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文学”:文学豫军作品的国际传播新路径

2024-01-12 05:53侯巧红刘俊娟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路径国际传播融媒体

侯巧红 刘俊娟

【摘要】文学传播作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路径,多受其所依附的传播媒介的影响。融媒体作为文化媒介新场域,正在深刻重构文学传播系统。考察文学豫军的国际传播现状,探寻“融媒+文学”创新范式、文学产业化及受众策略,积极建构多元传播新路径,会有效提升文学豫军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融媒体;文学豫军;国际传播;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中原是中国的文化高地。当代中原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冯沅君、师陀、姚雪垠到李準、乔典运,再到李佩甫、刘震云、阎连科、周大新等,三代豫籍作家接力完成中原文学的坚守与突破,不断寻求中原文化新的表达。中国文联党组在《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文艺高峰的行动指南》中,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用数字化为文艺赋能增效”的号召。“越界联动运作,是文学当下生存与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1]。媒介转向之下,“什么样的文学传播形态更有利于中原文化走出去”成为当下探索以文学豫军作品为代表的中原文学国际传播的重要议题。

一、文学豫军的传播现状

“茅奖”获得者中,豫籍作家迄今有10位,数量居全国首位,彰显了文学豫军实力。然而“河南文学仅是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分子飘落在世界各地,表面看来热闹,实际上很落寂”[2]。文学豫军的影响力与创作实绩不匹配,构成了新的研究潜势: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区域文学的建设实绩,中国当代区域作家需要在世界发出声音。

既有研究中,本体和传播研究构成两大范畴。孙荪[3]全面梳理文学豫军的发展史及成因;李丹梦[4]通过个案勾勒文学豫军的主体精神;何弘[5]指出其创作题材和主题的多元化态势;姜汉西[6]提出从批评主体、期刊编辑和科研院所层面重新发现地域文学研究新的增长极;王馨艺等[7]探索以李佩甫作品为代表的中原文学海外传播的制约因素;苏喜庆[8]尝试寻找河南文学的媒介化传播路径;苏姗姗[9]聚焦中原文学作品在韩的译介;王萍就出版再版、获奖情况、音像资料、学术评价等全面考察,指出中原文学传播应担负起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宇野木等关注阎连科“发现小说”及其中体现的具有河南特质的文化元素,是文学豫军“走出去”的重要体现。以上构成了文学豫军的多元研究格局,但当下性、整体性有待加强;文学批评多而重复,深度整理不足。“文学豫军”提出逾30年,研究仍多停留在翻译学和译介学本体内。由此,在传播学和文化研究框架内,探讨文学与媒介的融合,为文学豫军国际传播提供新的跨學科研究空间。

文学豫军的重要性已充分体现,然而其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整体来讲,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是循序渐进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官方有计划地推介,二是海外汉学家、出版社的翻译。《中国文学》是我国第一份对外翻译宣传中国文学的官方刊物,迄今译载作品3200篇,其中有姚雪垠的《李自成》、李凖的《黄河东流去》。改革开放后,国家推出“熊猫丛书”计划,出版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出版刘震云的《官场》,1995年出版周大新的《银饰》。这一时期的文学传播主要是搭上了国家译介工程的顺风车,但效果并不如人意:“熊猫丛书”在美馆藏量最高有400本,《官场》有40多本,《银饰》更少。究其原因,丛书译者多来自中国,对西方文化和读者不够了解,加之国外读者认为中国译者受意识形态影响,并未将作品原貌呈现,不是他们想要了解的中国。

传播效能弱于创作实绩,作为团队形象的文学豫军在世界文学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因之,以文学豫军为研究视点,向国际社会传播其书写经验和时代表达,成为当下积极推广中原文化的重要议题。

二、“融媒+文学”创新范式

“融媒+文学”“是以创新文学内容为内核,以文学多元生产和传播媒介为载体,遵循跨媒体网络化、衍生性、可持续的生存方式,以文学消费和接受为旨归的一个完整的链条型文学创意新形态”[10]。融媒时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已成常态,包括有声读物、影视改编、短视频、网游、周边等。

“喜马拉雅FM”“蜻蜓FM”“真听FM”等是以有声读物为主要产品的平台,其中喜马拉雅与中国文学、中国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等都有合作,几乎包揽市面70%的畅销书和85%的网文版权。喜马拉雅用户4.5亿,日均使用时长128分钟,占据音频时长73%的份额。借助喜马拉雅,文学经典、畅销书、网络文学成为融媒宠儿。文学作品的语言从文字到数码,再到声音、图像和虚拟符号,这些信息本质上仍属文学性质,但通过媒介间内容传输和形式呈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网剧,可将原著推向更广泛受众。经典作品被搬上荧幕,转化为影视作品获得关注后反哺原作的例子很多。当下的影视改编常从现当代文学中寻找热门IP,如畅销国内外的《三体》《小时代》《风声》《人世间》《装台》《白鹿原》等。融媒加持下,影视剧的传播效能大大提升,往往一部电影爆火之后就是对作者和作品的关注与发掘。

