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典型应用为例

2024-02-17 17:34李洪梅
商展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贾汪区数字农业

李洪梅

(贾汪区委党校 江苏徐州 221011)

贾汪,作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城区东北的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苏、鲁两省的交界处,因此也被誉为“百年煤城”。贾汪地区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闻名于世。20世纪以来,贾汪就开始了煤矿开采和煤炭加工业的发展。多年来,这里矿山众多,煤炭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贾汪的煤炭产业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城市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区上下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发展战略,更好地推动“四区”进行全面转型,贾汪区已形成“3+3”现代产业体系即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教创新等主导产业格局,并形成了六大发展平台,即徐州工业园区、贾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楼物流园区、潘安湖科教创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洞山休闲度假区。各个区域在城市郊区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全区发展,并通过放大旅游的富民效应,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的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旅游业带动农业发展,农业又推动旅游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同时,还大力发展了精品民宿、农家乐、采摘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富民旅游项目。为了进一步协同发展,推动全区发展,还需重点发展张场米业、甘薯产业园等农业龙头项目。这些特色农业项目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进一步提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1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数字农业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转型。数字农业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打造数字中国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网络的支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了解市场信息,进行农产品交易,拓宽销售渠道。也可通过信息网络实时监测和分析数字化的农业数据,提高农户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构建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的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农业的发展不仅能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转型,也能带动农民致富。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避免中间环节的损耗,实现更高的收益。同时,数字农业还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新机会,如农村电商平台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渠道。数字农业的兴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进入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因此,数字农业对农民富裕和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对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要指示。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和挑战,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传统产业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流程、更智能化的产品设计以及更精准的市场营销。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各个环节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方面,江苏省一直以来走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前列,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网络强省,为持续做好全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仍需积极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已超4万亿元,占GDP比重的40%以上,位居全国第二,徐州市作为2022年度数字经济高质量考核工作全省第一的城市,新冠疫情使许多传统产业面临巨大困境,同时也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改变,数字经济悄然崛起,加速了传统经济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在此背景下,数字乡村发展被认为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2 数字经济是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下的重要命题与必然趋势,数字经济的崛起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和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乡村地区的发展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1 数字经济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活力

数字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驱动力量。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因此,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的潜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智能化的支持。数据的重要性在数字经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可以实现供需匹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探索新时代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创新路径是必然趋势,通过数据资源分析现代农业,以现代信息网络赋能现代农业生产、销售渠道,实现新时代的“新农人”,数字技术让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乡村产业呈现出“新业态”。

2.2 数字经济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随着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等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建设数字乡村成为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是提升乡村生活服务水平的现实需求。

通过加强“新农人”数字素养培育、高校专业性教育培养、政策性手段吸引等方式可以为乡村振兴输送内在动力。通过抖音、快手、京东等新媒体,可以让“新农人”专业化、职业化、智能化,从而把乡村旅游、农产品及乡村文化展现给全国人民,“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等数字化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有助于提高数字经济在广大农民心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2.3 数字经济是赋能乡村振兴的融合定力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核心在于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相结合。数字产业化指的是利用新信息技术对传统乡村产业进行赋能,提高其效率和竞争力;产业数字化则是将传统产业过程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连接和协同。数字经济是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经济形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它对一、二、三产业的渗透性日益增强,并为各个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融合定力。同时,还可以打破不同行业及市场间的信息壁垒,通过信息分析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进行交互连接、融合使用,为乡村致富提供新业态[1]。

2.4 数字经济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大推力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数据赋能起着重要作用。现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价值,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完备的数据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在统一数据交易标准的基础上,统筹全国数据资源,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基层政府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持。通过数据赋能政府治理,政府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社会状况和民生需求。通过分析研究数据,政府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提前预测问题和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这样一来,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此外,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还能提升基层政府的监督能力。传统的监督手段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盲点和局限性。而利用数据进行监督,可以实现对基层政府工作的全面监测和评价,减少主观性带来的风险和误判。数据可以帮助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有效治理。

3 数字经济是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乡村产业结构是乡村生产系统中各产业部门的组合构成,是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单一型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瓶颈,经济体系下数字经济助推乡村产业突破传统并走上多元化、集群化、集约化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字经济体系下,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对市场供求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及时了解时代消费趋势,深挖乡村地区潜在的文化、休闲、环境等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3.1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结构升级

直播+电商玩转“新农活”,数字技术培育出“新农人”,乡村产业呈现出“新形态”。例如,贾汪区重点打造区域“一基地两园区”,以种植“小红米”、地膜花生、西瓜、甜杏和红薯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高效农业种植基地;深化252省道沿线农业产业发展,打造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园和“三乡工程”示范园;建成以恒之盛蔬菜、苏蔬火龙果和御品葡萄为代表的果蔬采摘、休闲观光农旅融合产业区6个;采取“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的发展模式壮大富民产业,将孟省村煎饼坊进行市场化运作,打造怀贤煎饼街,并将其发展成融入“特色农产品+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的农文旅体验基地,极大提高了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打响汴塘煎饼品牌。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真正把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拓展作为农旅融合亮点产品,打造成富民产业。此外,通过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大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创新能力、农业品牌创造能力、农产品价值实现能力的“三大能力”建设,贾汪区实现了“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建成“三滑一漂”、攀岩等文体旅游示范点14个,被评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

