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融合背景下食品化学实验教师的增值研究

2024-02-05 18:51于海玲马天亮武月李东霖
食品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化学思政

于海玲 马天亮 武月 李东霖

1.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一些不足。增值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方式,为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学生增值和教师增值两个方面,阐述增值性评价的意义。

增值这一观念最初是出现在经济学中,经过发展变化,目前被运用到教学评价领域中。增值评价是一种教育评价方式,它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名次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业成就为依据,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成就的变化,并将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的影响分离开来,考察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净增值的评价。增值评价强调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为评价依据,注重学习过程的最后产出,看重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增长,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增值评价是以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影响下产生的学生增值为依据,对学校或教师进行评价。增值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增值,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养成良好习惯,增强责任意识;二是教师增值,教师要做到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艺术的娴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学校增值,学校有形资产的增加,教学质量的提高,社会信誉度的提升。本文以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大学化学实验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学生增值、教师增值和学校增值之间的关系。

2.食品化学实验课堂的增值效应研究

在食品化学课程中,食品化学实验是其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如果学生毕业以后想要从事与食品有关的技术开发、新品研发、食品添加剂检测等方面的岗位,需要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在实践中巩固与加深对食品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一直以来,化学实验的教学偏向于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的讲解,而对于知识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的重视有待提高,基本上都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没有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化学实验室中对化学仪器的使用也可以作为增值评价的一方面。目前,各个高校中,各种化学大型仪器的使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有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才会亲自动手进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的,学生缺乏充分的时间进行仪器操作导致自己独立做实验时眼高手低。此外,高校教务处都是对实验学时进行统一的安排,并没有实际考察过课程的难易程度,如果遇到难度比较大的实验时,教师在讲解实验的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验演示就会花费一节课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如果实验操作失败,在课上重新进行实验的机会就会更少,并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但是教师在知道学生并没有掌握好针对这个实验的实验操作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实验进度,依然会在下节课开始新的实验。没有充足的时间多次操作各种大型的化学仪器,也制约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深入了解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1食品化学教师增值效应

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对化学相关实验的认知很模糊,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思维得不到启发和创新,达不到使学生增值的目标,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增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增值作用于学生增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校教师要以扎实的书本知识与实验操作为教学基础。学生可以从化学课程中直接获得大量的化学事实,有利于研究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中药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应用化学的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操作和技能,可以灵活地结合理论知识来进行实验,通过设计探究实验与新技术和新方法相结合,可以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高校教师要以提高课堂时效性为导向。在上课时,灵活采用翻转课堂、反演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实现从灌输式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最后,高校教师要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目前高校教师大多为博士或者硕士毕业,虽然学科相同,但是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本学科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教师也可以与化学和生物等专业的老师进行合作交流,实现对学生的跨学科培养。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利用实验平台,多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使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也可以作为增值评价的一方面。在传统的专业实验课程中,高校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讲解的时候,往往强调比较多的是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等,在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思政教育并收到了成效,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在达到高校专业实验课程的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求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理念要多元,思政元素发掘要深入。借助“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来驱动高校教师的化学实验思政教育,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承担责任的意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升,这是一种全方位、多因素的思政教育过程。特别是“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以本省各个辖区的特色食品为研究中心,开发新的产品,振兴乡村,拉动当地的经济。以“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家乡建设与发展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感,还让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做到真正落地,达到一直以来追求的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目标。化学实验的思政教育不能是纸上谈兵,而是要以学生实践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在思想上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觉悟。

2.2交叉融合平臺的增值效应

食品专业的实验课教师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角色,是实现学生增值的关键人物,但是教师个人的影响力不足以实现学生的增值,还需要学校的帮助,即实现学校的增值。目前高校教师大多为博士或者硕士毕业,虽然学科相同,但是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力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学校可以多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教师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掌握最新、最先进的实验技术、更新掌握的教学资源、与专家教师多进行沟通交流,最后的目的还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为目标作用于学生,达到学生增值的目的。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来学校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交流,节省了教师去校外进行交流的时间,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如何进行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如何进行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突发的安全事故问题等都可以成为专家培训的课程。高校化学实验教师通过参与培训,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策略,还可以对自己研究领域中最新的技术研究进行掌握,持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训练自己的实验技能。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校联合共同建立多学科实验教师的线上交流平台,以促进实验教师的教学合作、资源共享和经验分享。各个学校可以定期轮流开展线上教学研讨会,请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示范,多学科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实验教师互相借鉴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好方法,都可以进行分享和讨论。高校教师要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非专业领域的扩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充分让学生多元发展。通过以上学校的一系列增值活动,也使教师实现了增值,最后作用于学生,达到学生的发展目标,实现学生的增值,完成整个增值流程。

结语

本文以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大学化学实验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学生增值、教师增值和学校增值之间的关系。从上述可以得出增值评价具有良好的性质,但是由于高校学生课程复杂、课程成绩的影响因素较多,在高校中运用学生增值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面临着很大挑战。但是至少改变了高校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值评价更注重过程,这样才能确保增值。由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积累形成,增值评价在高校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大学化学实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GH23024)。

作者简介

于海玲 (1981-),女 ,汉族,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教育研究与改革。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