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年吃什么

2024-02-28 20:00刘中才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麦饭春盘汤圆

刘中才

古人同今天一样,在重要的节日都会准备美酒佳肴以示对生活的敬畏。那么,古人过年具体吃什么呢?

单从主食来说,古人过年主要吃麦饭、饺子和汤圆三类。中国粮食作物的种植史早在古代社会就是传统的南水稻北小麦,但是无论水稻还是小麦的种植,都是隋唐以后才开始普及。隋唐以前,古人种植的五谷均不包括水稻和小麦。

因此,在先秦时期,古人过年吃的主食是麦饭。这是一种极其简单的饭食。一般是把各种杂粮磨成粉,裹到野菜上面蒸熟即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古代,古人的日常饮食多以粗粮为主,春节能吃一顿麦饭已经十分难得。

饺子最早出现在东汉,相传是由医学家张仲景发明,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耳朵上的冻疮。唐、宋两朝经济富庶,北方地区广种小麦,面食日渐增多,饺子本有“交子”之寓意,春節期间吃饺子蔚然成风。与此相应的长江以南,水稻种植渐成大势。尤其北宋以来,上元节吃汤圆的习俗盛极一时,汤圆可以包裹各类食材,又有团圆之盼,在春节吃汤圆还有一语双关的妙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吃汤圆逐渐成为南方人过春节的主食。

春节吃的主食古今基本没有区别。但从菜品上来说,古今则是迥然不同。古代物资匮乏,食材不多,古人春节吃的菜品主要是五辛盘、猪羊肉和时令蔬菜。《荆楚岁时记》中曾记载,南朝人过年时餐桌上常备五辛盘。孙思邈在《食忌》一文中也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又在《养生诀》里面说:“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魏晋时期吃五辛盘是在正月初一的早晨,东晋御史中丞周处在其著作《风土记》中说:“当迎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而求福之中。”

何为五辛盘?简而言之,就是将大蒜、小蒜、芫荽、韭菜、芸薹5种辛味蔬菜装入盘中,蘸上调制的酱汁生吃,类似于今天的凉拌菜。唐代中后期,在五辛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衍生出春盘,即在五辛盘中增加其他的时令蔬菜,寓以生发迎春之意。杜甫在《立春》中便说:“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明朝人对五辛盘也十分偏爱,而且,明代的五辛盘比前朝各代更有讲究,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无论五辛盘还是春盘,都属于素菜的范畴。古人过年,自然也不能少去荤菜,最典型的便是鸡、猪、羊肉。鸡与“吉”谐音,古人过年吃鸡,寓意大吉大利,古今皆然。猪肉和羊肉因味美鲜香,在古人的年夜饭里当数上品佳肴。唐人韦巨源在《烧尾宴食单》里面记录的58种菜品中,有数十种是羊肉制品,羊肉在古人年夜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宋朝更是把羊肉吃到极致,官府和坊间凡是过年期间,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宰割羊肉。

猪肉则因产量高,肉质口感好,且没有羊肉的膻味,而成为两宋至今年夜饭上的主角,由于猪肉的存在感极强,价格相对便宜,备受百姓欢迎,东坡肘子、东坡肉也在北宋相继问世。

古代没有高温大棚,所以古人在过年期间能够吃到的新鲜时蔬极为有限,主要品种仅有白菜、牛蒡、紫苏等。而且炒菜这种烹饪方法在南北朝以后才逐渐普及,所以古人烹饪蔬菜一般用来煮羹或是直接生吃。

古人过年吃的食物虽然不及今天,但是年味浓郁,年气十足。

猜你喜欢
麦饭春盘汤圆
麦饭香
什么是春盘
元宵VS汤圆
立春吃“春盘"
汤圆来卖萌
Listen and Number 等
妻子的看家菜
汤圆
释“咬春”
晒晒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