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针对性防治技术深入分析

2023-12-28 10:12刘雪燕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3期
关键词:枣树防治效果病害

刘雪燕

山东乐陵市作为国家枣树良种基地,借助枣树种植,优质枣生产等,为地区及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2022 年5 月18 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林业局)发布的一则消息显示:截止到日前,在基地几名技术人员不懈努力下,于枣树优良品种嫁接研究工作中再创佳绩,雨帅、雨龙、雨娇、赛蜜酥、皖枣1 号、皖枣3 号等22 个新品种开发成功,国家枣树良种基地栽培品种已增加到400 余个。自2015 年,乐陵枣林复合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并于2018 年成功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现今该地区更是将枣树、杏树以及花椒树等进行混种,在树下散养家禽,形成了更加多元的生态环境。此外,基地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林下可间种小麦和玉米等经济作物,同样可以种植价值更相对更高的中草药、油菜或者是食用菌等,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明显。乐陵市就探索古枣树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全域化保护、一体化研发、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思路下,有效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这一过程中,枣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自然受到地区广泛关注,在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有效治理方面,乐陵市予以了高度重视,积极落实针对性防治原则,目前各类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效相对显著,而这也为其他地区枣树种植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有效参考。

一、枣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

近年来,乐陵将保护开发枣林复合系统与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在开展枣树种植、植保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中,该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枣树种植、深加工,到销售,年产干果量已达1.8 亿斤,产值高达35 亿元。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助力。而这绝离不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的支持,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助力枣树种植、生产以及加工产业发展,是实现地区农作物经济效益目标的关键。具体还需从主要的病虫害识别开始,具体地了解各类病虫害发生发展特点,以更好地利用相应技术予以防治。

1、病害

病害主要包括叶病、炭疽以及果病。如枣叶斑点病、枣叶黑斑点病等。不同的病症特征表现略有不同,可根据其症状表现,进一步判断病害类型,针对性采取措施予以防治。

①枣叶斑点病

该病多发于山东、浙江等地,主要危害枣树叶片,使其光合作用受阻,影响其正常生长。枣叶斑点病致病菌有两种:病原菌属、球壳孢科盾壳毒霉属。能在落叶、病果上越冬,在春季通过叶片、果实的细小孔洞入侵。春夏发病率较高,花期染病,初期呈灰褐、褐色圆点,随着病程持续,发展呈大片病斑。更严重时,叶片黄化,开花、授粉受影响,叶片脱落,不利于光合作用,影响坐果。

②枣叶黑斑点病

枣叶黑斑点病多发于山东、河北等地,侵蚀对象为叶片、果实。染病的果实表面,有形状不同、大小不均的黑褐色病斑、凹陷。此类病害在近几年逐步加重,与盲目追求高产,过量使用赤霉素等有关,有机肥施加不足,枣树抗病性能下降,导致病害多发。尤其是在7、8 月份,气温高、湿度大,病害蔓延环境适宜,繁殖速度极快。进入9 月份,气温下降、降雨量减少,病症得以减轻。

叶片感染该病菌后,初期背面有零星小点,随着病程发展,扩大至黑色斑点,连成大片后,烟煤状明显,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叶片卷曲、易脱落。

③枣炭疽病

早炭疽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危害果实。染病后,果实表面会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扩散至黄褐色凹陷,范围扩大、联片,会使果实脱落。若叶片染病,则会变黄、脱落,主要诱因是高温。

④枣疯病

枣疯病主要通过分株,或者是嫁接等方式进行传播。若是嫁接传播,则有25d 左右的潜伏期,以拟菱纹叶蝉等为主要传播媒介。染病枣树的花柄加长至正常花的5 倍左右,雄蕊以及雌蕊等生长异常,会出现浅绿色的小叶。枣果染病则会着色不均匀,果实表面凹凸不平。

⑤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同样常见于山东地区,果实染病后,经晕环、水渍以及着色、萎缩、脱落等环节,最终导致减产、质量下降。果实的胴部以及肩部等位置,会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点斑。果肉病区由内到外,呈褐色斑状。果肉脱水坏死现象明显,味道发苦,外果质收缩。果病染病会呈现褐色或者黑褐色,在25℃左右的环境下,发病率高。主要与刺吸式口器昆虫有关,持续高温、阴雨天气,病害最为严重。山东乐陵市6 月底、7 月初,发病现象逐渐明显,至7 月下旬,病情高发,且会持续至8、9 月份,对枣树高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2、虫害

虫害主要包括桃小食心虫、枣黏虫、黄刺蛾以及枣步曲、枣叶瘿蚊等。

①桃小食心虫(虫蛆)

