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4-01-15 14:34王琳田夏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五育劳动教育劳动

王琳 田夏彪

摘要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五育”融合;小学;劳动教育;劳动

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劳动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和文化传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  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部署,强调劳动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2]。以“五育”融合教育为视角,在教育大发展的现代社会,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以劳动教育推动学校“五育”融合,对于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探寻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中全方面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以劳树德:激活劳动教育的德育正能量

劳以树德,劳动能向学生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不仅创造历史,而且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文明,而且仍然在塑造着人、塑造着人类社会。就像我们的新时代更加提倡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不劳动无以为人,无创造、无以成事。毫无疑问,将德育融入劳动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1.日常劳动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人类生存绵延提供物质基础,但又不限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劳动使得人脱离动物而“人化”,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逐渐积淀成了人性能力,使其具有知、情、意为内容结构的身心潜能[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再加上大部分小学生受家庭成员的宠溺,有着较强的个人主义,严重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和劳动意识,面对错误时,找理由推卸责任的多,主动认错、勇于担责的少;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少。学生的责任意识只有在具体的日常行为情境中才能得以培养,教师和父母必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锻炼机会,从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日常生活劳动任务群”要求学生将“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两个小任务群贯穿整个九年义务教育,“清洁与卫生”“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家庭中,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要学会让孩子承担一定家务劳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在学校,教师可利用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班级小主人意识,着力营造一种“班级事务,人人有责”的氛围,设立多种班级岗位,让学生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

2.生产劳动培育学生合作意识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蕴含德育价值,可以真正实现以劳树德和以德树人。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本质上就是培养儿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一种德育。要从育人战略的高度理解劳动教育,在教育使命、教育任务和教育定位的高度,系统全面地提升劳动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德育是我们教育的灵魂,学校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让学生亲近乡土、亲近社区、亲近大自然,从而亲近自己,在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中,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感知和情感。在劳动过程中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凝聚意识,在生产劳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竞争和合作可以共生,形成正常的竞争及合作心理,培养学生们互相协作的凝聚力。在劳动实践中,可安排学生参与到生产劳作的过程中,组建劳动团体,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如:学校可以设立一个“开心农场”或“耕读园”,分片划出责任区,实行班级承包责任制,各班四季轮种农作物。让学生从买种翻地开始,共同守护好属于班集体的小小菜园,从而收获劳动的果实和希望。学生从中也可以知道劳动的果实得来不易,需要付出时间、精力,从而珍惜劳动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所在班级的凝聚力。

3.服务劳动培育学生奉献意识

小学劳动教育通过深化学生对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的理解和领悟,提高新时代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涵养道德情感、拓展道德实践,在“知、情、行”合一中实现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在劳动中学生总能有所感悟和收获。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坚毅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能劳动、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好的人生道理,从而达到劳动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交融汇通。让小学生体验服务性、公益性的劳动实践,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培植他们的奉献精神,让他们想劳动、会劳动和爱劳动。就劳动教育和德育的融合而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意蕴颇多,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劳动教育往往少有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往往是借助综合实践课程来开设,这时便可以因时制宜,利用佳节来设置劳动主题渗透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鲜明、富有新意的劳动教育。如: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教师可以借助节日文化进行劳动教育。“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应继承爱老、敬老、助老的美德观念,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品质。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献爱心、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聊天,给老人带去温暖和快乐,从而达到劳动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渗透融合,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二、以劳增智:凸显劳动教育的智育价值

以劳增智,劳动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科学原理,探索事物的奥秘。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劳动在教育体系中能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智力品格,劳动教育的任务是“让劳动渗入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成为他的重要兴趣之一”[4]。

1.主题劳动能提高学生的探索观察能力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既包含教育的劳动性,又兼顾劳动的教育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5]学生的探索观察能力是促进科技革新发展和思维变革的强大推动力,是课标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主题劳动与技术课程可以满足学生探究观察与求知兴趣的需要,如“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劳动实践、“揭秘野生昆虫”劳动实践,以及“亲近学校花草树木,设计植物名片”劳动实践等,都可让学生在主题化的劳动实践中亲近自然,去感知、探索生活中一草一木的乐趣,去探求其中蕴含的知识与学问。其中蕴藏着的哲思与孔子提出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让学生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感发,使得自然对人有所回应,强调人和自然之间品性、感情的相通相契合。在大自然中参与劳动实践能给孩子提供广阔的视野,一个经常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会比很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更具有丰富的个性和更敏锐的感觉,以及更具有探索观察发现的能力和创造性。

