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机遇

2024-01-01 06:27蒋梅菊左天生陈选华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风险思想政治教育

蒋梅菊 左天生 陈选华

摘要:ChatGPT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契机。作为文本生成式产品,ChatGPT具有数据占有量大、人机互动性强、反馈强化学习等技术优势,为教育主客体带来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同时在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时也面临人机互动弱化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技术依赖弱化教育客体价值判断、算法主导弱化教育内容思想引领的风险。对此,从强化价值引领、深化技术赋能、培养媒介素养及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辩证思考ChatGPT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发挥ChatGPT的正向效能。

关键词: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4-0008-06

ChatGPT是基于大型语言算法模拟技术而产生的对话AI模型。由于其接入方式便捷,操作门槛较低,一经推出便被大众广泛使用。有学者指出,ChatGPT的问世是人工智能开始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标志 [1]。ChatGPT在與社会深度融合、改变人类交往形态的同时,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在全球风险时代,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就此而言,将ChatGPT技术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之中,从技术层面予以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价值,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动能,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但同时,ChatGPT自身技术局限性以及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风险,也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因此,为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健康发展,拟将ChatGPT的技术价值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予以诠释,以明晰ChatGPT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潜在风险,进而提出系统性的风险治理措施。

一、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

在ChatGPT问世之前,已有一系列的专用人工智能系统在特定的行业或领域大放异彩。像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基于用户上传的头像生成虚拟动态人物的软件D-ID、知名度较高的苹果手机助手Siri等。此类人工智能只在特定领域获得人们的关注,被相关专业人员所应用。而ChatGPT则是表现出“类人智能”的综合性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应用范围下沉且具有“信息检索-文本产出-反馈强化”功能的高度智能化的聊天机器人。它是基于用户输入的指令性和提问式的文字,通过对话生成的形式输出相应的智能回答,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话语影响力,凸显了ChatGPT在学习和教育方面的应用价值,是“推进教育数字化”[2]的新动能,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契机。

(一)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优势

ChatGPT是由AI驱动,具有单一模态、专注于对话生成的聊天机器人。根据用户的文本输入,产出相应的智能回答,并且支持连续多轮对话,在对话交互模式下提升用户体验。从技术逻辑来看,ChatGPT具有以下几点技术优势:

第一,数据占有量大。据相关资料显示,用于训练ChatGPT的互联网公开数据和数字书籍近似“45TB”,海量的知识储备是构建起ChatGPT内容产出的数据基底。此外,ChatGPT是基于Transformer(多层变换器)架构的语言模型[3]。Transformer在实现超越人工标注数据集的同时,还优化了模型质量。因此,在Transformer技术支撑下,ChatGPT较之前的语言模型实现了诸多性能的改进与提升,具有精准的数字孪生能力、高效的数字编辑能力及强大的数字创作能力。一般而言,新兴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表现为形式创新,但ChatGPT技术打破了这一惯性认知。ChatGPT大量的数据储备和灵活的创作能力不仅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层面的形式创新,而且可以由形式创新过渡到思想教育内容创新,在数据聚类的加持下实现形式带动内容的技术革新,在文本挖掘的基础上形成内容引领形式的教育样态创新,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表里相合。

第二,人机互动性强。ChatGPT技术属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范畴,在用户输入指令式及提问式的文本中读取相关数据,并基于其“语料库”和模型结构生成连贯文本。这一过程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对用户意图的揣摩,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实现词汇与语义关系的解读,这种技术特征为拓宽人机交互的通道开辟了新路径。其次,与其他人工智能产品相比较, ChatGPT技术在人机交互模式的基础上完成了从搜索式向对话式的转向,在捕捉用户交往用意的同时,用“类人”交流对话的形式给出回应。有学者指出,ChatGPT颠覆了以往单向度的“刺激—反应”式交互模式,打破传统人机关系的“主—客”二元对立框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形态[4]。换言之,在对话模式下,富有聊天气息的情境一定意义上了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极大地增强了对话交互的灵活性与能动性。