存在于果实内部,可致落果、减产。一旦感染,树干周围50cm 的范围内,会分布越冬虫茧,于次年的5 月份化蛹,6、7 月份盛行。于枣叶背面叶柄基部位置,或者是果实表面伤处多发。在果实内部发育1 个月左右,幼虫成熟,于果顶部位爬出,成夏茧、化蛹,当年发展至2 代,持续危害枣树。

②枣黏虫

枣黏虫幼虫危害性极强,对叶片、果实以及花朵等,都将产生影响。于叶片位置吐丝,缠卷成团,包裹住自己。待其成熟,会咬断花柄,取食花蕾,使枣花变黑,逐渐枯萎,影响坐果。对果实的危害则体现在啃食幼果,使其凹凸不平,发红脱落,或者和枝叶黏结不脱落,降低产量。

③黄刺蛾

幼虫可将叶片吃出缺刻、孔洞,只剩下叶柄、主脉,降低产量,影响长势。老熟幼虫主要分布在小枝分叉处,或者是主侧枝处。

④绿盲蝽

虫卵存在于树皮缝隙或者枝干越冬,在次年3-4 月孵化,5月中上旬为危害盛期,危害枣芽。6 月中上旬为第二个危害盛期,危害枣花、幼果;7-9 月,产生第3-5 代危害。世代重叠,白天蛰伏,夜间取食。

⑤枣步曲

幼虫危害枣芽、花蕾以及叶片等处,甚至吃光枣芽,造成减产。展叶开花时期,幼虫长大,食量增加,吃光树叶、花蕾,甚至造成绝产。对次年坐果也会产生严重影响。蛹在树冠下的深土层藏匿、越冬,次年3-4 月,成虫羽化、出土,整个进入危害盛期。

二、枣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枣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以有效识别为基础,在识别后,采取相应措施,如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以达到相应的防治效果。尤其在现代信息技术等的支持下,可对枣树种植生长区域进行实时监测,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害生物入侵情况,便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有效防治。

1、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主要针对上述几种类型进行,从物理、化学、农业、生物等方面考虑。

枣花叶病防治,可采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化枣园管理,适当添加有机肥料,以增强枣树营养吸收,增强其抵抗力。在育苗初期,要用经过检疫的无病株接穗。使用“天达2116”这一生物制剂开展植保工作,以其无毒副作用、无公害等优势,保证不会对周围生态造成消极影响,在防治的同时,兼顾生态环保。对于害病初期果树,可联合使用天达裕丰1000 倍液与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1000 倍液,实现有效防治。

枣叶斑点病防治,由于病菌寄生性非常强,需对冬季枯枝烂叶进行特殊处理,不能简单将其清理掉。如在焚烧枯枝烂叶后,及时做好清洁、消杀等工作,以防止病菌残留。此外,对于5、6、7月份的枣树而言,叶斑点病的防治,则可施加2-3 次的喷施多菌灵800 倍液,或者是甲基托布津800-1000 倍液,达到防治效果。

枣叶黑斑病的防治,需要注意季节性防治问题。一般在6-7月,患病初期,使用10%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与40%的新星(福星)乳剂8000 倍液联合防治,效果最佳。而对于7-8 月患病的枣树,则可施加2-3 次的倍量式波尔多液180-220 倍液,达到相应的防治效果。且辅以枣园管理,定期清理枯枝烂叶等,效果更佳。

枣炭疽病的防治,一般做清园处理,收集所有落叶、焚烧。此外,还可在枣树萌芽时期,使用石硫合剂,均匀喷洒,能够达到防治效果。或者在成熟期后,均匀喷施杀菌剂,如75%的百菌清800 倍液,或者是50%多菌灵800 倍液2-3 次,也能够达到相应的防治效果。

枣疯病的防治,从农业角度出发,可在春季、秋分前后,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大该病控制力度。如春季发芽前,采用断根处理方式,阻断病菌传播途径,可有效控制该类病害。在树冠投影外缘位置,挖环状沟,深度控制在35cm 左右,可防止病原体上传至树体。间隔1 个月左右,可回土填沟,同时进行施肥灌溉,适当多施有机肥、磷钾肥,以有效提升枣树抗病能力。秋分前后处理,需全面剪除病枝,做焚烧处理,防止病菌传染。