2.情境劳动能增强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

劳动是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前提,是一个人在一生中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劳动教育强调学生手脑并用、知行结合,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态度,获得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培养学生日后立足于社會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完成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的融通与转化,增强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开展“情境式”的劳动教育实践可以有效整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间的劳动资源,将学生从单纯的课本学习中解放出来,亲身经历劳动过程,成就学生美好的未来[6]。情境体验式的劳动实践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劳动教育的缺点,实现小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增强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劳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社会接触,可以加强孩子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孩子在跟着妈妈学做饭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水在受热下变成水蒸气,不同食物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化学反应;煮熟的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容易分壳,是因为鸡蛋壳与蛋白遇冷后会收缩,从而使两者分离;孩子在和爸爸修剪花草时,可以学习不同的植物需要怎样的生长条件,植物生病了该怎么办,这些都需要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按照学习到的知识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增强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在具体的劳动情境中加以应用,在具体实践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和成长。

3.项目劳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促进其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让他们养成尊重劳动的良好品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项目劳动就是人们通过努力,运用各种方式将劳动资源组织起来,完成系统的劳动教育任务,以期达到劳动教育的目标。项目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学生基于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探究来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创新实践能力。项目劳动目标明确、主题清晰,能有效促进学生大脑的二次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虽与他们的智力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动手能力强的人通常身体控制力和注意力、应变能力都较强,反应能力较好。劳动教育实践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在项目化劳动中有“头脑风暴”和积极探索创新的可能性。如,在“巧做花灯,传承中华情”主题劳动中,学校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孩子们讲灯笼的历史,教孩子们制作公仔灯笼,让他们发挥奇思妙想,将生活中的矿泉水瓶、红包壳、纸盒等物品“变废为宝”,制作出一盏盏精美的灯笼。最后再“趁热打铁”开展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又如,折纸、泥塑、陶器、布艺、编织等手工课程的开设,强调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和开发,融入了手脑协调和对创新性的关注。这些课程向学生们渗透了环保的理念,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劳动创造的情感体验。

三、以劳强体:塑造劳动教育的体育形态

体质健康是从事一切事务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动动手、流流汗,既能强健体魄,也能增强体能。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军,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促进他们身体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唯有体劳结合,方能赋能成长。

1.常规劳动锻炼学生身体力量素质

身体力量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的基础,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生活中的常规劳动主要以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班务校务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为主。劳动与体育运动最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力量,劳动教育要成为体育的重要维度,要成为体育的筋骨之一,就需要与体育协同配合,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育学生的健康身心,提高学生身体的力量素质。从劳动教育的形式看,每一堂劳动教育课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体力要求,如,种植花果蔬菜、打扫校园与班级卫生、手工制作等,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家庭生活中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种花浇水等常规劳动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力量,所以教师及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锻炼他们的身体力量素质,让他们养成会劳动、爱劳动的好习惯。再如,体育课后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回到器材室,告诉学生不同器材的存放方式和存放地点,让学生们在饶有趣味的体育器具整理中学习器材物品分类摆放的道理,培养勤于动手劳动的好习惯。

2.趣味劳动培养学生身体协调素质

一般来说,身体的协调性包括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眼脚协调及身体的反应能力。在学生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合理的劳动可以促进学生肌肉、骨骼的的发育,以及小脑的健全,关注学生肢体灵活性的增强。劳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力、智力和心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身体的协调素质。总的来看,学生可进行的趣味劳动主要分为:手工制作类、营养烹饪类、种植养殖类、清洁整理类、创意设计类5个模块,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缝沙包”活动,利用针线、废旧布料、沙子、剪刀等材料和工具缝制沙包,并开展丢沙包等趣味游戏;再如,学校可以在校内组织趣味劳动实践课——捉泥鳅,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乐趣,在课中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泥鳅的习性和特点,围绕泥鳅进行绘画和写作,同时也让学生在捉泥鳅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素质和身体灵敏素质,课后再要求孩子们回家自己动手洗一洗脏衣服;抑或是学校组织“趣味劳动大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竞赛项目,让不同学段的学生比赛整理书包、切土豆丝、缝衣服、削苹果、系鞋带、叠衣服、缝纽扣、水果拼盘等,让学生在日常劳动中习得劳动技能,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素质,让学生手脑结合锻炼身体协调配合的能力,以及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

3.技能劳动增进学生身体耐力素质

身体耐力素质通常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其可以在劳动中得到体现。劳动教育与体育融合的模式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增强体质。劳动教育与体育融合的关键点是身体耐力锻炼与意志品质的培养。劳动技能本质上是人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学生可以学习的劳动技能有很多,比如维修家用电器、织衣服、种地、做饭、组装材料等等。尤其是讓学生进行材料的组装,尤其锻炼学生的身体耐力,要想使组装好的器物发挥正常的使用功效,绝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劳动就能取得成功,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非常考验学生的身体耐力。像“组装简易小板凳”劳动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划线、连接组合等木工基本品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劳动技能习得中提高耐力素质。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工具进行劳动,如用抹布擦地板就可以锻炼学生上下肢配合的爬行能力,发展身体的核心力量,增进身体的耐力素质,这也不失为一种锻炼学生身体耐力的好方法。

