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视角下成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2024-01-15 15:22李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5期
关键词:专业课督导成人

李伟

[摘           要]  以教学督导为视角,在教学督导具体工作中重点收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分析成人高校在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难点、堵点,最后提出了完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健全课程思政的督导评价指标、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督导反馈机制、将课程思政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六个方面的建议。

[关    键   词]  教学督导;成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35-0149-04

随着教育的高度发展,学科越分越细,出现学科割裂、各类课程之间的融通性越来越低的现象。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与其他专业课教师无关,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德育成效。目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推动了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讨论和研究,并形成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王学俭、石岩把课程思政定义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总结了新时代课程思政具有育德于课、人文立课、价值引领等特点,同时也分析了新时代课程思政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挥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存在难度、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与建构存在难度等,最后提出了建设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策略。贾风珍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背景分析了高校专业课落实课程思政的意义,总结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以学生为本、立体多元化理论和实践并重等原则及高校专业课落实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强化思政意识、挖掘专业课资源、重视持续学习等策略。刘晓川以顶层设计、教学驱动、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四个角度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展开理论分析和学理化阐释。

(二)教学督导

教学督导是成人高校进行自我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活动,教学督导由成人高校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对本校教育活动进行督查和指导。教学督导是一种动态管理过程,目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绝大多数成人高校的督导流程是由督导部门或组织进行“推门听课”,根据督导评价指标对课程内容设计、教师授课方式、教师精神状态、课堂互动等内容进行打分,最终在学期末将对课程的督导意见形成详细报告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和相关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根据督导意见对下学期的课程教学进行调整和修改,实现教学监督和评价活动的闭环。督导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活动改革,提升课堂吸引力,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督导具有权威性,他的权威性来自中肯、有的放矢的课堂评价以及良好的课堂教学指导效果。

(三)成人高校

成人高校一般是指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干部学院、职工大学、业余大学、普通高校下设的继续教育学院等。成人高校的学生都是成人,学生层次比较多元。相对普通高校来说,成人高校的学生更具社会性。成人高校在教学管理上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学习方式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开展学习。成人高校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圆了很多成人的“大学梦”,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成人高校推动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要求。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成人高校作为国家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服务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应该结合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形成结构合理、成果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课程思政是成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成人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有力抓手就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可以打破课程设计中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的割裂局面,课程思政可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效果,实施课程思政后每一门专业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具有了实践意义,学生在日常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学校最终高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课程思政是提升成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成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收到多元文化信息,如何引导成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把成人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成人高校面临的重要考验。与未成年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思维能力,心智较为成熟,要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并对其价值观念进行培养难度较大,需要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任课教师运用创新技巧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每一门专业课的过程中都能受到思政观点的熏陶,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课程思政是成人高校实践“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方法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调了人员的全覆盖、过程的完整性和教育的全面性,课程思政无疑是实现“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方法。成人高校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政因素融入成人高校所有专业课中,所有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完整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环节中,保证所有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人员、過程和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对成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督导视角下成人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难点

(一)缺乏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设计

课程思政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每位专业课教师都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素,由于不同的专业课程在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呈现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知识点会比较零散、缺乏内在联系,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会出现不同专业课程中思政知识点重复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成人高校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缺乏对课程思政的完整体系设计,各专业教师各自为政,缺少校级层面的课程思政规划大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是成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顶层设计问题。

(二)缺乏有效反映课程思政水平的督导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思政目标是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秉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具有概念化和抽象化的教学特点,成人高校现有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仅限于是否有思政知识点的设计,教师对思政知识的讲解是否清晰,是否符合专业要求,缺少课程思政需要的意识形态、价值导向等教学效果角度的考评指标,而督导意见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评价指标,因此,在成人高校的督导工作中难以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作出有效督导,这又导致成人高校课程思政水平难以持续提升,最终影响学校对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导。

(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到位,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不够

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应用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因素。成人高校中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无法有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只需要讲好专业课即可,面对课程思政这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有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初衷不太理解,因此,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只是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达到硬性的督导指标,其自身对思政知识点的理解和讲授比较生硬和死板,并不重视思政知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这种形式主义的课程思政,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思政知识与部分专业课的融合存在一定难度

