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辛:把生命活成一部美学

2024-03-04 12:25刘丽娜
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升华泰山荷花

刘丽娜

2024年1月,杨辛先生在海南寓所与北京大学师生交流

在中国美学界,提到今年已经103岁的北京大学教授杨辛,无人不赞。

“杨辛先生的百岁人生就是一部美学。他以自身经历诠释了美学原理。”曾长期担任杨辛先生助教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师张中秋对笔者说的这句话,可谓精炼概括了杨先生的美学人生。

近期,笔者有缘在海南拜访杨辛先生。在海南寓所内,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先生神完气足,娓娓道来,令人感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今天,记录和传播杨辛先生这部仍在继续精彩书写的“美学传奇”,无疑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作为北大教授,中国美学界的泰斗学者,杨辛先生的学问境界,或许可以用《周易》中的“簡易”义涵概括。

大道至简。《周易·系辞上》中有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从学科起源上讲,美学来自西方,是复杂细密的西式分科学问观念下的一个门类。但中国几千年来,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和记录。如何在西学基础上,把中国美学思想讲到深入而浅出,考验学者功力。

在北大离休之前,杨辛先生讲授的主要课程是《美学原理》,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与甘霖合著)、《美学原理纲要》(与甘霖合著)、《杨辛文集》等。他的学术似没有宏大的理论体系建构,但其总能用最平实朴素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明白。

杨辛先生的美学世界里,泰山、荷花、书法,是几个关键词。

在百岁时所作的《荷花文化漫谈》一文中,杨辛先生说,面对博大精深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我选择两个切入点:泰山文化与荷花文化,两者一刚一柔,都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泰山是阳刚之美,或称壮美,可以鼓舞、激励人生;荷花是阴柔之美,或称优美,可净化、愉悦人生。两者都能启迪、充实人生,使人的品德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从自然美上看,荷花清净高洁、景观开阔、花叶并茂、富有生趣,将美和实用相结合。从艺术美上看,荷花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源泉。从心灵美上看,荷花是人“寄托高深,喻意象外”,“尽精微,致广大”,从有限引向无限的一种介质。自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莲鹤方壶”,中国人就有了对荷花之美的深刻体悟。杨辛先生收藏并捐献给北大的一些与荷花相关的艺术品,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富有时代气息。

北大未名湖

在《泰山文化漫谈》一文中,杨辛先生说,泰山是“壮美”的美学典型。从泰山中,他看到了民族精神。他曾有一首小诗:“欲得泰山神,当识泰山人,天人浑相成,诗兴永不泯。”从1979年首次登泰山,杨辛先生迄今已登泰山40多次。这是他对泰山美学有深入研究,理论升华的实践根基。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先生这首《泰山颂》流传广泛,刻录于泰山摩崖之列。

无论是泰山,还是荷花,杨辛先生追求的都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中国人对自然很敬重,敬天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中国文化史上,最富有诗意的篇章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泰山与荷花两大“物象”之外,杨辛先生实践其美学的重要载体是书法。同时,书法是他身心得到锻炼的最好方式,助其每天有足够体能和精神能量。

杨辛先生年幼在私塾习字,早年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曾师从徐悲鸿、齐白石、董希文等先生学画,后来在北大从事美学教研,其书法艺术更多是在离休后的几十年中不断探索提升的。他的书法作品强调自然之美,兼具画意,且气势磅礴,大多是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情。他认为,书法之美不仅在于书写的好看,更重要的是和人的精神相通。用先生的话说,“书法是心灵的艺术,书之美,在情在德。”

与杨辛先生有过交往的人无不感到,“诚”与“德”是先生待人的大道与平常道。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每次当面聆教,注视先生的眼睛,即会感到其“诚”。那正是先生清澈澄明的心灵映射。

他身体力行教诲学生,做人要诚。在北大主校园和万柳学区,各有一块大石,上面雕刻了一个“诚”字,即是杨辛先生的书法。他引用《中庸》里的话,“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他说,你要真正做到诚,不仅要选择善,而且要在一生当中坚持去贯彻践行。

