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的梅州“三剑客”

2024-02-21 03:49丰墨
名人传记 2024年2期
关键词:艺术院三剑客林风眠

丰墨

1928年4月,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在杭州成立,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预科和研究部。

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主持了学院的创办工作,他择定林风眠为首任院长,林文铮为教务长兼西洋美术史教授,李金发任雕塑系主任兼教授。作为中国美院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梅州“三剑客”,林风眠、林文錚和李金发为推动中国现代美术普及、教育与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剑客”都是广东梅州人,曾同时在梅州中学求学,其间他们发起成立了“探骊诗社”,林文铮被推举为诗社社长,林风眠为副社长。1919年底,他们又一起搭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轮船,于1920年初抵达法国马赛港。

三人一边干零工维生,一边学习法文。1921年,林文铮考取巴黎大学,主修法国文学,选修西洋美术史。林风眠、李金发则先在法国国立第戎美术学院分别学习绘画和雕塑。因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半年后他们就在校长的推荐下,前往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继续学习,三位挚友又在巴黎团聚了。

1923年,三人与其他留法中学生结伴去德国柏林游学,柏林的博物馆、艺术馆、街头建筑旁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当时他们的合影(见上图)就是今天中国美术学院校园内的“三剑客”雕像的蓝本。

返回巴黎后,三人与刘既漂、吴大羽等人组织成立了一个美术沙龙——“霍普斯会”。1924年5月,“霍普斯会”联合另一个旅法艺术团体——“美术工学社”共同筹办的“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开幕,当时旅居法国的蔡元培应邀前来主持开幕典礼。在展览会上,林风眠等人给一直主张“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5年,应蔡元培之聘,学成回国的林风眠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后赴南京任大学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同年回国的李金发则加入文学研究会,创办《美育》杂志,一度任蔡元培的秘书。1927年夏,林文铮毕业于巴黎大学。10月,他接到中华民国大学院的聘书,回国赴上海筹备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并兼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秘书(该委员会主任是林风眠)。

1928年,意气风发的“三剑客”在蔡元培的号召下,齐聚杭州国立艺术院。时年二十八岁的林风眠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林文铮主持学校教务,还与蔡元培长女蔡威廉在杭州喜结良缘。李金发尽管有“中国第一位象征派诗人”的美誉,被称为“诗怪”,但是在杭州国立艺术院任职期间,他主要专注于美术教学工作,是第一位将西方雕塑艺术引进中国的雕塑家。“三剑客”携手办学,为祖国的新艺术运动培养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家,也留下了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猜你喜欢
艺术院三剑客林风眠
导数与不等式“三剑客”
林风眠《静物·瓶花》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校园三剑客
欧洲三剑客
林风眠:鹜影中增添一分清寂的幻想
鱼缸“三剑客”
林风眠与20世纪的中国艺术
展览 Exhibitions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