第三,反馈强化学习。反馈强化是ChatGPT不断更新迭代的触媒。ChatGPT通过人类的“投喂”获取强化学习的材料,这里的“投喂”指的是在人类通过提问获得信息和知识的同时,ChatGPT也能通过对话交互模式和人类反馈不断汲取迭代的“养料”,提升生成内容的精准度与可控度。在反馈强化学习机制的作用下,ChatGPT技术达成了与人类思想的深度交融。同时,ChatGPT在反馈学习的过程中反向延伸,为教育主体提供反馈意见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能。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跳脱,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升机动性与灵活性,适时实现对教育客体学习状态、课程掌握的实时跟踪,ChatGPT通过反馈强化学习将教育客体变更成具有主体性特征的观察对象,在“学习—反馈”的互动中建立起教育主客体的深度交流。

(二)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

深刻把握ChatGPT技术特征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思考将其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使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5]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一,辅助教育主体,提升工作效率及教育质量。ChatGPT可以协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收集数据、阅读资料,成为教育主体课程设计、方案制定的“小助手”。教育主体的日常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教学设计、活动实施以及教学评估等,ChatGPT可以通过智能赋能,辅助教育主体将部分工作任务实现自动化。例如,在教学准备中的资料收集环节,教育主体向ChatGPT提出相关资料阅读的需求,ChatGPT基于大数据分析及大型语言算法模拟生成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智能合作”将教育主体从诸多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育主体的工作压力,进而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我,去探究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此外,ChatGPT还具备协助教育主体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ChatGPT通过反馈强化学习机制可帮助教育主体深入了解、分析大学生的需求、能力以及兴趣等,对教育客体的教育需求进行精准研判,为动态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行为提供保障,从而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度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助力教育客体,优化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ChatGPT具备强大的信息搜索、整理以及分析能力,能够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讯与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首先,ChatGPT技术可以实现对教育客体需求的精准研判。凭借强大的算力,ChatGPT对教育客体“投喂”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对其兴趣爱好、思想状态、价值取向进行深度预测,据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数据库,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靶向,为精准思政创造基础条件。其次,ChatGPT技术可以实现对教育客体学习状态的精准分析。在迭代升级中ChatGPT持续关注用户的特征,以便更好地适应用户的行为偏好,在对教育客体学习状态进行精准分析后,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教育客体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汲取知识,优化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率。最后,ChatGPT技术可以实现教育客体学习内容的精准适配。ChatGPT的反馈强化模式可以凭借教育客體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效率,为教育客体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且可以根据与教育客体开展的多轮对话来推算出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节奏以及难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定制化学习。ChatGPT的人机对话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习变成自主学习。

二、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6]。ChatGPT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带来新动力的同时,其自身技术局限及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风险,也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需要我们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和立场出发对ChatGPT技术进行研判。

(一)人机互动弱化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7],具有鲜明的情感性和人文性。一方面教育人、引导人、启发人;另一方面又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以此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交互的过程,但在ChatGPT技术赋能下,教育主客体由传统的“人—人”沟通模式转化为“人—机—人”的沟通模式,冰冷的人机交互过程替代了原本教育主客体间面对面的人际互动过程,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不足,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的人格碰撞和精神相遇。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教育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技术赋能驱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学活动异化成单向度的知识传授,教师的权威地位面临被逐渐消解的风险。此外,教育主客体的交互过程是饱含思想碰撞、心灵共通、情感理解等价值与意义的实践活动,但在智能媒介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逐渐被弱化,“个体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只能借助冰冷的数据交易来呈现”[8],程序化的算法运行取代教育主客体间的思维碰撞,机械的信息符号替代富有温度的人际交流,ChatGPT的“技术附魅”淹没教育主客体间的情感互动,“一旦技术裹挟思想政治教育,其后果势必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想追求背道而驰”[9],进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人文性弱化的风险之中。

