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推进高校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3-12-29 19:42彭乾刚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作风机关部门

□ 文/彭乾刚

高校机关党建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抓好机关党建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着力加强党对机关工作的领导,立足学校事业发展大局谋划和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坚持抓党建促业务、抓融合促发展,从思想、组织、行动、机制等维度探索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机关工作高质量开展。

抓思想引领:明确融合方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高校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首先要筑牢推进二者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进而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向。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高校党建等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重点结合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及教育强国、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等部署深化理论学习。机关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坚持自上而下、以支部带部门,全覆盖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读书班等学习,从思想深处树牢融合理念,在工作中找准结合点、发力点,把准深度融合方向。

2.坚持以综合性学习赋能。建立教职工集中学习制度,以部门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开展集中学习,既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央最新部署,又加强对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任务、教代会报告等内容学习,还聚焦机关业务工作需要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培训,确保机关业务工作开展与立德树人、科技创新等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双一流”建设等中心工作相契合,增强融合发展能力。

强组织支撑:夯实融合基础

机关党组织和干部队伍是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以组织融合和队伍融合为突破口,推动党的组织体系融入学校治理体系,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1.强化组织融合。高校机关由党群机构、行政机构、后勤保障单位等组成,部门数量众多、职责分工差异较大,往往是根据部门实际和业务特色成立党的组织。学校立足党建分类指导,在机关部门建立了机关党委、教学科研党总支、后勤党总支、离退休党委等不同类型二级党组织,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上级决策部署更好贯彻落实。坚持把“党支部建在部门上”,以部门(科室)为单位建立支部,把党的领导贯穿机关工作全过程。机关部门统筹制定党建和业务工作计划,以党支部理论学习、组织建设、党风廉政等工作引领推动部门业务学习、队伍建设、改进作风等工作,切实提升组织力。

2.强化队伍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促进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示范表率作用,从抓好机关三支队伍入手,压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一是建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面推行处(部)长担任党支部书记制度,明确机关部门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履行本单位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健全机关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持续完善“书记抓、抓书记”党建责任体系。二是建好党支部班子。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标准选配党支部班子,支部委员由部门副职、业务科室骨干担任,推动党务、业务两支队伍高度融合。三是建好党建联络员队伍,各支部遴选一名党建强、业务精的同志担任党建联络员,作为上级党组织与党支部、党支部与业务科室之间的“粘合剂”,协同带动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

重行动落实:强化融合实效

高校机关各项工作能否高质量落实,离不开扎实作风和抓落实能力。学校深入开展“作风建设行动”,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干的意识、营造干的氛围,形成抓党建、强作风、见行动的良好局面。

1.弘扬实干作风。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一是全心全意服务师生,出台《管理服务人员行为规范》,推行岗位“亮牌行动”,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建设师生服务中心和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二是提高抓落实能力,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学校中心任务和部门主责主业抓好落实,针对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难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机关支部(部门)与院系联学共建,上下联动形成落实合力。三是勇于担当急难险重任务,机关部门在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政治任务、学校重大任务改革攻坚、维护安全稳定等工作中,支部建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切实把机关党建优势转化为过硬作风。

2.弘扬奋进文化。注重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以走在前、做表率的机关文化激发动力、汇聚合力。一是强化榜样引领,创建“身边榜样”宣传教育品牌活动,在部门网站、企业微信号多渠道宣传展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党员身份认同,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活动,提升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三是强化荣誉激励,在学校层面建立涵盖党建思政工作者、管理服务工作者的教职工荣誉体系,在机关党组织层面注重表彰日常党务、理论学习、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荣誉激发奋进动力。

立机制保障:树牢融合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进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的导向作用。”学校充分运用考核评价“指挥棒”,树立起促进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鲜明评价导向。

1.健全考核评聘。一是推进党建和业务一体考核,如机关部门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步考核,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点考评围绕主责主业抓党建情况,机关教职工年度考核把从事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二是以新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为契机,面向机关干部设立了“党务和教育管理”评聘序列,党建、业务工作成果均可作为评聘业绩,引导机关干部在党建和业务工作中找准自身定位。强化党组织对考核评聘工作的政治把关,发挥“党委—党支部”联动作用,确保党建和业务有效融合互促。

2.健全过程监督。把党务公开作为主动接受监督、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内容,涉及机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全过程公开。加强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成立机关作风评议工作小组,开展作风建设综合监督评价,推动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探索日常监督的有效方式,设立监督热线、电子邮箱,面向全校师生受理对机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以支部为抓手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改进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让学校放心、让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

猜你喜欢
作风机关部门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打开机关锁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机关制造
7部门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