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价值意蕴及对策研究

2024-01-25 20:14钱雅雯眭国荣
文教资料 2023年18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思想政治教育

钱雅雯?眭国荣

摘 要:雨花英烈精神作为江苏四种革命精神之一,既是江苏众多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突出代表,也是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和重要内容,因此,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当前,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存在统筹规划不清晰、教育内容建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合作不深入的问题。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应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的一体化;突出循序渐进,推动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落實协同意识,强化教师队伍协同育人作用,自上而下地推动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关键词:雨花英烈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对策建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革命传统特别是革命道德传统,是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2]

雨花英烈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江苏众多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突出代表,是涵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国大中小学生学习和传承的重要使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3]。雨花英烈精神是我国早期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中,有助于激励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起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价值意蕴

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既能使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又能使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雨花英烈精神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既具有内在一致性,又具有有机互补性;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发展性。这一独特优势,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雨花英烈精神的融入,有助于夯实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文化根基。雨花烈士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不惜付出生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所蕴含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中国仍具有深厚的精神明灯作用,更是我国思政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有利于形成一种阶梯式渐进的教学体系,既关照到不同学段学生的教学需求,还能够切实增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为我国大中小学生群体树立精神榜样,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和思想保证。

其次,雨花英烈精神的融入,有助于丰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育人内涵。雨花英烈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背景下形成的。雨花英烈精神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崇高价值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朽革命气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育人内涵。[5]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有助于丰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育人内涵,使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形成合力。

再次,雨花英烈精神的融入,有助于丰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性。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国民党反动分子在南京枪杀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政府在南京雨花台区建立了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之后还兴建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以保存和记录雨花台烈士们的相关英勇事迹。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带领大中小学生群体入园参观,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们体会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迹,体会革命精神,分学段制定教学目标,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知、情、行”三大方面。

除此之外,雨花英烈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将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有助于思政教育不断深入。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加入情景模拟、诵读表演等实践活动形式,不仅能够实现雨花英烈精神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活动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还能够激发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活力,拓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渠道,有效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效果。

二、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所存在的问题

(一)统筹规划不清晰

统筹规划是指运用统筹兼顾的基本思想,对错综复杂、种类繁多的工作进行统一筹划、合理安排,对其实施的一套自上而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的一种科学方法。一方面,教育部在2017年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特别强调革命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只存在一个宏大的总目标,即“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而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具体教学要求和整体思路还不够细致和明晰。另一方面,作为区域特有的红色革命精神,本地教育管理部门或行政部门还未对雨花英烈精神融入教育过程做出明确的统筹规划,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也不充分。这就导致了雨花英烈精神在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目标的引领,在大中小学学段中呈现碎片化的问题。统筹规划是否清晰,直接决定了雨花英烈精神是否能够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一体化教育效果。

(二)教学内容建构不合理

教学内容是连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信息纽带,是对教育教学内在规定性要素,“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教育主体实施教育的基本依据和准绳”。雨花英烈精神在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建构不合理的困境,具体体现在雨花英烈精神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课程中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运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前提是课程体系的建立。作为区域特有的红色革命精神,雨花英烈精神在本地的大中小学中还未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再从目前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本中来看,雨花英烈精神在各学段多依托于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内容,以额外补充的教学内容形式出现。这就导致了雨花英烈精神只能以碎片化的形式向大中小学学生呈现,从而严重影响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建设成效。

(三)教师队伍融合不深入

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不仅需要调动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自主性,推动一体化建设切实落实,还需要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雨花英烈精神的历史进程、内涵等进行深刻的学习和了解。但由于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跨学段教学交流中融合不到位,对雨花英烈精神的了解也不够深入,阻碍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理论,大中小学的思政教育在总体上应呈现螺旋式上升的递进关系,但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建设认知不深刻,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缺乏一定的了解,且各学校跨学段思政课教学交流机会较少,交流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这就导致了各学段之间的教育壁垒森严,难以开展实质性的一体化教学融合。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和教育界对于雨花英烈精神的挖掘还不够深入,还未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在现有的思政教育教材体系中,雨花英烈精神在内容上的参与度略显缺失,导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在开展雨花英烈精神教育时,没有权威依据和参考,只能完全凭借教师个人的红色文化素养,在教学阶段自由把握和输出。这直接制约了雨花英烈精神在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统筹规划的一体化