3.2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降低成本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多数乡村产业以农业为主,将低成本、来源广、高效率的数据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可大幅降低产业生产的劳动成本。数字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服务乡村发展的经济能力显著增强,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有益于降低产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数字服务平台连接了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各类主体,加快了信息在虚拟空间自由流动,降低了交易中的信息搜索成本和营销流通成本。穗穗金家庭农场是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贾汪(稻麦)推广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每年种植优质稻米500亩,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也为附近种植户提供全托管、半托管等农事化服务。2020年3月,穗穗金家庭农场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投资80万元建成智能育秧大棚,当年首次试育秧700余亩,2021年育秧1000亩。大棚育秧不仅节省秧田、稻种,棚内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亩均节省成本200余元,还能有效节省人工成本,不受天气影响,出苗率更高,秧苗抗病能力更强,为水稻大面积丰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3]。政府投资65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草莓采摘园,打造徐州地区草莓采摘体验新场所,成功引入吉林省蛟河草莓研究所,建成产学研草莓育苗中心,每年能够培育出红颜、章姬、妙香等10余个品种,约100万株脱毒原种草莓苗和300万株脱毒草莓生产种苗,可满足园区和周边乡镇60%的草莓苗需求,切实带动草莓种植户增收致富。

3.3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资金盘活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农村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面临压力,短视频电商平台助力优质农产品的推广销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3.1 畅通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各地区纷纷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力求实现原材料、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其中,以微信社群和社交电商为核心的模式,受到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贾汪区,他们积极致力于拓展线上销售模式,将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并通过借助抖音、快手、淘宝、美团等新媒体平台,他们成功打造了原材料、生产和销售融为一体的电商产业链[4]。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农产品更加高效地流通,也提高了线上销售渠道的覆盖面和销售量。在深圳召开贾汪区农产品对接会中,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让贾汪区农产品直线销往一线城市。数据显示,2021年贾汪区共有165家涉农网络营销主体,拥有农产品营销网点176家,发展42家地产网络产品品牌店铺,主要销售农产品、农资、农村旅游点门票三大类,销售额3.54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1.2亿元。作为新兴业态的农村电商经济迅速崛起,正在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直播+商务中心筑巢引凤干起“新农活”,面对线上的销售热潮,农村电商配套服务也在贾汪区迅速布局。位于紫庄镇徐台村贾汪区直播商务中心的徐台电商物流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5]。贾汪区还成功申报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家、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家、市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1家。

3.3.2 数据流量多元化以增强民生福祉

贾汪区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依托马庄香包等特色产业,建成香包文化大院、香包文创综合体,小香包成为村民致富的大产业。全面启动“潘安湖金秋旅游节”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夜游灯光节。国庆假期期间,潘安湖风景区名列徐州市景点人气排行榜第一名。潘安湖舟钓国际路亚锦标赛顺利举办,潘安湖冬捕节鱼王拍卖高达12万元,短视频引发1100多万人次观看。茱萸山体育旅游路线成为江苏唯一入选2021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先后举办第十二届督公湖桃花节、江苏省第二届石榴花节、徐州市第十届重阳登高节、冰雪大联欢等节庆活动,带动游客量约30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迎冬奥冰雪大联欢”大景山分会场进行联线直播,时长达4分29秒,成功举办首届茱萸山地小公鸡炒鸡大赛,“到贾汪必吃炒鸡”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全区共建成智能农业应用示范点50个,应用主体以规模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其中畜禽(牛、猪、鸡)养殖主体9家,智能化畜禽养殖总量21.6万头(羽、只);水产养殖主体2家;温室等设施栽培主体14家,覆盖智能化设施栽培面积0.85万亩;养殖业动物粪便生态循环综合利用3处;大田种植农业气象站及情监测点11个[6]。全区41家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接入省物联网管理平台,接入物联网设备119套(组),累计提交数据34.72万条。全区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占比42.36%。督公山UVOL滑翔伞基地总占地300余亩,是国家标准滑翔伞场地。基地周边有骑士乐园、ATV全地形车场地、赛车培训营地、房车营地等项目,是运动休闲的极佳场所。督公山UVOL滑翔伞基地2013年进入贾汪区,2016年举办滑翔伞教育培训,2018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称号,基地在抖音累计播放量超4000万次。贾汪区拥有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凤鸣海4个国家4A级景区。小众旅游多点开花,骑马、赛车、露营、团建……各种新兴旅游产业应有尽有,游客不断攀升。2021年来贾游客69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75亿元。

3.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具有关键作用。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乡村交通、通信和能源等方面的条件,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其次,优质的基础设施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条件,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开启“党建+互联网”的理念,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2022年贾汪区已累计建成5G基站580座,开通5G信号点686个。确保新增景区景点、文教卫拟建在建项目投入使用时5G信号实现全覆盖。农村已完成5G基站建设100座,全力助力赋能乡村振兴[7]。

4 结语

综上所述,贾汪分类集成各类服务、治理、执法和协同应用,优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在智慧医疗、应急安全保障、智慧水务、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力度,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应用,推动“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向社区、农村延伸,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开设区级“网格学院”,开展多层级常态化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做实“党建+”融合促提升。

猜你喜欢
贾汪区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徐州贾汪区开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业务培训
徐州贾汪区走出“院子”多跑“厂子” 用“辛苦指数”换“安全指数”
徐州贾汪区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立体矩阵”
徐州贾汪区 动真格 实打实 开展专项整治三年攻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