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路径研究

2023-12-30 18:02叶雪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留学生思想教育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世界各国的来华留学生在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给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做好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僅有利于推动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而且对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融通中外的文化使者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地方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现状,探讨留学生思想教育提升的现实路径。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121-04

一、引言

在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日益成为一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力量的重要队伍。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高校来华留学生回信。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表示希望在华留学生能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他们看到的中国;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北京大学留学生,鼓励留学生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复信中国石油大学的中亚留学生,表达了对中亚留学生积极投身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事业、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中亚故事,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回信不仅表达了对来华留学生能将在中国的真实体验感悟传递给世界的希望,也为高校留学生培养,尤其是留学生思想教育提升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代加强留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留学中国”品牌的打造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因此高校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是时代之声,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保障

根据教育部文件《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高校不应一味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和国际化指标,而应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保障,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留学生理解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有计划地组织来华留学生参加中国国情和文化体验等活动,促进来华留学生与社会的正面良性互动,培养更多优秀的新时代留学生[1,2]。当前来华留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文化适应,因此各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办学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留学生特点、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路径。

(二)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丰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迥异[3]。在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部分学生因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度不高,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跨文化适应能力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遵纪守法意识薄弱等原因,其思想层面引发的现实问题日益凸显,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巨大挑战,直接影响校园安全和稳定。同时高校对于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等同于国内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充分考虑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将思想育人融入留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留学生认识多元化的文明,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解和认同,推动中外文明对话,促进各国学生汲取人类共同的知识成果,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

(三)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留学生的内在要求

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发挥大国影响、展示中国形象、促进文明对话的重要途径。留学生群体在传播中国声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以亲身经历所讲述的故事在国际舞台上更接地气、具有说服力。作为中外文明沟通的桥梁,来华留学生出于对中国道路理解和认同的情感,会自觉积极地宣传中国文化,以本国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作为一种柔性的传播方式,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更能使国外受众群体产生情感共鸣,国际舞台也需要更多热爱和平、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中国底蕴和中国情怀的知华友华爱华留学生。

三、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现状

随着近年来教育对外开放开创新格局,地方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逐渐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地方高校由于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跨文化经验相对缺乏等原因,在留学生思想教育上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留学生层面

1.文化多元背景下的跨文化冲突问题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来华留学生来自两百多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教育背景,以及饮食习惯。来到中国留学是多数留学生第一次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生活,因此容易在陌生的环境下产生焦虑、紧张、胆怯、孤独等负面情绪,加之语言障碍,让部分留学生一时感到难以适应,甚至对不同文化产生排斥心理。也有部分留学生带着留学镀金、拿文凭的思想选择到中国留学,贪图享乐、规则意识淡薄、自由散漫,甚至出现了违反校纪校规、法律的行为,由此产生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与我国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悖离。

2.缺乏对中国社会全面、深刻的理解

为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使留学生成为中国国际形象的维护者,首先,要引导留学生对中国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有基本的认同。目前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有限,内容单一。首先,留学生的社交圈子相对局限,基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差异等原因,绝大部分留學生依旧会选择跟相同来源国的学生组成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子。其次,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青年人偏爱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社交娱乐、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当前国内网络平台针对留学生群体的信息内容、价值认同、话语引导还相当缺乏。加之语言障碍和用户黏性等问题,大部分留学生还是习惯使用来华前的社交媒体,高校的思想引导和中国文化教育被阻隔在这个闭环外,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4]。最后,由于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趋向片面、零散甚至是错误,缺乏对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二)地方高校层面

1.留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健全完善

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构建完善的留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对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至关重要。当前留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想教育内容不完备。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无法像一些重点高校那样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目前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国概况、中国文化、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等方面,但对于跨文化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创新创业等内容涉及较少。对留学生思想教育应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多方面、多层次、系统性地开展,对于当前薄弱环节,应根据留学生实际需求加强和完善[5]。第二,目前高校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单一,大都是课堂讲授的形式,没有综合考虑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和认知差异,忽视了对留学生自身发展的引导,导致思想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

2.留学生思想教育育人体制机制不健全

高校是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当前部分高校管理者对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认识存在偏差,对一些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使得留学生思想教育不深入、不全面、不到位[6]。留学生具体事务主要由高校的国际学院或国际交流处负责,但同时留学生事务还涉及高校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心理健康中心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高校与留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留学生辅导员和留管岗位上的老师,从留学生入境开始就要负责为留学生办理登记、注册、体检、保险、签证等事务,帮助留学生处理寝室问题、看病就医、安全教育等日常问题和突发事件,同时还要跟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处理留学生管理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众多的事务性工作使得留学生思想教育开展往往滞后或不够充分。同时一些部门因为不熟悉留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甚至互相推诿。长此以往,使得留学生感受不到尊重而产生负面情绪。

四、加强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多维路径

基于地方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和提升留学生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加强地方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势在必行。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战略内容,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使命。高校是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单位,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高校应结合办学实际,科学谋划留学生思想教育提升路径。随着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地方高校要更加重视留学生思想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结合高校实际,厘清工作思路,抓住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中国传统节日、地方文化活动、国际化论坛、高校交流合作等为契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主题式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干部、党员同志、思政教师垂范表率,让思想教育走进留学生的课堂,走进留学生的生活,走进留学生的心里。