在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中,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够为思政教育一体化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和指导,能够有效推动教育一体化体系的发展和进步,并提高其质量和效果。[7]从现实层面出发,根据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的文件精神,当地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应当率先发挥地缘优势,重视雨花英烈精神作为本地特色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地位,积极引导当地各学校开展与雨花英烈精神教育相结合的德育课程;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以及对社会道德楷模的塑造,从而增强本土红色文化精神在强化民族凝聚力方面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雨花英烈精神教育的宣传力度,以此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指导,我们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方案,让各学段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权威依据和参考,能够明晰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思路,优先打造出本地的“雨花英烈精神教育一体化”品牌项目。首先,要注重加强与社会组织及家长等各方力量的沟通协调,共同搭建一个能有效开展大中小学雨花英烈精神教育一体化活动的平台。其次,以各学段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为核心,结合各学段教育体系的特点,制定各学段相对独立却又整体统一的教学方案和体系,推动“雨花英烈精神教育一体化”品牌项目的具体实施。最后,以小班化教学方式为主线,整合各阶段课程进行创新实践,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提升的目标,进而达到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突出循序渐进,推动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各大中小学校和教师群体应当根据各学段受教育主体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制定相对应的教育侧重点,并根据侧重点来设计雨花英烈精神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中的出现形式和课程内容的授课方式。但在总体教育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明确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在充分体现大中小学学段对于雨花英烈精神教育的层次性、衔接性和一体性的同时,避免各学段在课程内容上出现断层式教学壁垒。

小学思政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知”,需要融入雨花烈士的具體英勇事迹,以英烈事迹熏陶小学学段学生的精神道德修养,从道德层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基本道德观念;中学思政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情”,在小学道德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增添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不仅在理论层面而且能在情感层面深刻感知雨花英烈精神的宏大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并在过程中注重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的教学教材衔接,以形成一套阶梯式渐进的教学过程;大学思政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行”,在中小学的教学基础上,对雨花英烈精神的理论讲授提升到更高层次,并在实践层面以雨花英烈群体为榜样,鼓励学生化“情”为“行”,以“情”指导“行”,争取将高校青年培养成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三)落实协同意识,强化教师队伍协同育人作用

目前,在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队伍体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思政教师自身对于雨花英烈精神的了解并不深入,从而导致的自身理论素养不高;二是各学段思政教师群体的交流不足,导致雨花英烈精神在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壁垒。针对以上情况,相关教育部门需建立跨学段的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各学校在校本课程中融入雨花英烈精神的相关内容,鼓励各学段的思政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共同制定雨花英烈精神教育一体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确保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能够紧密合作,实现课程的衔接和连贯性;并组织针对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的培训活动,内容包括雨花英烈精神的传承与教育方法等,以培养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相关教育部门牵头组织跨学段的联合备课和评课活动,并建立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各学段的思政教师可以分享教学课件、教材、案例等,促进资源共享和互相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雨花英烈精神作为江苏四种革命精神之一,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情操,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8]我们要充分挖掘雨花英烈精神中蕴含的丰富资源,通过推动雨花英烈精神一体化教育相关指导方案的形成,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统筹规划;将课程教学设计建立在受教育群体的特点之上,制定循序渐进的雨花英烈精神一体化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提升各学段思政教师群体对于雨花英烈精神的理论素养,并在各学段思政教师群体中深度落实协同意识,拓宽各学段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式,从各个方面有效地推动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在新时代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 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下[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109.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22:14.

[4] 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整体构架与实践路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 张静.雨花英烈精神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6] 邵沁妍,刘振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维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106-110.

[7] 王逢博.价值认同视野下革命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92-94.

[8] 谢军.雨花英烈精神的生成逻辑:现实性、可能性和必然性[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4):57-60.

基金项目:2022年雨花英烈精神专项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狱中革命志士群体研究——以南京地区的监狱为例” (YHT 202204),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重点项目“江苏高校红色文化传承机制变迁与新时代构建研究” (2021JSJYDJ01007),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SZ20190319),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思政专项) “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0SJB0078),南京工业大学2022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体系构建” (SZ20220208) 。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思想政治教育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