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我们为什么会跟随别人做决定?

2024-01-14 01:54何晓雨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1期
关键词:小安盲目参与者

何晓雨

人生有无数的岔路口,等待着我们的选择。在这些选择面前,有时,你是否会不顾自身情况随意做出与大多数人相同的决定?为什么我们会这样“随波逐流”?

小安从小就十分擅长运动。在小学阶段,她是班上数一数二的足球小将。上了初中以后,她发现身边的同学都不喜欢运动,取而代之的是讨论影视剧、娱乐圈的明星……渐漸地,小安也加入其中,把课余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了解娱乐新闻上。偶尔看向绿茵场,小安也在困惑:明明自己心里仍然喜欢足球,却不知为何将它放弃。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从众实验。他将参与者分为若干组,每组设置7名参与者。实验人员每次向参与者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A、B、C这3条线段。实验人员要求参与者判断标准线段与A、B、C这3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等长。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标准线段的长度明显与C线段等长。然而,实验人员设置了一个“陷阱”——事实上,每个小组只有一个真正的参与者,其余“参与者”均为工作人员假扮。真正的参与者会被安排在最后一个作答,而在其之前作答的工作人员会一致地给出错误的答案,即标准线段与A线段等长。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参与者,当你前面的6位参与者都一一回复说标准线段的长度与线段A一致时,你是否会疑惑:“到底是他们都看错了,还是我错了?”

实验的结果令人惊讶:大量的真正参与者选择了明显错误的线段,从而与其他参与者的答案一致。从众实验揭示了社会压力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深刻影响——即使面对显而易见的事实,个体也可能因为跟从群体的意见而选择错误的答案。

由此可见,从众心理(Conformity)是指个体由于群体压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在各种情境下发生,包括人生决策、消费行为、服装潮流、意见观点等。

追星行为——明星逸事因其高曝光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当周围的同龄人开始追星后,他们会聚集在一起讨论明星话题,许多学生因此成了一名追星族。

时尚跟风——有些青少年会不考虑自身的特点,盲目追求当下的时尚趋势,堆砌流行元素,甚至完全复制他人的穿着打扮。

校园欺凌——在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时,有的学生即使不赞同这样的行为,也可能因为害怕受到排挤而选择从众:沉默甚至参与欺凌。因此,校园欺凌常常是群体性行为,即由个别学生挑起,最终形成一群学生去针对某个学生。

网络暴力——在网络世界中,群体行为也可以产生强大的网络压力,导致心智不够成熟的青少年盲目认同、顺从网络群体行为。例如,青少年可能会跟随网络群体对某个人实施攻击或贬低,最终演变成网络暴力事件。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产生从众心理主要由于两个原因:

一方面,人们想要获得接纳和赞赏。跟随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代表着会被大多数人接纳。正如案例中的小安同学一样,她原来的爱好在群体中比较独特,而为了让群体更容易接纳自己,小安选择放弃自己的爱好,迎合多数人的兴趣。

另一方面,人们能从群体中获得精确的信息。当一个人获得的信息比较模糊时,其他人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跟随他人是一种认知上的捷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想象一下,当你去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国家,每一个当地人见到你时都微笑并且向下竖起大拇指。尽管在你的认知里大拇指朝下代表着贬义,但你也可以根据当地群体的行为猜到这是他们表示欢迎的手势。从众心理普遍存在于社会中,但青少年往往会表现出更强的从众行为。首先,从众行为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安全感。伴随着生长发育,青少年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这些生理变化会影响其情绪和心理状态,导致他们对环境更加敏感。青少年常常因为环境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特别是在面对难以抉择的任务时,由于认知能力和判断力尚未成熟,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和经验来评估自己的行为和观点是否正确,参考别人的意见就成了降低风险的一个方法。同时,从众行为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青少年的归属感,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长久、过度的从众行为,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失去独立思辨能力。如果过于依赖群体的意见和行为,就可能使我们缺乏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动力,无法自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创新性思维,甚至影响我们的自信心。

参与风险行为。青少年可能因迎合他人而参与风险行为,以获取群体认同感。例如,吸烟、酗酒甚至是违法犯罪活动。

增加心理压力。过度从众可能使青少年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担心自己不被接受或被排斥。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会进一步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那些重要的人生岔路口前,只有不盲目从众、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坚持独立思考呢?

首先,我们应当保持好奇心。善于观察并主动提出问题,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就常常对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一探究竟。在长江中下游居住的时候,他发现指南针并非指向正南。此后,他对这一现象展开了长期观察,并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磁偏角的科学家。

其次,我们应当学会质疑和挑战,而非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家曾对“时间”的概念做过多种解读,其中,牛顿提出的“绝对时空观”一度成为物理学界的主流思想。但爱因斯坦并没有盲目认同学界的主流观点,而是提出了颠覆性的相对论,认为时间是相对存在的。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它向我们证明: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人类的挑战精神。

同时,我们应学会自主学习。当你产生了一种观点,就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认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获取知识。知识可以帮助你对观点做出基本的是非判断,具体的事实和数据则会使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为此,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研究和实践来增进自己的知识储备。

最后,我们应坚持自己的观点。在确保自己对观点有充分认知的情况下,面对压力和反对意见,我们可以保持耐心。有的观点可能需要时间和努力来证明,不轻言放弃才能最终看到成果。

有时,适合他人的路,未必就是适合自己的。保持思考,迷茫的时候,记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责任编辑 / 代竹蕊 美术编辑 / 胡美岩)

猜你喜欢
小安盲目参与者
家里有蟑螂!小安教你轻松消灭它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小安与你“食”话实说
小安告诉你
小安告诉你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