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腧穴配伍规律及刺灸法应用特点探析

2024-03-02 07:59张艺萱杨蕊张春畅韩林
上海针灸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照海阳陵泉腧穴

张艺萱,杨蕊,张春畅,韩林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中风后足内翻(post-stroke strephenopodia,PSS)多出现于卒中急性期后,患者肌肉牵张调控中枢受损,足跖屈肌群张力升高,而背屈肌群张力相对低下,临床表现为足踝畸形,脚趾屈曲,足内收不能外翻。PSS会对患者行走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延长下肢恢复周期,从而降低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如神经肌肉刺激[1]、佩戴踝足矫形器[2]、站斜板和电动起立床、肉毒素治疗[3]等,治疗费用昂贵且起效较慢。针灸疗法被认为是治疗PSS 的有效手段[4-6]。本研究搜集近30 年临床研究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归纳针灸治疗PSS 的腧穴配伍规律以及刺灸疗法应用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 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PSS 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 年11 月。中文数据库检索词包括“针灸”“电针”“针刺”“中风后”“脑卒中后”“足内翻”等,英文数据库检索主题词包括“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 ”“ moxibustion ”“ stroke ”“apoplexy”“strephenopodia”等。

1.2 纳入标准

有明确病例诊断标准,诊断为PSS;针灸处方穴位明确;文献中观察组以针灸疗法为主,且观察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西药、中药或其他治疗)。

1.3 排除标准

重复出现的文献;治疗机制研究的文献;非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1.4 数据筛选录入及标准化处理

文献检索以及选穴组方提取由2 位研究者完成(采用双盲法),若出现结果不一致,则由第3 位研究者进行判定。按照《经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21》[7]《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GB/T40997—2021》[8],对腧穴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将绝骨穴规范为悬钟穴、将外膝眼穴规范为犊鼻穴、将人中穴规范为水沟穴等。

1.5 研究方法

将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特定穴、针刺介入和留针时间以及刺灸疗法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频次统计和构成比分析;使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6.0 软件对高频腧穴(频次>10)运用Pearson 相关性组间联接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 按照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ytoscape3.9.0 软件绘制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得到针灸治疗PSS 的核心针灸处方。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检索出中、英文文献共408 篇,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本研究共纳入105 篇文献,包含105 条针灸处方,共涉及87 个腧穴,腧穴总频次为753 次。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针灸治疗PSS 文献筛选流程

2.2 高频穴位分析

针灸治疗PSS处方中,共涉及穴位87个,总应用频次753次,将应用频次前20位的腧穴进行排列,其中前5 位的腧穴依次为阳陵泉、照海、丘墟、三阴交和悬钟穴。详见图2。

图2 针灸治疗PSS 高频腧穴频次、频率图

2.3 穴位归经分析

所选针灸处方的腧穴归经情况见表1。针灸治疗PSS 中涉及14 条经脉,包括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及部分经外奇穴,腧穴归经频次较高的前4 位分别为足少阳胆经(237 次,占31.5%)、足少阴肾经(120 次,占15.9%)、足太阳膀胱经(100 次,占13.3%)以及足阳明胃经(100 次,占13.3%)。

表1 针灸治疗PSS 腧穴归经情况

2.4 特定穴分析

汇总分析针灸处方中特定穴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各类特定穴出现的频次及具体穴位名称(见表2)。特定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五输穴,频次为300 次,占全部特定穴的25.1%,其中阳陵泉、足三里和阴陵泉穴位居前3 位。

表2 针灸治疗PSS 特定穴分布表

2.5 关联规则分析

对纳入的87 个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为25%、置信度为85%、最大前项数为3 等条件得到高频穴位组合。支持度表示同时包含前后项穴位的针灸处方占所有处方的比例,展现前后项穴位同时出现的频率[9]。置信度表示前项穴位所在针灸处方同时包含后项穴位的比例,展现了前后项穴位关联密切程度。其中置信度≥95%的穴对包含丘墟、照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6 个穴位(见表3)。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见图3)也符合这一观点,照海-丘墟-悬钟-阳陵泉这4 穴出现频次高,连接强度大,是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常见组穴。

表3 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图3 针灸治疗PSS 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

2.6 高频穴位聚类规则分析

对使用频次前25 的高频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腧穴聚类树状图,当相对距离设置为23.5 时,高频腧穴分为4 组(见图4)。C1 组为尺泽、水沟、内关、足临泣、丘墟、悬钟和阳陵泉穴;C2 组为血海、梁丘、百会、风池、足三里、太冲、解溪和环跳穴;C3 组为交信、跗阳、太白和丰隆穴;C4 组为申脉、昆仑、照海、阴陵泉、三阴交和太溪穴。

