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声,坦诚迎抱怨

2024-03-08 04:22张艺瑛
家教世界·V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对症爸爸妈妈解决问题

张艺瑛

“爸爸妈妈,我是为了借给同学一支笔才会回头和他说话的,我不是在帮助同学吗?为什么老师要批评我呢?”一提起“孩子爱抱怨”,许多家长都很反感,而所谓的“抱怨”,我们要看到它背后所传达的信息。这其实是负面情绪的一种宣泄方式,是孩子在向我们求救的信号。情绪是建立共鸣的桥梁,共鸣需要建立在正确沟通的基础上。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才能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

沟通不畅,药不对症

不正确的沟通方法大多为以下两种:一是一味地指责,二是看似很平和的沟通,实则是站在成人角度进行说教。这只是家长心中的“为你好”,却没有做到真心实意,因此两种沟通方式都没有走入孩子内心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最亲密的人都无法和孩子的情绪产生共鸣,合理疏通,自然会面临“药不对症”的后果。

小A同学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带着情绪说给家长听,卻因为家长未能掌握适当的方法,反而引起了亲子之间的矛盾。事后,她的家长很着急地打电话来寻求我的帮助,我耐心地了解了孩子家长的处理方式,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孩子的抱怨迎来了父母的说教,因此激起了孩子的反抗:“每次都是这样,和你说什么事情,总是说我抱怨抱怨!以后有什么事情我都懒得和你说!”而父亲打圆场安慰:“你妈妈说话是不好听,但是话糙理不糙,也不是没道理呀。你想想,班级的规则就是这样,下次注意点就好了。”最后,他们被女儿的一句“你们俩都是一伙的!谁也不在乎我内心的感受”抨击得哑口无言。事实上,面对抱怨,家长是必须坦诚应对的。

那么当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当如何做呢?

关注情绪,询问缘由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可以先关注孩子状态,描述孩子的神情、状态,表示担忧,打开孩子语言发泄的渠道。比如抚摸孩子,并且对孩子说:“宝贝,看你的表情,好像不太高兴,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和妈妈说说,来喝口水。”当孩子情绪得到认可时,她会开始敞开心扉,也为我们帮助孩子缓解情绪打开通道。

认真倾听,缓解情绪

不要急着反驳和给孩子任何意见,只需要双眼盯着孩子,认真听她情绪波动的原因,神情担忧,时不时点头表示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认可。给其发泄的空间,有时候抱怨未必就是想解决问题,可能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

提炼优点,充分肯定

在孩子的发泄中找找有没有孩子确实做得好的地方,去夸奖,让其感觉被认同,比如可以这样引导——我听出来了,原来你是认为自己做的是帮助别人的事情,不被老师理解,受委屈才这么愤怒的。如果是我,我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情绪!

还可以肯定孩子的优点——我觉得你其实有很多地方做得不错,比如课堂上有规则,你不惜冒着风险也要借东西给你的同学,这非常有情有义。父母可以轮流去说,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当孩子做到这一步时,还可以夸一夸她控制情绪的能力不错,到家才和爸爸妈妈发泄,表达愿意倾听并乐意帮忙解决。

这时候,当大脑不再受情绪支配,当家庭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感到安定,就可以引导其解决问题了。此刻再询问孩子,如果面对此类问题,下次该怎么面对和解决,孩子会更愿意去和父母共同思考解决的方法。

猜你喜欢
对症爸爸妈妈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