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县区:金柚提质工程让百姓挣得更多了

2024-01-11 04:28李建文冯森达
民生周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梅县产业园农户

李建文 冯森达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始终坚持把发展金柚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金柚提质工程,从源头把控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多元延链强链、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蓄势发力,持续推动金柚品质做优、品牌做大,助力梅县加快振兴、共同富裕。

目前,梅县金柚种植面积27.5万亩,柚果产量约66万吨,产值预计46.2亿元,柚农5万多户,金柚人均年收入近1万元,占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和主产镇农民人均收入80%以上,金柚已成为农民的搖钱树、致富果。

“梅县区以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统领,借鉴各地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好做法、好经验,依托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梅县金柚基础优势,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健全机制,组建金柚集团,加快推动金柚产业做强做大,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为打造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聚力蓄能。”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说。

标准化种植,守好聚宝盆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广东省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的案例《导入全链条服务要素 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入选。

从2013年开始,志颖农资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托管服务面积超15万亩,托管基地和农户节本增效显著,助力金柚平均每亩增收1500元,获得当地农户的欢迎。同时,多渠道组织举办了技术类培训会1000多场,培训农户达3万多人次,通过“贴心的农技服务”结合“农机农事服务”,解决农民“怎么种好地”的问题。

近年,梅县大力推广繁育脱毒种苗、建设高标准果园,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病虫绿色防控、无病毒苗木繁育等成熟的优质栽培技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等行动,建立企业与农户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党员农事服务队、金柚综合服务队、农机服务队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为柚农提供农资农机农技一条龙服务,带动全区金柚标准化种植,提升金柚产品质量。全区新建种植示范基地37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万多亩,绿色食品柚园0.92万亩,有机柚园1.31万亩,地理标志产品实现全覆盖。

品牌营销,好柚有好价

冬日,在梅县区金柚产业园的梅县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里,堆积如山的金柚十分显眼,工人们正套袋打包。合作社负责人廖志君从事柚子销售30多年,合作社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金柚达1500多万斤,近年来远销国外,效益可观。

这得益于梅县致力于提升金柚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努力。梅县以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坚持“匠心种好柚·品质赢市场”策略。一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科学确定金柚采摘时间,统一金柚收购标准,珍惜品牌、维护品牌、提升品牌。二是举办金柚开采节、巡回推介、产品展销等主题系列专场活动,提高品牌影响力。

2022年,梅县金柚经过品牌营销市场推广,高效带动产业增收5亿多元。

又到一年金柚丰收季。图/叶繁荣

加强科技驱动,金柚全身是宝

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梅州柚产业的头部企业,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应用近红外线无损测糖技术和装备分级分选生产设备的柚果生产企业,柚果采后商品化年处理能力可达3万吨;建成全国首条柑橘提取柚苷生产线,年产能达1000吨。

“柚子全身都是宝,发展精深加工可以变成果一次收入为小果、成果二次收入,对于企业和柚农都是双赢。”该公司经理古秋明说。目前,梅县已培育金柚深加工企业12家,成功研发药用柚苷、柚苷二氢查尔酮等5项生产工艺,开发出金柚啤酒、金柚香薰、金柚含片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值超过6亿元。

立足延链补链强链思路,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过程中,梅县搭建柚类精深加工科技研发中心,组建南方金柚研究院和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聘请18位专家为金柚产业发展顾问,加强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金柚无病毒种苗繁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术、金柚塔型修剪等技术,共获专利、成果登记19项。

今年区农科所投入30万元,在南福金柚公园开展金柚品质提升关键技术试点工作,促进金柚品质提升。研发药用柚苷、柚苷二氢查尔酮等5项生产工艺,运用柚小果提取柚苷技术,扶持经营主体发展柚果深加工,年收购柚小果近3.15万吨,带动5万多农户增收。打造南龙科研基地,建立26亩梅县金柚无病毒种苗繁育中心,18亩柚类种质资源圃,收集全国约151种柚类品种,为金柚产业发展提供“种芯”保障。建成38个金柚物联网种植基地、一个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和一个金柚智慧科技展示中心,提升“互联网+农业”的大数据应用与公共服务能力。

产业融合集聚,金柚成为致富果

位于松口镇大黄村的梅县区金柚产业园,由大黄村28家金柚合作社组成,拥有数十万吨的金柚仓储能力。

近年,梅县改造提升园区农业生产设施,扶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培育农民增收新增长点。全区培育金柚深加工企业12家。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石扇金柚文化街、松口古驿道、雁洋南福金柚公园、大黄村丰收广场等休闲农业示范点,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同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联农带农新机制,重点加强高质量、高效益金柚生产、仓储、信用“三服务”,推广保底分红、联农电商等模式,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

构建“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就业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多元增收机制,进一步盘活资源,激励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实现农户、企业、产业“三赢”,有效提高村集体收益,助力农民增收。目前,产业园带动农户5万多户,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9.89%,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2.46%。

猜你喜欢
梅县产业园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梅县区客家门神画展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梅花知音
梅花知音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