图4 针灸治疗PSS 高频腧穴系统聚类分析图

2.7 刺灸疗法以及透刺选穴分析

对纳入的105 篇文献进行刺灸疗法分析,共涉及6 种方法。其中毫针疗法运用频次最多(70),占全部疗法频次的 66%,其余疗法运用频次排序分别为电针(23)、毫针联合电针(4)、温针灸(4)、火针(3)及穴位注射(1),各针灸疗法运用频率占比见图5。另外,观察毫针疗法具体手法发现,采用双穴透刺法的比例近50%,可知透刺法在针灸治疗PSS 运用范围较广。因此,对纳入文献中运用透刺手法的选穴进行分析,发现“丘墟-照海”出现频次最多为27 次,其次为“阳陵泉-阴陵泉(15)”和“悬钟-三阴交(7)”,具体情况见图6。

图5 针灸治疗PSS 疗法分析图

图6 针灸治疗PSS 透刺选穴频次图

2.8 针灸介入时间以及留针时间分析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脑卒中分为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 周至半年)和后遗症期(发病半年后)。本研究将所纳文献的针灸介入时间进行整理,结果如下,急性期介入的临床文献3 篇,占2.8%;恢复期介入文献58 篇,占55.2%;后遗症期介入文献2 篇,占1.9%;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介入文献25 篇,占23.8%;未写明介入时期的文献17 篇,占16.2%。表明针灸多于脑卒中恢复期介入治疗。对纳入文献中留针时间统计整理发现,不留针(火针)文献3 篇,占2.8%;留针20 min 文献6 篇,占5.7%;留针25 min 文献5 篇,占4.7%;留针30 min 文献86 篇,占81.9%;留针40 min 文献3 篇,占2.8%;留针50 min 文献2 篇,占1.9%,提示临床针灸治疗PSS留针时间一般为30 min。

3 讨论

中风后足内翻是由于患者脉络不通、气血阻滞,导致机体下肢筋脉失于濡养,阳缓而阴急所致,属于中医学“筋病”范畴[11]。《诸病源候论》:“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荣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挛急,小筋弛长,挛急为拘,弛长为痿。”故治疗以滋阴养血、燥湿化痰、活筋通络为主,选穴多为下肢足踝部局部取穴。

3.1 高频穴位、归经及特定穴分析

本研究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PSS 相关文献中腧穴运用规律进行分析,发现最常用的腧穴前3 分别为阳陵泉、照海和丘墟穴。其中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下合穴,八会穴中的“筋会”,针刺阳陵泉穴可活血通络,舒筋利节[12]。孙天袆等[13]研究发现针刺阳陵泉穴可降低脑梗死体积,恢复脑血流,缓解卒中后痉挛大鼠肌痉挛。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故能滋补肾阴、益精填髓,调和阴阳,改善下肢内侧拘挛症状[14]。丘墟穴为足少阳胆经原穴,可疏利肝胆、理气止痛。照海穴和丘墟穴合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阳互济,协调阴阳平衡,达到疏通经脉气血的作用[15]。

归经方面,针灸治疗PSS 取穴主要集中在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泻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痉。”肾和膀胱互为表里,肾主骨生髓[16],针刺两经穴位可益精填髓,濡润经络,缓解中风后下肢痉挛导致的足内翻。《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武连仲教授治疗PSS 经验汇总中也提出“重用阳明、辅以少阳、太阳”[17]。

特定穴方面,以五输穴使用最多,交会穴和八脉交会穴次之。五输穴中“合穴”和“经穴”出现频次最高,《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两穴均是经气充盛之处[18],分布于踝关节和膝关节,也是病位所在,符合近端取穴的原则。交会穴和八脉交会穴[19]不仅可治疗本经疾病,还能治疗其沟通的其他正经和奇经的疾病,如申脉、照海分别通于阳跷脉和阴跷脉,“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足内翻正是由于阴阳失衡[20]以及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针刺两穴可以缓解下肢痉挛,沟通经络气血,使得阴阳平衡。

3.2 穴位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及高频腧穴共现图分析显示,“照海-丘墟-悬钟-阳陵泉”为高频穴位组合。“丘墟透照海”是针灸治疗PSS 的常用透刺选穴,一针透刺两穴可沟通阴阳,联系内外,促进足踝部气血运行。相关研究[21]发现丘墟透照海即可增加踝背屈状态胫前肌iEMG 值,改善足内翻角度。悬钟、阳陵泉均归于足少阳胆经,分别是八会穴中的“髓会”“筋穴”,针刺两穴可通利关节,益精填髓,疏通下肢筋脉气血。诸穴合用,可起到缓急止痛、舒筋活络和平衡阴阳的作用。

