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化和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2024-03-03 10:39乌日娜
家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低密度高密度心脑血管

乌日娜

在现代社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在我国,每15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20秒就有1人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致残。我国当前慢性病管理现状和负担令人担忧。

然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密切相关。过去,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然而,像爱斯基摩人这样胆固醇摄入量最高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却是最低的。这个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胆固醇是否真的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胆固醇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制造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制造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等。然而,研究表明,食用大量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并不一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纯素饮食也不一定能避免高胆固醇问题。这是因为,当膳食中的胆固醇摄入较少时,人体会自行合成胆固醇。

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过量会导致动脉硬化,被称为“坏”胆固醇。胆固醇在肝脏和动脉血管之间运输,分别由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承担。低密度脂蛋白体积大、速度慢、承载量多,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体积小、速度快。这些运输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容易受到葡萄糖和自由基的攻擊,导致糖化和氧化,从而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最终阻塞血管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抗糖化和抗氧化。

糖化反应最早是由一个法国化学家发现,葡萄糖或果糖在高温状态下具有很高的黏性,可以使蛋白质凝结、变性(通俗一点说就是将蛋白质分子黏在一起,不让它们好好发挥作用),产生褐色的物质。起初这一发现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工业领域,用来生产食物香精,这些用来增添食物风味、美味的成分也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分子”。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内也存在着糖化反应。人们每天从食物中适度摄取碳水化合物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但如果摄入过多,多余的糖就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黏住它们,影响其功能。随着人体新陈代谢的降低,糖化反应增多,很多器官组织细胞都会受到攻击,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

我们再来看看抗氧化。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活性极高的化学物质,它们会破坏细胞膜,损伤DNA,引发一系列的氧化应激反应。长期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那么,如何有效地抗糖化和抗氧化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

饮食控制: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瘦肉、鱼、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如甜饮料、炸食、快餐等。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提高身体的抗氧化能力。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检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总的来说,抗糖化和抗氧化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我们只有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才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低密度高密度心脑血管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