从药剂处理角度,可在其发芽时期,使用菊酯类药物进行防治。如使用20%除虫菊酯乳油3000 倍液,抑或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等,能够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枣缩果病防治,一方面可从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入手,如种植九月杏等,以提高抗病性。或者从修枝、剪形等的角度,通过合理设计、处理,营造疏散分层型树冠,且保证基部主枝粗壮,营造60°基角,防止坐果下垂,也可降低此类病害发生率。在7 月底,按照1 次/周的频次,施加喷80%大生M-45 可湿性粉剂600倍-800 倍液,坚持施加一个月,可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2、虫害防治

虫害的防治,同样可以从农业、物理化学等角度出发,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

如针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农业防治手段为全面清园、根本松土,消灭树皮缝隙或者土壤中的越冬茧,清理炸枣,基本可以达到90%的防治率。于6 月上旬,在枣树干周围,大概1m 左右范围内,覆盖一层底膜,可抑制幼虫出土,同样达到一定防治效果。

针对枣粘虫的防治,可在冬春季节,利用挂掉老翘树皮,集中焚毁,清除越冬蛹,涂白树干等方式。还可在4-5 月份,喷洒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予以防治。

黄刺蛾的防治,可利用生物天敌防治技术。可在春冬季节,剪掉树枝上的越冬茧,挑出寄生虫,置于铁纱笼中,利用上海青蜂等天敌清理黄刺蛾虫卵,可达有效防治目的。若用药物进行防治,则可在其尚是幼虫时,喷施25%亚胺硫磷乳油600 倍液,抑或是2.5%的溴氰菊酯乳油6000 倍液,杀灭幼虫,防治扩散。

绿盲蝽的防治,可土壤封冻前,深翻、消杀土壤中的越冬卵。或者在5 月初,6、7 月中旬,使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在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的前提下,进行消杀。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 倍液以及3%啶虫脒乳油2000 倍液的交替使用等。

枣步曲的防治,需在成虫羽化前,在距离地面15cm 左右高的树干位置,绑上粘虫胶带,可有效清除雌蛾。为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可在5 月中,至6 月下这一期间内,喷施2.5%功夫菊酯乳油2000 倍液,或者是2.5%溴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

枣叶瘿蚊的防治,则可在枣树萌芽后,对卷叶使用内吸型杀虫剂,如10%吡虫啉粉剂1500 倍液等,防治效果较好。或者越冬时,在其成虫羽化前、老熟幼虫入土时,在地面撒施辛硫磷粉剂。于幼虫发生期,按照15-20 天1 次的频率,喷施25%久效磷1000 倍液和灭幼脲3 号2000 倍液,连续喷施4 次左右,即可达到有效防治的效果。

3、枣树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

对于枣树病虫害的防治,为达到提效、降低污染的目的,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监控管理系统,将枣树种植区域纳入信息化监测范围,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计算病虫害发生概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有效防治,效果最佳。

如构建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使用php5.6、mysql5.5 等开发语言,申请公众账号,结合相应的基建设备,如网络虚拟主机设备、服务器(FTP),构建信息化监督管控系统。从枣树栽培历史以及病虫害诊断、相关资讯等几个层面入手,利用mysql 软件,整合相关信息,绘制变化规律图谱,构建病虫害数据库。与此同时,将主要病虫害的名称、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特点、防治手段等内容,纳入该数据库,便于进行综合性、对比分析,判断病虫害发生概率,再利用系统预警机制,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警示,便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做到事前防控,降低防控成本。

该系统诊断模块,可借助论坛后台管理程序,自动将用户分为专家、用户两个小组,赋予用户发图、文字以及提问等功能,便于专家根据文字、图片等信息,判断具体的病虫害类型及其发生条件,针对性给出相应的防治建议,整体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山东省乐陵市已将枣树种植核心区的1.5 万亩枣林,整体流转给国企,实行公司化管理,整片区域被分为四个部分、124 个网格。以单个片区为单位,成立片区管护公司,并选聘工作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管护长。同时,通过开发公益岗,将原来的枣农变为护林员(网格长),实现由群众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督的转变。每亩枣林企业给枣农500 元保底费,年底根据具体收益进行分红,合作社、枣农实现了收益最大化。2019 年,乐陵依托千年枣林成功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又于2020 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这些都与地区枣树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密不可分。尤其在群众转变监督态度,积极主动投身监督活动时,对枣树种植、生长、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会投入十二分精力,枣树病虫害的防治等,更可以由枣树种植开始,贯穿于整个枣树生长、产枣的全过程,最大限度降低因病虫害导致的枣树减产或者品质下降等问题。由此,既可保证枣树种植生产经济效益,还可保证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得以充分体现。工作人员更可以在枣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中,获得极大的个人价值提升。

猜你喜欢
枣树防治效果病害
大枣树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门前的枣树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