思政知识强调的是思想观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塑造。而专业课程则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为目标。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授课理念和方式,对于一些理工科课程来说,如何对专业课的思政资源进行系统性挖掘是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考验。例如成人高校中比较常见的专业课高等数学,其专业课内容以公式、定理等内容为主,如何在基础理论和常用方法中融入思政知识与任课教师的阅历和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任课教师不能对其所讲授的思政知识进行提炼和融入,只是简单地罗列内容,课程思政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最多得到一些碎片式的知识点,远达不到价值引导、立德树人的目标。

(五)课程思政的教学督导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教学督导是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环节是督导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和执行。在成人高校的督导工作中课程思政的受重视程度较轻,关于课程思政的考量指标较少,因此,在督导反馈内容中课程思政部分较少,缺乏对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奖惩规定,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无法得知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真实反映。因此,课程思政在教学督导过程中没有实现有效的反馈。

四、教学督导视角下提升成人高校课程思政水平的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构建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的课程设计体系

学校层面组织思政教师骨干与各专业课教师代表共同研讨,制定既具备完整性和系统性又符合专业课知识授课逻辑的课程设计体系,让任课教师有可遵循和参考的标准体系,同时也能避免专业课中思政知识的碎片化以及不同专业课中思政知识点重复的现象。此外,统一的课程设计体系可以使授课教师与督导教师进行更好的沟通,督导教师在开展教学督导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该课程设计体系对教师的课程进行评价,查找和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完善督导评价中关于课程思政的指标设计

课程思政要求课程知识既要保持其系统性和实用性,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这对于授课教师是崭新又有挑战的课题,同样对于督导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内容。在现有的督导考核中,关于课程思政多是简单的总结性评价和思政要点是否存在的基本考查,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引导效果和学生的课程体验等方面缺乏考量。此外,专业课教师对思政知识点讲解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逻辑也是教学督导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需要有相关指标的设计。因此,应该完善关于课程思政的督导考核指标,增加教学效果方面的主观性评价指标,重视学生的课堂评价,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教师积极主动配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三)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

教师是全面推進课程思政的关键,成人高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在全校营造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具体做法是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加大对课程思政的宣传力度与支持力度,聘请课程思政领域的专家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重要实施意义进行讲授,消除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不解,使教师了解党的最新思想,关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大事件,学习并提炼其中的思政资源,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做好资源储备,使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展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教学内容有主流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支撑,达到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效果。最终让课程思政成为推动成人学校人才培养的新动力,使成人高校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对授课教师进行思政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因此,成人高校应对专业课教师和督导教师进行思政知识培训,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性与方向性,让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同时开阔眼界,熟练掌握思政教学的完整知识体系、学习思政知识讲授的技巧,增强创新意识,根据各自专业课的优势与特点,深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价值,进一步丰富专业课程的知识面与内涵。此外,教师应积极整合、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例如微课程资源,部分成人高校的相关部门已开发了系列思想政治微课程,专业教师可以把课程内容与现有微课程资源相结合,在课堂中穿插播放主题相关的微思政课程,丰富课堂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五)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督导的反馈机制

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督导的反馈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成人高校的督导部门应该在收集整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评价基础上,与思政教师共同制定出全面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在教学督导的实践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的信息收集,为教师提供准确、全面的反馈信息。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学督导的反馈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明确教师在教学督导中的责任和角色。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评估能力。只有通过全面的组织领导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督导的反馈得到有效实施,为教师提供准确、及时的反馈信息,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学校层面还应该重视督导报告,完善课程思政奖励方法,将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进行奖励和推广。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完善学生的反馈机制。例如,可以建立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匿名评价和反馈,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的真实性,同时也方便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和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

(六)将课程思政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课程思政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可以丰富课程思政的形式,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思政知识要点。这样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在社会工作的专业课程中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为社区小学生准备一堂思政课,让他们在课程准备和讲授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思政知识、领悟其中的精神。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束语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课程思政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成人高校应该坚持“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3-11-14].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 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

[4]吴计生.治理视域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

[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0-58.

[6]贾风珍.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 36(10):92-93.

[7]刘晓川.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路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3(4):47-54.

[8]韩捷进.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高校教学督导新格局: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探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35(6):104-109.

[9]刘蓉.成人高校教学督导建设现状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8):175-177.

[10]王露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0):117-118.

[11]蒋钛合博.成人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22(5):162-164.

猜你喜欢
专业课督导成人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成人不自在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