通过将前25 个高频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 个有效聚类群。C1 组为尺泽、水沟、内关、足临泣、丘墟、悬钟和阳陵泉穴。尺泽、水沟和内关穴均为石学敏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醒脑开窍法”的重要组穴,可开窍醒神,疏通经络[22]。足临泣、丘墟、悬钟和阳陵泉这4 个穴位均位于下肢,符合近端取穴原则,4 穴联用可缓解下肢肌肉痉挛状态,减轻患肢足内翻状态。C2 组为血海、梁丘、百会、风池、足三里、太冲、解溪和环跳穴。血海、足三里、梁丘归属于脾胃两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3 穴合用可健脾养胃,补益气血,濡养筋脉。中风多因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所致,针刺太冲、风池和解溪穴可以镇肝熄风,平冲降逆。环跳是足少阳和足太阳交会穴,《标幽赋》中论述该穴“中风环跳而宜刺”。百会穴位于巅顶,是各经脉气血汇集之处,有研究[23]显示针刺水沟和百会穴能够改善颅内血流状态,促进卒中后肌力恢复。C3 组为交信、跗阳、太白和丰隆穴。交信和跗阳穴分别是阴跷脉和阳跷脉的郄穴。《太平圣惠方》:“此脉是人行走至机要,动足之所由也,故曰跷脉焉。”两脉皆起于足部,行走于下肢内外侧,擅治下肢拘急,足内外翻等。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输主体重节痛”,针刺太白可以缓解足内翻导致的拘挛疼痛。丰隆穴是化痰利穴,可化痰理气,通畅经络,促进足部气血运行。C4组为申脉、昆仑、照海、阴陵泉、三阴交和太溪穴。申脉和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阴跷脉和阳跷脉,由两脉脉气所生。《奇经八脉考》:“跷者,捷疾也。阳跷在肌肉之上……阴跷在肌肉之下……。”因此,针刺两穴可以补缓泻急,充养足部筋脉,协调足部运动。三阴交、阴陵泉和太溪穴分属于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脑为髓海,髓由精化生,精又来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故针刺3 穴可滋补阴精,充益脑髓。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可舒筋活络,通利关节[24]。

3.3 刺灸疗法以及透刺选穴分析

针灸治疗PSS 多选择毫针疗法,鲜少使用艾灸、拔罐或刺络放血等疗法。PSS 病在经络,《流注指微赋》:“治经络中病痹宜毫针。”而足内翻病位在下肢,不宜艾灸拔罐,如《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臂脚手足者,人之枝干……养于诸经,其地狭浅,故灸宜少”。另外,根据分析毫针具体手法发现,透刺法常用于治疗PSS[25]。“一针透两穴”可增强刺激量,促进针感传导,沟通内外表里。郑英杰等[26]研究发现阴阳经透刺联合中药可以改善PSS 角度,加快患者恢复正常步态进程。统计分析后发现,透刺法治疗PSS 最常用选穴为丘墟透照海。孙存海等[27]研究发现,丘墟穴透照海穴可有效改善患者足内翻痉挛状态,并且相比于针尖朝向照海,针尖抵达照海穴处皮肤的透刺效果更加明显。

3.4 针灸介入时间以及留针时间分析

针灸多在卒中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介入治疗,这与足内翻发病时间特点相符。中风急性期后肌力开始恢复,下肢肌张力由低下转变为亢进,进而发展为痉挛期[28],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张力升高而出现足内翻、足下垂等症状。邵明璐等[29]将处于中风急性期后不同时间段的PSS 患者分为3 组,分别是发病2 周至1 月、发病1~2 月、发病2 月至1 年,施以相同针灸治疗,结果发现针刺介入时间越早,下肢活动能力恢复越好。因此,及早介入针刺对本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分析发现针灸治疗PSS 的留针时间大多选择30 min,但这是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的普遍留针时间,缺乏更加深入留针时间-疗效、针刺角度-疗效、间隔时间-疗效等针刺量效关系[30]的研究。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PSS 的取穴多为下肢足踝近端取穴,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取穴归经集中于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针灸介入时间多为卒中恢复期,且愈早疗效愈好,留针时间多为30 min;针刺方法多选用透刺,如丘墟透照海、阳陵泉透阴陵泉等,治则为滋养阴精,调畅气血,濡养筋脉,平衡阴阳。

猜你喜欢
照海阳陵泉腧穴
阳陵泉穴功效主治及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针灸大成》阳陵泉穴临床应用
照海穴的临床运用概况※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钢结构工程管理实践分析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揉照海,治失眠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