当下,短视频占据普通网民上网接受文娱内容的绝大多数份额。《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短视频用户10.12亿,占据网民整体的94.8%。其中,影视剪辑类短视频最受喜爱,占比36.6%。此类短视频是将影视作品或一本书浓缩到5分钟左右时长,将最精华的内容解读给用户,使其在短时间内“一睹为快”,由此文学接受有了迎合信息时代“短平快”的特点。

借助“AI绘画”,可将文字视像化。文字和图像的战争中,文字胜在拥有更多想象空间。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认为,编码即传播者将内容和信息转为符号,解码是受众对符号的理解。将符号学引入传播学,霍尔强调传受双方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差异,除了立场和意识形态,文本表达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传统媒体的文字表达常产生歧义。融媒加持下,视像表达解决了歧义问题,更易实现情感共鸣。

网游正在成为主要传播载体。它是将原著故事、角色或价值观转化为游戏,为读者提供沉浸式体验。盛大文学曾举办“从网文到网游——网络娱乐时代巅峰对话”活动,是小说改网游火热发展的见证。从《金庸群侠传》开始,不仅网络小说,许多经典作品都被成功转化为网游。《诛仙》《星辰变》《盘龙》《斗罗大陆》等均是从热门网络小说改编而来,而《梦幻西游》《王者荣耀》等游戏中也包含许多文学元素。此外,将角色、场景等进行形象化设计,制作成周边,也可为作品带来更多曝光。

文学在融媒环境中迸发出全新生命力。借助“融媒+文学”范式,传统文学文本和新的文学样态互补重组,助力构建融媒视域下文学传播的新格局。

三、IP产业平台

文学传播是一个动态、连贯和复杂的信息互动过程,包括传播主体、信息、媒介、受众和效果。文学文本是IP产业链最基础的内容,作家的培养、包装、推介,作品的生成、宣传、产品化,各环节勾连成完整产业链,其中各要素相互关联,彼此依存。

文学产业化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并在网络文学、儿童文学领域先行。在此领域深耕的盛大文学已拥有四家国内顶级的文学网站和三家图书出版公司,同时在网游领域占据很大份额。葛红兵致力创意写作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且为“图书出版业、动漫产业、影视产业、报刊业、新媒体业等提供具有原创力的文学创作者和创造性文案的撰写者”[11]。郭敬明和韩寒成功转型为编剧、导演,在娱乐产业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郭敬明打造了青春文学产业,期刊、征文、培养作家、改编动漫和电影,制造了《小时代》这样的重量级IP。

文学产业化是必然趋势,地域文学正在被鼓励与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文化旅游、文物博览等产业结盟。文学产业不仅将文化效益和艺术价值转变为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又能以此反哺文化和艺术。文学豫军作品中有许多可待开发的IP,如电影《香魂女》《手机》《1942》《我不是潘金莲》《盲井》,影视剧《康熙王朝》等,这些资源足够支撑产业链的诞生,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抓住了小说改编影视剧这一环,没有继续深挖其背后价值,且各自为战,没有品牌意识。

融媒时代,符号是极佳的传播形态,比如作品中的地方习俗、乡土人情、民间艺术、古城、方言、人名地名等。文学豫军在当代文坛以现实主义、乡土关怀及忧患意识著称,但人性崇高和民族特色未被充分表现,如若没有适当的传播策略和文化差异处理,容易成为西方媒体错误报道的源头。由此,作品选择和符号提取应表现中原精魂,弘扬人类普遍情感。可围绕历史人物、习俗古迹,介绍河南文明发展和中原文化传承;民间传说可吸引国际读者对中原民俗和神话的兴趣;现实题材关注民生,主打真实接地气;自然地理可选取一个点,如对黄河进行多维描述,亦可向读者展示中国传统农村文化魅力。