四、以劳育美:培育劳动教育的美育韵味

高尔基说:我知道什么叫劳动,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教育中有孕育美育的天然因子,在劳动教育中本就可以发现、认识美、创造美和传播美。以劳育美,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生活劳动激发学生认识感悟美

陶行知说:“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7]孕育劳动教育的土壤便是我们日常中的生活,触手可及的生活也是劳动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劳动教育来源于生活,又立足于生活实际,劳动教育反过来能创造更美好、更优质的生活。人类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们的完满生活而服务,劳动教育也只有回归日常生活视域,才能让劳动回归教育的根本,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们幸福生活的需要。人在当下总是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及生理力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有着劳动行为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创造劳动产品价值的美。仔细来讲:其一,劳动美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美,主要体现在勤俭奋斗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执着的工匠精神和精湛的劳动技艺,是一种意识与行为的劳动之美;其二,劳动的生产过程之美,主要表现在人们创造劳动果实过程中的美好体验和对此付出的精力及赋予的价值;其三,创造出的劳动产品之美,主要表现为劳动者赋予劳动成果的灵感、知识和技术,寄托着人成功的喜悦之感。学生可以在制作出的手工艺品、种植出的瓜果蔬菜、烹饪出的美味佳肴中间感受到生活劳动的美好和幸福,生活中平常的劳动可以激发学生认识和感悟美。

2.艺术劳动激励学生创造表达美

劳动创造美,劳动是产生艺术的先行地。劳动具有美学意蕴,关于“劳动教育”与“美育”的融通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将劳动与美学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从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来看,劳动是实践美育的基础,劳动教育有“育美”的功能取向。美育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促进正确劳动观的树立和良好劳动文化的形成,对劳动教育形成有机补充[8]。艺术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为人类生活创造出了具有一定价值的事物或精神品。美育以什么方式来促进劳动教育呢?美育实质上是向学生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在美育理念下,学生能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依据自身的审美理念创造美的事物,并赋予其美的价值体验,从而创造表达美。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会倾注自己的心血,并积极尝试探索创造表达美、创新传统劳作形式的形式美,达到“以美促劳”的效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劳动内涵极其丰富,“劳”与“美”融合的艺术劳动形式有很多,如,农耕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和传统食品糕点的制作等,都蕴含着绮丽的中华古典美学。无论从形、神、色等艺术美的层面还是从传统美学的价值、内涵上来讲,我国的艺术劳动都是中华美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可以因地制宜,依据所在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俗创设出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在大理地区的植物扎染便是特色非遗。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艺术劳动,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效,学校可创设扎染特色课程,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步设计、完成手绢、袜子、裙子、T恤和围巾等成品的染制,再利用染好的布头完成手工艺布花、发圈等布艺艺术品的制作,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创造表达美。

3.公益劳动鼓励学生交流传播美

马克思曾言:“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9]以美的教育来培养劳动素养,以美的教育来促进劳动教育,再通过劳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观。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中小学劳动课程内容分为三大类型的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个项目组成。日常生活劳动类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类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类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中小学公益志愿服务应该定位于培养具有奉献精神、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人。公益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参与意识,锻炼并提高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怜悯之心,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现实,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小学生在社会中可以进行的公益劳动有很多,如:清理社区垃圾、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尊老敬老献爱心活动、社区公益服务、清洁共享单车、擦洗公交车站牌、为山区小朋友捐献图书衣物等。这些公益劳动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真正的美,并传播美、交流美。

劳动教育是面向学生的会劳动、爱劳动的教育活动,发挥着劳动教育独有的育人功能。“五育”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而是“五育”并举下的又一个发展进程,是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里程碑[1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04-29(002).

[2] 张旸,陈珊珊.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困境与本真复归[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11-18.

[3] 田夏彪.成人与成己:问道教育之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3:88.

[4] 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61.

[5]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周蕖,王义高,等译.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95.

[6] 栾素蓉,张丽娜.“情境式”劳动教育赋能学生成长[J].中国德育,2022(13):62-63+67.

[7]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98.

[8]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9] 曹纪刚,卞云舟.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美学目标:避免市场悲剧[J]. 求实,1999(06):43-44.

[10] 王琳,田夏彪.多元协同:学校“五育”融合实践路径探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11):1-5.

猜你喜欢
五育劳动教育劳动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热爱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