评价创新——全过程、多维度、目标导向的评价体系

环境资源法课程正试图构建以目标实现为导向的全过程、多维度评价体系。总成绩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提高过程评价比例,使其占比30%。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分解到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中,评价内容清晰。同时评价维度多样化,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案例分析报告、分组讨论和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包括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两种。通过全过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学生学习热情大幅度提高,能积极参与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提高总体成绩。

三、环境资源法教学创新的成效推广应用

(一)教学创新成效

1.主观层面

通过实施精心设计的教学创新方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切实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指引辅导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统一得到很好贯彻。从学生的日常交流反馈来看,也比较喜欢这种学科交叉、感兴趣的案例比较教学方式,课后主动去查找相似案例,与教师讨论后形成自己的案件解决思路。同时学生对于多维评价机制高度认可,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后讨论,特别是课后讨论形式多样,如教室、宿舍面对面交流、线上腾讯会议等,学生将这些讨论制成视频,提交至学习平台,也为教师评价提供了依据。

2.客观层面

近五年来,学生的环境资源法课程成绩稳步提高,优秀率不断上升,挂科率明显下降。从学生完成的类案分析报告来看,学生进步明显,从最初的针对问题回答思考到后期的规范化、系统化、深入化,制作的类案分析报告包括封面、目录、章节、案情简介、法理分析、法律依据等,图文并茂。此外,学校教学评价数据显示,学生对环境资源法课程教学的评价较高,课程主讲人多次获得教学考核优秀等级,同时在教学创新基础上成功立项多项教改课题和教育规划课题。

(二)教学创新推广价值

1.类案数据库建设及运用有借鉴之效

环境资源法类案数据库建设为类似法学改革创新课程提供了借鉴。环境资源法类案数据库建设契合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的背景,其他法学类课程同样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前沿核心问题同案不同判的类案数据库建设及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2.学科交叉的教学思维适用于所有法学类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教育创新强调学科交叉,环境资源法教学适用学科交叉思维既是自我提升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传统法学主要学科适用学科交叉思维既有利于自身学科综合发展,也有利于法学新型领域的发展。

3.网络学习空间资源的构建且有参考意义

环境资源法网络空间资源的构建为高校线上教学空间设计提供了参考。信息时代,移动学习成为高校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移动学习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距离障碍,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以及节约用户时间[6]。移动学习因其移动性、无限性、自主性及微型化等特点,对网络学习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学习空间资源完善构建势在必行。需转变教育理念,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构建多元的、丰富的、前沿的网络学习空间资源体系。

环境资源法教学改革创新高扬法律教育的时代使命,契合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教学创新需要结合环境资源法课程特色,兼顾法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考虑环境问题的社会发展态势,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力量顺势而为,为“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生态法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类案法学案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类案同判的司法裁判方法分析*——以“类比的运用”为考察点
推进“类案同判”构筑司法公平正义
类案裁判中的法律方法运用
大数据助力“类案类判”的逻辑技术突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