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校日语教学策略创新

2023-12-30 18:02张潇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日语跨文化交际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日本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深入,这对日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层面上准确表达,更能使他们深刻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与价值观念。基于此,对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探究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旨在为高校日语教学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日语;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141-04

高校日语教学作为培养未来跨国交流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授,而对这些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阐述不足,妨碍了学习者在跨文化环境中更自如地交流与合作。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日语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文化体验活动等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拓宽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培养他们灵活应对不同情境的能力。

一、高校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口语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能力,然而传统的日语教育模式大都偏向课文的语法和词汇训练,而口语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视,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感到无所适从。对此,对A大学2020级日语专业学生上学期期末口语成绩进行了全面调查,该专业总共有150名学生,他们的口语成绩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该高校的日语课程中,学生的口语成绩普遍较低,特别是在60分以下的范围内,占据了总体人数的46.67%。这一数据显示学生在口语方面相对薄弱,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一些困难。而9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6.67%,进一步凸显了高水平口语交际能力的稀缺性。这种情况不仅制约了学生的日常交际,还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更为突出,因为在跨文化背景下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尤为重要。

研究进一步针对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进行了全面调查,“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这两个层次的学生比例占到了总体的53.33%。这说明一部分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甚少,可能会在与日本人进行交流时产生不了解、不适应甚至是误解。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同时,即便是在“一般”和“比较了解”这两个层次,学生也可能仅限于表面性的了解。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只知道一些表面的文化特点,而对于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理解可能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误解,难以理解对方的言行,从而影响交际的有效性。这种文化理解的不足可能会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他们在真实交流中的应對和适应。

二、高校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滞后

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日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理念方面,过于注重日语语法知识的灌输,使学生的学习目标狭窄化为“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能充分关注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应用能力,使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中难以从容应对[1]。教学模式的滞后同样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往往强调知识传递,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无法培养学生在真实交流环境中的自信。此外,教学理念和模式滞后也表现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学生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具备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未能提供充分的跨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产生误解或冲突。

(二)部分教师跨文化交际认知度低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更加注重语言的结构和用法,却较少涉及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技巧。一些教师可能没有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文化因素。这使得他们无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无法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语言。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教学效果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跨文化交际需要教师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文化观察力,以便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和交际策略。如果教师自身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接触有限,就难以为学生提供深刻的文化洞察力。这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相对局限,无法覆盖多样的文化场景和交际挑战。

(三)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

首先,跨文化交际教学课时较少。高校日语教学课时有限,往往难以兼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将精力集中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而对跨文化交际的探讨则相对有限。这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充分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流场景,难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日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内容较少。大部分传统日语教材偏向于介绍语法知识和基础对话,而跨文化交际方面涉及的内容相对有限。教材中缺乏真实的跨文化情景,难以引导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实践。这导致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可能因文化误解而造成交流障碍。最后,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较少。教学活动的设计未能充分融入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课堂上的对话演练、角色扮演等形式难以真实模拟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缺乏实际的文化交流实践,使得学生的能力培养存在一定局限。

三、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校日语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增强能力培养意识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跨国交流和合作已成为常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对学习日语的高校学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技能,还需要具备适应不同文化环境、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因此,高校日语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置于核心位置,从而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意识。传统的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更多地集中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核心位置,应更加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然而,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互动和沟通,因此教学模式应紧密贴合这一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出富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不再只是被动听取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各种交际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語言的用法和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教师要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合理地展开交流和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更能够感受和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逐步培养强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科学安排课时与内容,完善教学基础资源

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创新策略应充分利用和完善教学基础资源,科学地安排课时与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的教学资源与合理的课程设计相结合,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2]。适当增加课时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保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课时限制,往往只能涵盖基础语法和词汇的传授。对此,对A大学日语专业大三上学期的课程安排进行了调查,课时安排如表1所示。其中,高级综合日语、语法等知识技能类课程课时较多,而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等课程的课时分配相对有限,可能会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深入学习。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能需要进一步增加相关课程的课时,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技巧和策略。

另外,在高校日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立足于实际应用,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各个方面。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做到游刃有余,教材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涵盖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交际情景。除了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教材还应该注重传达文化差异和社会礼仪。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理解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习惯。教材中引入具体的文化案例,如日本的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信心与能力。

(三)完善教学形式与方法,促进语言文化理解

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往往着重于语法和词汇的教授,而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语言本身只是一个载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深入理解[3]。

在高校日语教学中,情境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情境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背后蕴含着特定社会、历史和价值观的信息。将学习置于真实情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方式,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当学习日本餐饮文化内容时,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日本餐馆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客人和服务员进行交流。学生需要用日语点餐、询问菜单内容等,通过实际操作,他们不仅锻炼了语言技能,还感受到了日本餐饮文化的独特之处。在点餐时,学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敬语表达,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对话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灵活性,并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时的语言适应能力。然后,通过了解日本人用餐的一些细节,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正确的用语,还能够体验到日本人在餐桌上的礼仪和表达方式。这样的细节不仅关乎语言,更是文化的体现。通过情境式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外,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为高校日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和环境,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创造更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有效促进学生对语言与文化的理解。对此,一项针对全国日语专业学生课外的学习途径的调查发现,日本影视剧、动漫、音乐等途径深受学生欢迎,数据如图2。日本影视剧、动漫、音乐等作为流行的日本文化代表,融合了丰富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窗口。通过观看日剧和动漫,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日本人的日常交往方式、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进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丰富语言实践与运用,拓展文化交际环境

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可以将学生从传统的书本知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语言的活力和实用性,这也是学生向往的学习方式。研究对A学校150名学生参加日语活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意愿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其中有23.3%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50%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合计达到73.3%。这表明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作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通过组织各类日语角、演讲比赛、日语话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例如,举办日语演讲比赛,从选题到语言的表达,都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对日本文化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语言技能与文化意识融会贯通,从而更自如地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往往是与文化紧密交织的,通过与母语者进行实际交流,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体验语言的真实应用场景,同时也更深入地感知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4]。例如,借助信息技术与日本学生进行远程交流。通过视频通话或在线社交平台,学生可以与日语母语者直接交流,实时使用日语进行对话。这种交流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自然流畅性,同时也深刻体验日本社会的交际方式和文化特点。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他们可以从日本学生那里了解到实际生活中的日常用语、习惯表达以及社交礼仪等,从而更好地融入日本的社会交往中。

(五)重视教师培训与提升,保证教学全面实施

教师的文化素养无疑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要素,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深度和质量。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强调培养教师的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对语言和文化的尊重,更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传递语言背后的深层次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日本的历史、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背景和脉络。了解日本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为何日本的语言和文化会有某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日本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从而更准确地传达语言中的含义和情感。

此外,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语言、文化、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以便更全面地进行教学。在教师培训课程中,可以设置多学科交叉的内容,将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相互融合[5]。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模式,了解不同文化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和礼仪要求。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够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科学安排课时与内容、完善教学形式与方法、丰富语言实践与运用以及重视教师培训与提升等策略,可以塑造一个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校日语教学体系。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日语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交流中建立自信,以及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与他人进行更深入、更理解的交流。这将使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不仅成为熟练的语言使用者,更成为具备文化敏感性和交际自信的全球化人才,为中日跨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叶萌.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J].现代交际,2020(10):180-181.

[2]范文娟.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6):116-118.

[3]白红梅,何桂花.高校日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51-153.

[4]符方霞.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校日语教学实践[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6):174-175.

[5]张梅.跨文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7):114-117.

◎编辑 张 慧

作者简介:张潇丹(2003—),女,汉族,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日语。

猜你喜欢
日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交际羊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