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4-02-05 18:51徐海云
食品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元校企育人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一种深度合作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这种模式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人才资源。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可以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而企业则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意义

校企双元育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的力量融为一体,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将学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全面、更实用的教育体验。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一种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旨在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共同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模式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实际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等工作。通过合作,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特点在于其“双元”性,即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学校主要负责传授理论知识,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和设备,以及进行就业指导等;而企业则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工作中体验职业环境,掌握实际技能。这种模式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需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企业也需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现状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这种模式强调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通过學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这种模式也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然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合作不紧密等问题。此外,由于企业和学校的目标不同,可能导致合作难以持续。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机制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企业和学校的参与度和合作效果。

总之,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前景的教育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3.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构建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一种基于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提供理论知识和教学资源,而企业则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培训。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具体来说,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的教育。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考虑市场需求、学生兴趣和发展方向等因素,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3.2共享资源

学校和企业应共享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习机会等。通过资源共享,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3.4开展联合科研项目

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探索前沿科技领域。通过联合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联合科研项目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方法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了解和深入探讨这种创新教育模式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4.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献来源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

4.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践案例,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和企业在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为其他学校和企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4.3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人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工具,对一定范围内的学校、企业和学生进行调查,以获取他们对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看法、需求和建议等信息,为改进和完善这种模式提供依据。

4.4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另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人员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效果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以客观评估这种模式的实际效果和贡献。

4.5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是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人员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影响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以揭示这种模式的本质和规律。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了解和深入探讨这种创新教育模式的各个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5.食品专业类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

食品类职业教育涉及众多专业,包括食品加工技术、酿酒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以及食品营养与健康等。这些专业涵盖了从食品生产到品鉴,再到营养健康促进的全方位领域。

以食品加工技术为例,它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及控制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并能够胜任食品企业的生产、研发和管理岗位。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食品专业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一种以学校和企业为共同育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食品专业类人才。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食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专业双元育人模式是一种实现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精准培养的必由之路。这种模式主要包括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工厂制”合作模式等。然而,这种模式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校企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管理机制不健全,双师型队伍建设与管理滞后,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流于形式等。

因此,要实现食品专业双元育人模式的成功应用,需要加强校企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建设,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与管理,并避免形式主义。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高校和职业学校都开设了食品专业。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难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如下。

(1)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食品专业中,学生通过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接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来源。

(2)企业新型学徒制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种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育人模式。在食品专业中,学生通过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度。

(3)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食品专业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选择。

(4)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食品专业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储备。

(5)“工厂制”合作模式

“工厂制”合作模式是一种将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食品专业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工厂制”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生产流程引入学校,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度。

结束语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种适应食品专业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解决现有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推动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探索适应食品专业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为其他专业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构建新型的食品专业类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全國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SHK2023019);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0312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项目(2023-GGJS-H001);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SHK2023018)。

*通讯作者

徐海云(1987-),女,河南淮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有机合成。

猜你喜欢
双元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双元”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元”模式影响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Android程序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