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
——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2023-12-27 11:37梁煜锟郑斌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1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骨干教师学院

梁煜锟 郑斌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选拔什么样的优秀年轻干部、怎样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出要求,这些论述为我们党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指明了方向;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了使党的事业能够继往开来,传承发展,重点在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这项基础性工程影响深远;优秀年轻干部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教育领域中的宝贵资源,他们在教学、管理和研究方面具备活力和创新能力。他们不仅能够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还是为青年学生搭建学习和成长的榜样。因此,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对于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使用好年轻干部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加快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进入“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职院校要想“脱颖而出”,跻身“双高校”和“双高专业”行列,就必须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支撑。年轻干部是高职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后备力量,是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设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延续性和整体质量。因此,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年轻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党委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是高职院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现实要求

目前,一大批80 后、90 后年轻干部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和骨干。这些年轻干部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眼界开阔、锐意改革,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展现了生机活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年轻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培养不起来,干工作敷衍塞责、应付差事;有的年轻干部不愿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党的历史不感兴趣;有的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和艰苦环境的历练,缺乏严格党内生活的锻炼,缺乏驾驭复杂局面工作的锤炼。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的情况。比如,简单地以年龄画线、硬性配备一定年龄的年轻干部、一味搞年龄层层递减。有的高校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够健全,有些年轻干部被长期“后备”,甚至被“束之高阁”。有的高校对年轻干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有些年轻干部出现腐败问题。这些情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应该充分认识到优化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培养使用好年轻干部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1985 年,2008 年12 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 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 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 年3 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6 年7 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2016 年11 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 年7 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 年10 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伴随着学院的建设发展,干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整体功能显著增强,优秀年轻干部源源不断的充实到干部队伍中,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能力素质有了较大提升,逐渐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在学院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但是,从学院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看,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年轻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比例偏低;年轻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不足;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目前看来,优化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工作,拓宽来源渠道、加强合理流动、加大培养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年轻干部队伍,是学院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优秀年轻干部现状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目前优秀年轻干部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多数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年轻干部也具备较好的个人素质,如积极进取、思维活跃、责任心强等。

(一)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优秀年轻干部自身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部分年轻干部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进取心不强的问题。他们往往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其次,部分年轻干部存在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他们往往过于注重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经验,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此外,部分年轻干部还存在工作作风不实、缺乏担当精神的问题。他们往往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能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难以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二)学院在干部选拔和培养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年轻干部在中层干部队伍中的比例偏低;年轻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符合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能够担任党政正职的优秀年轻干部偏少;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5 年将有大量中层干部退休;教师队伍结构尚需优化;师资队伍中中青年教师能担起专业建设和教学重任的优秀人才比例不高;缺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工匠型人才和技能大师。政策支持不足,人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不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方式方法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党建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缺乏规划等诸多问题。

三、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委的作用

既要善于发现广大教职员工中的优秀人才,使其脱颖而出;又要树立“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思路,积极引进人才;更要着眼内部,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培养一批具有本校风格、本土特质的本土人才。要树立起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改进人才工作方法和人才评价机制体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单位引才、育才、用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治理体系,提升人才工作治理能力

要着力优化人才工作治理体系。着力破除人才工作瓶颈,摒弃以行政方式管控人才的单线管理模式,积极大胆探索和创新人才治理模式,改革阻碍人才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和保障等关键环节下大力气,着力营造“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和富于人文关怀的人才治理体系。要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治理体系,明确发展规划目标,坚持分类指导,确立人才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三)要尊重人才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

要确立起人才在学校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减少束缚,释放活力。其次要发挥人才的主体作用。学校事业的全面进步和科学发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广大优秀人才的积极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要突出政治引领,加强教师队伍的党建工作

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特点设计培训课程,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在日常,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贯穿于教师培养、使用、考核、评价全过程,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同时坚持立德树人工作要求,引导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平时积极践行“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引导为主、服务为魂”的理念,努力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中青年骨干教师入党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指标,对于群众基础好、教学能力强、思想上进、业绩突出的教师,早关心、早育苗,对有意向加入党组织的教师建立专门台账,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

(五)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教师队伍成长的绿色通道

制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实践锻炼计划,搭建培养平台,突出领军人才培育,通过岗位主持、项目参与、挂职锻炼等方式重点培养选拔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3 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向教学一线、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倾斜,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建立“学校-部门(学院)-科室(专业)”三级党组织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对和校部(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中青年骨干教师制度,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外中青年骨干教师联谊交友机制,推行专家学者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谈心等活动,真心与教师交朋友,真诚关心教师成长,形成“领导+指导”“教导+引导”的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发展和个人成长上的指导。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各二级单位的具体职责,定期组织教师满意度调查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检查。

四、结语

本文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高职院校是年轻人才的摇篮和成长基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可以提高干部选拔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与成长。

其次,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常态化工作机制应包括严格的选拔程序和标准,确保选拔活动的公正、公开和透明性。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使优秀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为高职院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对于其他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借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并推进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设。

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骨干教师学院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