杨辛先生的健康长寿与其醉心于精神世界的探索,把钻研真、善、美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密不可分。

2014年,92岁高龄的杨辛先生决定将他珍藏的148件与荷花相关的珍贵艺术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北大,而且还慷慨捐资设立“杨辛荷花品德奖”,用于奖励北京大学品德高尚的学生楷模。这是北大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以“品德”命名的学生奖励项目。先生勉励年轻学子,以荷花和泰山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努力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

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说,荷花是君子之花,希望北大借此契机,开启“养君子之德”的风气。

2022年,在北大为杨辛先生百岁庆生的活动中,北大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在贺信中说,“先生献身于美学研究事业,致力于诠释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北大、为教育、为学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院士发来贺语“德高为范”。

正是由于“诚”与“德”,杨辛先生收获了“乐”。“从来没见杨先生生过气。”照顾楊先生生活已经20多年的黄爱香女士说。

在最近的面访中,杨先生告诉笔者,他长寿的秘诀只有一个“乐”字。他向笔者展示了一幅书法作品,四尺对开宣纸上书四个遒劲大字——“德为福根”。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执行会长郭俊杰说,杨辛先生终身以传播美学为己任,并身体力行弘扬荷花品德、泰山精神,其德与行是中华传统之美的典范。

杨辛独字书法作品《荷》

治学、处世,杨辛先生以诚以德,自强不息。在个人修身上,先生也有自己的智慧哲学指引。

杨辛先生常对学生说:“人的生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圆,周而复始,无尽循环,没有终点……”如果人生永远有生机勃勃的未来,那么生命就一定会拥有了不起的意义。

“听到这段话让我醍醐灌顶,重新审视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曾受教于杨辛先生的毕春平女士说,结识杨先生20多年里,无论何时,听先生谈话,他永远都会谈到他的理想和未来。百岁先生依然计划着他的未来、他的美学、他的书法、他的荷花、他是否还能帮助到更多的学子和更多的儿童、少年……杨辛先生充满了少年般的激情、天真和好奇。

之所以能够活得自在圆融,因为他一生追求的最高准则是真善美。

对真善美三者关系,百岁先生有新的感悟。他说,人生幸福的源泉来自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结合。“真是基础,善是核心,美是升华,是在真善的基础上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是真善放出来的光辉。”“美是一种升华,爱美离不开真善,是真善发出的光辉,是充内形外,升华为一种形象,一种情感世界,是大爱。如果没有美,一生就不会精彩。精彩的人生要升华为美,是更高的精神境界。真善美结合起来,人生就肯定是幸福的。”

杨辛先生的修己,总是以国家、民族为念,体现了中国传统学者的“兼天下”情怀。他常以中国革命先驱、北大先贤李大钊为楷模,“李大钊追求崇高,是属于美学范畴。崇高与一般的美是不一样的,是美升华的最高境界。”

提到杨辛先生,很多学人赞叹,“美学、美育、美德”成“三美”。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吴志攀说,杨辛先生把“美”作为“真”和“善”的组成部分,并把它作为压轴的那个部分。

“荷花高洁,涵养人生。关爱青年,立德树人。”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参观杨辛先生创办的北大荷风展后留言。

北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立德树人教育基地主任赵桂莲说,杨辛先生的健康长寿与其醉心于精神世界的探索,把钻研真、善、美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密不可分。正是对学问的矢志不渝,又使他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把真善美落实到做人做事,知行合一,不管面对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坦荡荡,看得开”的达观心态。

北大美学先贤朱光潜先生曾说,“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百岁杨辛先生写下《迎春》诗:“人生七十已寻常,八十逢秋叶未黄;九十枫林红如染,期颐迎春雪飘扬。”

(作者系北京大学美学博士)

猜你喜欢
升华泰山荷花
贪吃蛇升华记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