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24-01-25 07:00陈凡
教育界·A 2023年3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摘要】信息科技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信息科技知识,学生可以理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认识到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这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教师要从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高效地学习、应用信息科技知识。文章对有效开展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实际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陈凡(1979—),男,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可以让学生学会在数字时代积累知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教师可以从教学环节着手进行优化,逐步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1]。文章从导入设计、资源展示、方法选择、活动设计、评价反馈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信息科技课堂的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构建高效、合理的课堂。

一、立足教学实际,设计有效导入

有效的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对提高信息科技课堂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导入环节的内容与形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有效展示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合理的导入环节,充分展示教学资源,让学生准备好进入课堂学习环节。

(一)梳理教学内容,选择导入方法

合理设计导入环节是打造高效信息科技教学课堂的前置条件。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多媒体导入法、复习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教师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联系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筛选,选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导入方法。

比如在进行闽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4课“文字处理初体验”的教学前,教师就应当分析本课内容,选择有效的导入方法。由于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用计算机输入汉字,属于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因此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导入法结合问题导入法。在明确导入方法后,教师要在课前依据导入方法的特点设计导入活动。有效应用多媒体导入法的关键在于合理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据此进行深入思考;而有效应用问题导入法的关键在于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导入法和问题导入法,教师需要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也需要梳理教学内容以提出有启发性的导入问题。

(二)结合导入方式,收集教学资源

有效的导入环节应该有知识的合理渗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思考三个要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依据导入方法收集有趣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逐步走入教学内容[2]。

在进行“文字处理初体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导入方法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导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美丽的诗句,然后将这些诗句以艺术的形式展示出来,再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读这些诗句,这样的导入环节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被诗句吸引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推动学生探究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提出“这些诗句是如何出现在屏幕中的呢”“如果我们想使用计算机输入汉字,该如何做呢”等问题,以巧妙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后续教学环节产生期待。

二、展示教学资源,讲解基本原理

为了让信息科技课堂更具逻辑性,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师要在教学前梳理教学内容,补充相关的教学资源,选择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资源的方式,降低学生的学習难度[3]。

(一)结合教学实际收集教学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科技知识,教师要在课前分析教学内容,适当收集教学资源,找到适合用于教学活动的图片、视频、课件、教学软件等。由于上传门槛低,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若不加选择地使用这些资源,学生不仅无法有效学习教学内容,还可能产生错误的理解。为了提高收集资源的效率,教师可以尽量选择可靠性较高的资源站点收集资源。

比如在进行闽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8课“绘制基本几何图形”的教学时,考虑到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画图软件,并借助画图软件来绘制规则的图形,因此,教师可以收集高质量的绘图视频、利用绘图软件的技巧等资源。在收集相关资源之后,教师还要联系实际情况整理教学资源,剔除学生可能不感兴趣或者与教学内容关联度不够的资源。

(二)整理教学资源,选择展示形式

教师收集到的资源往往是相对松散的,为了有效展示这些教学资源,教师要思考这些资源的共同点,并据此设计展示教学资源的形式。在展示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适当提出问题,用问题推动学生思考。

比如在“绘制基本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看到一些画家利用绘图软件绘制精美作品的过程。在展示完成后,教师便可以简要介绍利用绘图软件绘制规则图形的小技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操作兴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应用切实掌握相关知识。

三、围绕学生发展,优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很大影响。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选择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探索教学内容。问题导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都是被实践证明具有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信息科技教师可以多在教学中使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

(一)设计有效问题,进行充分引导

为了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教师要在课前梳理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出发设计难度逐级提升的教学问题。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真实性,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抽象的教学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科技课堂上,教师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用问题推动学生学习与探究。信息科技学科的知识大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操作步骤设计问题,让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进行闽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第1课“建立文件文件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操作。为了在实际的教学中合理地应用问题推动学生学习,教师需要利用课前时间设计教学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是“文件夹,顾名思义是用来存放文件的数据结构,正如你们装书的书包,老师想问,如果你们的书包满了,你们要如何存放额外的书呢”“你们知道如何创建新的文件夹吗”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在指导学生操作前提出这些问题,以驱动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二)组建学习小组,推动合作学习

在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发展。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布置合理的小组学习任务,在学生合作学习时适当向他们提供帮助。在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分组。而在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时,教师则要注意提出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并给出一定的教学指导意见,确保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共同学习、探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建立文件文件夹”的教学中,考虑到教学内容本身并不难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分组,然后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布置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在组内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探究“创建新文件夹”“整理文件夹”等内容,并及时向学生提供帮助。

四、设计趣味活动,推动学生探究

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教学内容。为了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根据梳理教学内容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设计互动内容。考虑到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让学生有机会实践所学知识,或者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4]。

(一)结合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教学活动

要设计出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联系教学内容整合相关的资源,设计合理的活动过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先设置活动主题,选定活动的开展方向,然后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形成趣味活动。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设计活动。

比如在进行闽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6课“混排图文美版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设计趣味活动。为了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教师要先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展示一些优美的图文混排的电子杂志,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应以何种内容为主题进行图文混排设计,再和学生商量收集相关资料的方式。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

(二)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设计教学活动

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相关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补充教学内容和提供教学指引。

比如在“混排图美版面”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设计拓展学习活动,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请想办法获取更多图片资源”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也可以提出“请思考如何调整配图的位置和形式让展示的效果更好”的要求,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能力,形成合理评价

评价环节可以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也能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

(一)重视学生能力发展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给出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据此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为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掌握情况、进步情况、课堂表现设计评价环节,这样可以确保评价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比如在教授闽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8课“创建表格展信息”后,教师就应该给出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制作评价表,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和课堂表现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然后将评价表及时发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有效反馈。

(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比如在“创建表格展信息”的教學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评价表,让学生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表现。在引导学生设计自评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制作的表格的优缺点;在引导学生互评时,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组成小组,然后鼓励学生分析他人的表格并提出调整建议。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打造高效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导入环节、选择合适的展示教学资源的形式和教学方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学生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明.略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2(14):80-81.

[2]徐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J].家长,2019(36):75,77.

[3]潘淑婷.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9):107-108.

[4]杨登科.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思路[J].天津教育,2022(26):109-111.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