(二)技术依赖弱化教育客体的价值判断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的使命,而教育客体则承担着内化和外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义务。但面对ChatGPT的介入,过度依赖则会造成教育客体学习自主性和价值判断力的弱化。首先,对ChatGPT的技术依赖,可能会淡化教育客体的学习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自我反馈以及自我调节等行为,但对于ChatGPT技术的“知识投喂”,可能会消弭教育客体的这种自我教育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通过与ChatGPT主动对话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一过程看似是发挥学习自主性的过程,实际上是主动向ChatGPT让渡部分自主性的行为,而“类人智能”的ChatGPT在大数据和算法的加持下,给出的精准回答会进一步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我意识,使其逐渐放弃主动的思考、探索与求证。其次,技术依赖会削弱教育客体的创造性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通过与ChatGPT聊天持续开展多轮对话,这种单一化的学习方式容易造成信息渠道以及信息内容的窄化,再加上便捷式的获得方式,长此以往会使教育客体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知识的学习。最后,在反馈强化学习模式下,ChatGPT技术会迎合预设结论,进一步弱化教育客体的价值判断。ChatGPT技术通过对话与用户连接,在多轮对话中会根据用户的搜索与提问分析其价值取向与心理倾向,并以算法推荐技术实现答案的精准推送,形成与预设结论的闭环,进而出现“信息茧房”现象,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弱化用户获得信息的价值判断能力。算法推荐和技术依赖的双重机理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难以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三)算法主导弱化教育内容的思想引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是确保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带来新机遇,但是在算法主导下,ChatGPT存在技术瑕疵以及被不正当利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力。ChatGPT的技术瑕疵主要表现为有限的数字信源真伪辨别能力。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时,当教育客体输入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问题时,处于对话交互模式下的ChatGPT会在数据库中搜索相关内容进行编码后输出文本,这一过程中,由于ChatGPT的技术结构缺乏分辨信源真伪的智能部件,有可能出现因为不当信源而造成陈述、事实和理论错误答案的现象,此时,ChatGPT输出的错误答案不但不能起正向引导作用,反而会导致教育客体的错误认知进一步扩大,削弱教育客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效度,抵触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此外,算法主导下的人工智能还表现为工具理性侵蚀价值理性、资本逻辑僭越价值逻辑。技术本身不带有价值偏见,但技术设计者、制造者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算法设计。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设计研发的,毫无疑问,它具有“西式特点”,它被灌输的是“西方价值观”。在这种前提下,经过海量定制化的预训、“投喂”以及反馈,“看似客观、公正、科学的算法技术,可能蕴含着算法制造者的政治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 [11],换言之,ChatGPT输出的答案潜在造成意识形态渗透和错误思潮传播的风险。技术瑕疵导致的使用风险或许会通过技术改进予以解决,但技术被不正当利用带来的风险则更加隐蔽、复杂及难以解决。

三、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治理

ChatGPT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在教育实践中发挥ChatGPT技术的工具价值,推动ChatGPT服务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变革和样态创新。然而这种“人+ChatGPT”的智能合作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技术不是目的,是辅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创新的手段,融“术”于“道”才是“跨界合作”追求的目标。因此,从强化价值引领、深化技术赋能、培养媒介素养及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思考,以期发挥ChatGPT正向效能。

(一)强化价值引领以抵御意识形态风险

全球风险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手段更加隐蔽与复杂,人工智能也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一种主要媒介。ChatGPT接入方式便捷,具有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和即时反馈的应用特点,易被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工具。对此,应强化价值引领以抵御意識形态风险,具体措施从以下几点展开:其一,协同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意识形态治理。政府应整合各方资源,合作应对ChatGPT的冲击和渗透,建立深度协作的意识形态工作共治合作机制,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技术壁垒,利用智能技术共享数据,实现ChatGPT风险防控的良性互动。其二,发挥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信息生成中充当“把关人”的角色,针对ChatGPT散播的错误价值观、虚假信息及政治谣言,主流媒体应主动用主流价值观引导算法、驾驭算法。同时,面对引发公众关注、轰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主流媒体应积极回应、及时更正,做好释疑和价值引领工作。其三,坚持以主流价值对ChatGPT的引领。生产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正确价值取向的内容是ChatGPT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前提。ChatGPT拥有强大的反馈强化学习机制,为了使ChatGPT增加有效话语供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主动作为,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在应用ChatGPT时将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内蕴的价值要求和理想信念介入其中,为产出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化技术赋能以摆脱算法僭越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 [2]因此,应对ChatGPT技术潜在的算法僭越风险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研发,以技术创新破解“算法黑箱”,用主流价值引领算法向善。一方面,国家成立研发团队,打破技术对资本的依附。组织专家增强检测技术和识别技术的研发,有效打击因恶意使用ChatGPT引发的社会问题。同时,国家应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对类ChatGPT技术的投入,搭建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格局,牢牢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实现国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发展。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破解算法的核心技术、研究算法运行机理,从技术层面提高算法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研发应对ChatGPT意识形态渗透风险的相关软件,通过算法优化升级破解“算法黑箱”,有效规避算法僭越风险,为ChatGPT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机制保障。此外,坚守主流价值观和科技伦理是应用ChatGPT的本质要求,也是ChatGPT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应对相关技术人员加强价值引导,开展主流价值观教育和科技伦理教育,将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理性开发和应用推广智能技术之中,在坚守科技伦理规范中科学操作智能技术,实现科技研发领域的守正创新。

