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先导 品质教学

2024-02-05 18:51徐华琳徐向前
食品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训食品高职

徐华琳 徐向前

作为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食品理化分析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打破当前的教学困境,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本目标,科学设置学习项目,精心组织开展项目导向教学活动,着力打造品质课堂,让学生既能够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也能够获得实践动手的机会,实现知行合一和触类旁通。本文结合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在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培养合格的食品理化分析人才提供理论借鉴和参照。

项目导向的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育人成果,教师应理顺教学思路,理性分析项目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基本学情和教情改进教学对策,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实现多措并举和对症下药。但是,传统的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过多关注理论说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食品理化分析技巧,留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存在高分低能和知行不合一的问题。对此,教师应打破教学常规,利用项目来驱动学生,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自主探索新知,经历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逐步掌握课程学习的基本要领,实现乐学善学和高效吸收。

1.项目导向教学法概述

项目导向教学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设置项目任务的形式串联多元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主动探索新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经验丰富的教师将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科学设置课程项目,将其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围绕项目设置理论学习任务和实践学习任务,在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与学科知识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按照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主动与他人合作互动,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对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来说,项目导向教学法的整合应用非常必要。教师需着眼于项目化教学的基本要求,灵活驾驭项目引领的新型教学手段,整合多种项目实训操作技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大胆创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在项目导向下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前后迁移,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2.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的难度系数偏高,离不开学生的实验操作。有的教师急于求成,简单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并进行实验示范,留给学生自主实验的机会较少。在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精简教学流程,并融合重(难)点板块,在重构教学框架、适当增设教学板块的基础上科学设置项目任务,带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这种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

第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会围绕不同的项目任务打造知识、技能、素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以项目任务为基础,逐步优化课程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对策

3.1优化专业内容 夯实学生学科基础

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在开展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适当放慢教学节奏,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展层次化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专业课程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及育人水平,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应主动优化专业内容,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避免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首先,教师需做好摸底工作,深入了解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面向的岗位群,结合食品生产企业各个环节的检测及质量监控岗位特点整合专业知识,全面扩充课程教学内容,弥补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材的不足。基于传统教材的教学模式,先简单讲解检验方法,然后安排实验活动,综合实训板块所占的比重偏低,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经验非常有限。教师应结合这一问题,主动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删减教材中与食品功能性成分鉴定相关的板块,逐步优化其他章节的基本内容,提升综合实训部分所占的比重,围绕实验教学这一重点,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其次,教师需要深入钻研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材,分析教材中不同章节所对应的教学目标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科学设置不同章节的任务工单,将其与企业的检验报告单相对比,结合检查板块和评价板块,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章节知识,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个人在学习专业课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材不难看出,该课程涉及基础板块单个实验、单个项目训练和综合大实训,为了强化学生对基本检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需要深入分析不同章节所对应的具体项目,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精力,为学生的项目任务学习做好铺垫,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逐步構建完善的思维框架。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食品理化检测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围绕食品理化检验的一般程序、食品密度的测定、食品折射率的测定及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设置项目任务,鼓励学生深入分析不同项目任务所对应的专业知识,逐步拉近学生与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一知半解。

3.2改革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传统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方法备受诟病,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偏弱,对食品理化分析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非常浅显和单一。为了纵向推进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从改革教学方法着手,用项目任务教学取代传统的说教式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意识。

首先,教师应主动打破教学常规,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顺利过渡。作为食品理化分析课程中的重点及核心,实验课的主体作用不容忽略,教师需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简单讲解实验原理,科学设置项目实验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食品理化分析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确保学生完成基本项目任务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总结分析,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实验项目,逐步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其次,教师可以结合项目导向教学法打造理实一体化课堂,实现实习地点和课堂教学的一体化,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将教与学融为一体,逐步协调和平衡理论教学及实践应用,避免学生依葫芦画瓢。最后,教师可以整合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简单模拟企业的食品理化分析环境和检测环境,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理划分教学步骤,将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相结合,采取项目任务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呈现食品理化分析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索式学习助力,确保学生能够在群策群力及深度学习分析的过程中出色完成项目学习任务。为了避免学生不知所云,教师还应适时适当地点拨学生,帮助学生理顺任务思路,自主分析不同的食品理化分析方法和测定手段,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原理。

3.3强化实践技能 发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项目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如果能够将其与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相结合,有助于揭示这门课程的实践属性和应用属性。教师可以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基本目标,采取班组化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完成不同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项目小组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互动,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保持端正的科研态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着眼于学生的课内外表现,理性分析项目任务的难易度,并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合作分工,按照操作规范协作完成项目学习任务,实现群策群力,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比如,在设置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测定项目任务时,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解脂肪含量测定的基本知识,尝试利用酸水解法、索氏提取法、罗兹-哥特里法简单示范脂肪含量的测定原理和区别,然后发放项目任务单,让学生在自学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深入讨论任务工单中的决策计划部分和资讯部分,在项目小组中选定测定脂肪含量的基本方法,将其与国家标准相对比,在合理分工中理顺整个操作步骤。其次,教师可以让不同项目小组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前期的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操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任务分工情况,指出学生的不足,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项目任务时,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较高,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组织开展组内和组间的交流讨论活动,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在本次项目任务中的所思所获,然后进行总结性点评,表扬优秀小组,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3.4加大综合实训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能力

为了全面推进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需要结合这门课程的实践属性,全面加大综合实训课程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升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食品理化分析课程的基本原理,实现活学活用。

首先,教师应适当放慢教学节奏,控制项目任务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完成比较简单的项目,掌握常规的理化检测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食品营养检测专业及食品加工专业学生的综合表现,开展食品理化检测综合实训活动,明确具体的实训项目和实训要求,设置4-6个常规的理化检测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并完成预处理和信息采集项目任务,尝试从多个渠道收集与项目密切相关的网络资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比较强,能够在中国知网及食品伙伴网中归纳和整合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结合不同的项目选定实验方法,独立完成项目实验任务,科学处理项目中的实验数据,出色完成项目实验报告。其次,教师需要结合综合实训中学生的思维短板,带领学生分析实训项目背后的理论知识,尽量避免过多关注综合实训而无视学生的理论基础,结合不同食品成分的检验方法指导学生自由发散,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创新的项目空间,让学生能够在项目实验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发挥个人的特长,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积累的学科知识,实现大胆迁移和自主探索,逐步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

3.5改进考核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为项目任务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项目考核不容忽略,教师需要转变固有的考核模式,通过多元化考核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项目实验工作作风。传统的食品理化分析课程考核局限于闭卷理论考核和平时考核,教师会将日常考核与最终的期末试卷考核相结合,深入分析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的教学思路。基于项目任务的考核模式,则要求教师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表现,在关注学生出勤情况及项目实验操作规范性的基础上,落实实验技能考核及理论考核工作。在考核学生实验技能时,教师可以将小组考核与单独考核相结合,深入分析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食品检测时的综合表现,了解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考量学生个体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水平,分析学生的熟练度,通过形式多元的项目式考核,提升学生的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让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结语

在全面实施项目導向教学时,教师需要从高职食品理化分析课程的基本内容着手,坚持内容为王,尝试利用多种渠道整合优质的专业课程内容,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对策,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实践技能,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加大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通过多元化考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学习食品理化分析知识并出色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顺利实现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在食品领域发光发热。

作者简介

徐华琳(1982.02-),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猜你喜欢
实训食品高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食品造假必严惩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