传播策划是文学作品成长为现象级IP的重要一环,而平台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TikTok下载量在2022年突破10亿,平台上标签为“China”和“Chinese”视频的浏览量分别为525亿次和236亿次,这是惊人的数字。中国相关视频中,占比最多的人文类视频高达86.6%,基数大,占比高,传播潜力大。然而,适应社交平台特点的内容设计很有必要,如打造系列短视频、1分钟先导片、4分钟速览片等,基于“点”的引流,链接原作,实现双赢。同时,转型须依赖生长于这些平台的专业人才。TikTok、YouTube上致力传播中国内容的网红不在少数,一些网红的作品热度极高,如“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在Facebook上观看量高达843万。此类作品从他者视角填补了中国本土传播者的视觉剩余,更易得到外国民众认可。

文学作品还可变身为影视解读,兼及介绍原著与作者;访谈作家经历与创作,挖掘背后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如新晋茅奖获得者乔叶通过访谈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助力《宝水》登上多个好书榜;特色文化产品推介,如河南美食、民俗、首饰等值得开发并销到海外;文旅产业,李佩甫的平原、周大新的南阳盆地等。所有这些,都指向融媒传播的理念创新。“内容+渠道”双管提升传播效能,助力IP产业的开发运行。

四、国际传播策略

依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受众接受决定传播效力。基于受众特点,总体传播策略拟为:先面向英语世界和日、韩翻译、传播一批作品,积累经验后,再面向“一带一路”国家传播。欧美经济发达,文化体系与文学发展传统完善,传播活动更多元,面临的挑战也更多,易积累经验。而日、韩等译介语种的出现是出于地缘亲近,易形成共享文化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中英语占比最高。英语世界的传播,第一,确保翻译质量。文学豫军作品中有很多俗语、方言,对文化和语言有较高要求,培养高端翻译人才,充分利用海外汉学家、华裔文学家,确保高效传播。第二,出版发行。寻找合适的出版社或代理商,发行英文版纸质图书,借助网络平台发布英文版电子书,联通线上线下,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第三,参加书展。将作品展示给国际读者、媒体和出版商,增加曝光率。第四,借助流量。搭乘影视、名人、热点等流量,将作家、作品与之捆绑。第五,组建文学经纪人队伍。代表作家与出版社、制片厂、文化机构等合作,其职能包括但不限于寻找海外市场、促进跨文化传播、合同和权益保护、推广与宣传等。

“软权力”即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来实现目标的能力,以期达到塑造他人偏好的目标。首先,文学豫军对外传播可适当发挥软权力,如在日韩传播,应优先考虑亚洲文化共通性,利用地缘和文化亲缘增加作品在读者中的认知。其次,举办作品推广,与当地读者、文化机构和媒体合作,增加知名度。再次,考虑到动漫和影视在日韩有着广泛受众,可将作品进行多媒体改编。最后,考虑到日韩发达的网络文化,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推出与作品相关的音乐、周边等,吸引年轻受众。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建设文化强国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基于“融媒+文学”范式,以文学文本为基础,文化符号为抓手,利用平台和人才,着力实施IP产业化,打通创作、出版、发行、电影、电视、网络等领域,锚定形成文学产业链条目标,打造文学豫军品牌,多维开展文学豫军作品的国际传播,追求提振民族文化自信,为谱写新时代中原的出彩篇章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融媒视域下文学豫军作品的国际传播研究”(批准号2022BWX03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体视域下中原文学的国际文化传播问题研究”(批准号2023-ZZJH-388)]

参考文献:

[1]刘叶琳.媒介文化环境下的文学“越界”联动运作[J].中国文化报,2018(3):10.

[2]王萍.文学豫军在海外的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5):207-211.

[3]孫荪.文学豫军论[J].河南大学学报,2002(5):18.

[4]李丹梦.“文学豫军”的主体精神图像:关于农民叙事伦理学的探讨[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

[5]何弘.新世纪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的中原作家群[J].中原文化研究,2013(1):106-110.

[6]姜汉西.当代地域文学研究的困境与新的可能性:以21世纪中原作家群研究为例[J].地域文化研究,2019(5):114-120.

[7]王馨艺,黄雪娟.李佩甫文学作品海外传播路径探究[J].新闻爱好者,2021(5):66-69.

[8]苏喜庆.融媒体视域下文学传播路径新探:兼论河南文学的媒介化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11):26-30.

[9]苏姗姗.中原文学在韩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9(12):133.

[10]田川流.创意时代的文学创意[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4):30-32+36.

[11]葛红兵,许道军.文坛三分格局的形成和文学作为创意产业的新变:2009年中国文坛热点问题述评[J].探索与争鸣,2010(1):65-69.

作者简介:侯巧红,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 450001);刘俊娟,郑州商学院外语学院讲师(郑州 451200)。

编校:王谦

猜你喜欢
新路径国际传播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