(三)培养算法素养以规避算法操纵风险

除了价值引领和技术赋能以外,ChatGPT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治理还涉及相关主体算法素养的培育。“算法素养是指用户在面对算法推荐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知识、技巧以及能力的总和。”[12]算法影响着用户的思考方式和阅读习惯,“信息茧房”和技术依赖会成为限制用户发散思维的主要原因。为规避算法操纵风险,教育主客体应在正确的认知下合理使用ChatGPT技术。第一,加强理论应用式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ChatGPT的社会价值和内在机理,揭露其背后的资本逻辑,帮助教育主客体形成对ChatGPT的正确认识。第二,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实施算法素养教育,提高用户的信息甄别能力,引导用户以正确认知和批判意识洞察算法,理性审视ChatGPT的利与弊,在明晰ChatGPT的运行机理和技术逻辑后,能够合理运用而又不被算法所操纵,以人的价值理性驾驭算法的工具理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占领技术制高点,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舆论空间的主导地位。第三,在ChatGPT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特别注意隐私伦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避免输入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话题,同时也不能输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动态方面的资料。教育主体要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得在猎奇或娱乐心态下输入违背社会道德、不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问题。教育主客体要将使用行为严格限制在教与学的层面,一方面可以降低错误思想和负面价值的传播;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进一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

(四)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以促进科技向善

人工智能时代构建规范有序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是科技发展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13]。因此,ChatGPT的研發与运行应在科技伦理的框架内,只有这样ChatGPT技术才有嵌入与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和空间。对此而言,ChatGPT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构建法律和伦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共治、多管齐下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第一,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来讲,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制定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科技伦理管理体制机制,履行科技伦理审查监管职责,依法依规处理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政方针的设计者,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定时,要规范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要求,并且进行指导和监管。第二,对各创新主体而言,在履行好主体责任的同时,需要引导算法设计人员合理合规进行科技创新,将科技活动限定在伦理的框架内,管控好伦理风险。第三,前已述及,算法设计者和研发者、以及知识信息“投喂者”的伦理价值观对ChatGPT有直接影响。故此,相关主体要主动开展科技伦理知识学习,自觉遵守科技伦理原则,在科技伦理的规范下开发、设计及使用ChatGPT,进而有效防范科技异化带来的风险,从而充分释放ChatGPT带来的技术红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变革提供新动能。

四、结语

高校的主要群体是青年,青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无法遏制的活力,而ChatGPT这种科学技术的前沿软件对青年具有超强的吸引力。高校始终处于各种新技术、新思想交锋的最前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立足时代潮流最前端;与时偕行,掌握思想最前沿。

参考文献:

[1]崔聪.类ChatGPT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图景、风险与实现[J].青年学报,2023(3):27-3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 26(01).

[3]张夏恒.ChatGPT的逻辑解构、影响研判及政策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13- 123.

[4]冯雨奂.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潜在伦理风险与治理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3(4):26-32.

[5]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05-17(01).

[6]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奋斗,2019(6):1-5.

[7]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8]胡华.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22(1):41-46.

[9]卢岚.从互联网到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重塑与建构逻辑[J].探索,2023(2):163-174.

[10]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11]冯建军.网络公民教育: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要求[J].伦理学研究,2022(3):1-9.

[12]张林.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J].探索,2021(1):176-188.

[13]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政府监管效能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N].人民日报,2021-12-18(01).

ChatGPT Empow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IANG Meiju, ZUO Tiansheng, CHEN Xuanhua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43000, China)

Abstract: ChatGPT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s a text-generating product, ChatGPT has technical advantages such as large data possession, stro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hich bring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to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education. However, when it is involve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also faces the risk of weakening the humanistic care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 b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alsifying the value judgment of the educational object by technology dependence, and dissimilating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by algorithm dominance. In this regar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value guidance, deepening technology empowerment, cultivating media literacy and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we should dialectically think about ChatGPT 's involvemen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effectiveness of ChatGPT.

Key Words: ChatGP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deology ; risks

收稿日期:2023-09-01

基金项目: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研究生专项研究课题(23mllyjszx018)。

作者简介: 蒋梅菊(1999―),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工业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左天生(1998―),男,湖北黄石人,安徽工业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选华(1964―),男,广东兴宁人,安徽工业大学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风险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