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肝别太“亲密”

2024-03-03 10:39秦红
家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期乙肝疫苗共用

秦红

(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进入人体就可以造成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身体发生伤口,避免伤口接触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如果自身携带有乙肝病毒,不能去献血,静脉药瘾者不能和他人共用注射器,医院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2)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和分娩后感染。其中,宫内感染是指婴儿通过胎盘受到感染;围生期感染是婴儿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到了母亲的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造成乙肝病毒感染;分娩后感染是婴儿出生后与母亲发生亲密接触造成的感染。母亲患有乙肝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体液都会有乙肝病毒,所以母婴传播的概率比较高。

(3)性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都会含有乙肝病毒,性器官在接触摩擦中可能会出现微小的破损,乙肝病毒则可以从破损中进入人体。

除此之外,密切生活接触也可能造成感染,虽然此种途径传染的可能性较小,但在生活中如果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具、剃须刀等生活用品时,接触处出现破损,乙肝病毒则可能从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进入体内。

(1)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新生儿来说,更应该进行接种。因为新生儿抵抗力较低,如果不接种乙肝疫苗,很容易造成病毒感染。所以为,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后都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有3针,目前普遍采取用0、1、6个月的接种程序。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出生后1月及6月再注射1次乙肝疫苗,保護率可达95%以上。

(2)注意卫生。包括: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3)定期体检。如果父母患有乙肝,子女一定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4)注意医疗安全。如果要进行手术、拔牙、纹身等医疗操作,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对方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避免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其他健康人。在进行拔牙等治疗时,建议使用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在每次进行治疗前,一定要使用消毒的医疗器械,确保安全。

(5)避免母婴感染。若想备孕的乙肝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血常规检查,以判断是否能达到怀孕标准。若病毒水准过于强大,自身肝脏的代谢能力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就要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稳定病毒,将性能提升在合理范围内,再考虑备孕的打算。

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建立坚实的防线,避免亲密接触中的风险,采取安全性行为保护自己,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我们就能成功地远离乙肝病毒的侵袭,保持健康的身体。

猜你喜欢
生期乙肝疫苗共用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乙肝疫苗风波
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试车线多线共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