(二)融合地方特色,完善思想教育课程体系

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目前留学生思想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留学生的全部需求。首先,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丰富留学生思想教育内容,全面涵盖中国概况、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跨文化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创新创业等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内容,满足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的需求,引导留学生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认同。尤其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将地方特色和地方优秀文化融入留学生思想教育体系中,打造特色留学生思政课程,开展本土化、多元化思政教育,为留学生切身体会、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生动精彩的素材。其次,高校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探寻适合留学生认知风格和特点的教学方式,摒弃单纯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参观走访、实地调研、文化体验、志愿服务、国际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留学生实现从对中国的理解到对中国的认同。

(三)调动校内外资源,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员提高思想意识,全过程开展思想教育、全方位利用资源优势,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首先,全员提高思想意识。留学生相关事务涉及外事办、出入境、派出所、社区街道等多部门,校内外应畅通信息,形成联动机制,为留学生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高校内各部门应明确职责,高效解决留学生在校相关事宜,帮助留学生更快适应校园学习生活。其次,全过程开展思想教育。从留学生报到注册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都要牢牢抓住思想教育工作。例如学生到校时,应及时开展始业教育,介绍国情校情,学习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教育,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校园生活。最后,全方位利用资源优势。思想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想教育课程、讲座、报告会、日常行为规范和管理等属于显性留学生思想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好隐性思想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道路。因此,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彰显中国高校的底蕴和活力,使思想教育元素全方位融入线上线下课程、讲座、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中。

(四)打造高素质留管队伍,健全管理制度

留学生管理队伍直接参与留学生日常管理并影响留学生群体对高校管理的认知,要不断提升留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打造一支思想正、业务强、讲情理的高水平留学生管理队伍。首先,高校要重视留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提供更多校内外交流、培训、会议的机会,给予高校一线留学生管理教师同等的关注和支持,完善留学生管理队伍奖惩机制,不让留学生管理队伍边缘化。其次,留学生管理干部自身要提高思想认识,把留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做深、做实,将思想教育融入留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做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留学生管理干部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要融入更多情理,使学生在异国他乡能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最后,教室和寝室是留学生大学学习生活最主要的活动区域,在日常考勤检查和寝室走访中应针对留学生的问题,适时深入谈心谈话,关心学生的所需所求,及时给予关怀和思想引领。同时对于留学生多发易发的问题,应加强关注和引导,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

(五)完善留学生评价机制,严把出入关口

从发展理念上来说,来华留学生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向了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在高校具体实践中,片面追求留学生数量已不符合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应进一步完善从留学生的招生到毕业的评价机制,严把出入关口。一方面要严格留学生准入标准,在招生环节,除了对申请学生的学业成绩、语言水平、健康状况等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外,还应适当增加考试或线上面试环节,全面考量申请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化适应能力、遵纪守法意识、良好的学习能力等,以此从根本上减少留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严格留学生毕业标准,包括严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开题、中期答辩、查重、毕业答辩、汉语水平考试等各个环节,避免给留学生造成毕业标准低的错误认知而在学业上和日常行为规范上产生松懈的心理,从而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以丽水学院为例的有益探索

丽水学院自2017年开始招收学历留学生,目前共有护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留学生和汉语言进修生130余人,分别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三大洲的32个国家,其中90%以上的学生来自非洲国家。近年来,丽水学院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探索留学生思想教育提升路径。学校定期组织留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为留学生开设了中国概况类课程、始业教育类课程等,依托丽水城市发展的脉络,围绕浙西南革命精神、“两山”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主题,定期开展留学生社会实践。为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国国情与中国发展,增强体验式、沉浸式教育,厚植知华友华情怀,学校先后组织留学生开展以“踏红色之旅,游美丽乡村”“品畲乡风情,走共富之旅”“感知丽水”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来华留学生沉浸式体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城市发展和乡村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了中外沟通和交流。实践活动后,留学生通过征文、短视频等形式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表示会把自己的切身感受通过社交媒体传递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和世界各地更多的人。

丽水学院基于对区域文化的凝练和发掘,积极探索一条将地方特色融入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径。学校以非遗龙泉青瓷文化为载体,为留学生开设青瓷设计与制作选修课。除了向留学生介绍龙泉青瓷的历史渊源、产地环境、工艺特点等情况外,还为留学生亲身参与青瓷的制作过程,留学生在揉瓷土、拉胚的制作工艺中对龙泉青瓷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学校组织留学生参观地方特色农产品基地,感知丽水的绿色发展理念;参观丽水山水城市展览馆,见证丽水城市发展进程;参观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了解这片土地上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通过理论学习和第二课堂的切身体验,留学生对真实、立体的中国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地方特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元素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留学生对华、对丽水的认同情感,推动丽水学院培养更多有地域情怀、对华友好的留学生。从宏观来看,地方特色融入留学生思想教育有利于继续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留学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微观来看,对地方高校加强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健全地方高校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地方高校现代化治理能力有著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虽面临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跨文化经验缺乏、高水平师资不足、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当下对留学生思想教育路径的探索确是地方高校留学生培养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六、结束语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这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任务。在把握好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利用地方资源,不断探索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提升路径,更好地服务和平发展外交战略,积极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9):35-50.

[2]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26):44-48.

[3]许蕴文.基于思维差异的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思路与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76-78.

[4]张巍.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现状审视及提升路径[J].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研究,2022(1):22-28.

[5]王红丽,蒋璐樯,黎玖高.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22(19):80-82.

[6]刘又萌,张地珂.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87-89.

◎编辑 王亚青

作者简介:叶雪莲(1996—),女,汉族,浙江丽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留学生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留学生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学生的“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