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春又来

2024-03-10 04:05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4年2期
关键词:节气文化

陈清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流域是傳统节日诞生的核心区,中原地区星罗棋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表达,是讲好黄河故事最为显著的文化优势。

传统节日在民间生长,节日文化也要通过充满仪式感的节庆活动实现传承。

传统节日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仪式礼俗,承载了中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情感依托与审美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凝结了中国人对于宇宙、自然、世界、社会以及人伦、自身的深层思考,能够唤起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一个时期以来,河南卫视深植中原文化沃土坚持文化立台,坚守初心勇于创新,厚积薄发惊艳世界。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破圈走红,到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奇妙游”的顺势推出;从“纸扇书生”“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墨舞中秋帖”“国色天香”“五星出东方”“梦莲”一个个节目引燃全网,到中国节日奇妙游节目系列串珠成链、聚点成面。

“面壁十年图破壁”,河南卫视专注于传统文化领域、打造文化节目是一个由长期坚守到创新蝶变的过程。从1994年开播至今连续28年未间断的《梨园春》到2018年声名远播海内外的《武林风》以及不断创新的《华豫之门》;从深受欢迎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少林英雄》《老家的味道》等系列节目,到继《唐宫夜宴》火爆后、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形式连续推出“奇妙游”原创节目,河南卫视用作品唱响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笔者在写关于冬至节气这些民俗时,就会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文化趣味。春分秋分、清明芒种、夏至冬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祖先对于天地造化的认识就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造福自己。虽然身处信息时代的现代人可以享受电脑手机、飞机汽车的诸多便利,但就身心健康而言,今人未必比得上农业社会的古人清明灵透。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大如年”,冬至又被称为“亚岁”,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仅亚于过年。

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农业文明,先民为了准确掌握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创立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民间生活智慧,与中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也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底色和烟火滋味。

中国节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节气是自然的呼吸,它指导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气是时光的规律,给人以生活的智慧。

——题记

传统节日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仪式礼俗,承载了中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情感依托与审美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凝结了中国人对于宇宙、自然、世界、社会以及人伦、自身的深层思考,能够唤起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

大力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要聚焦中原文化“根”与“魂”的优势,创新传统节日的时代表达,从而使传统节日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2023年9月23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气·秋分篇》上线,节目立足于宇宙空间视角,以“气”为第一视角观察世间万物,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秋分三候的自然变化和物候特征娓娓道来,同时传统的道法自然、阴阳五行等中华文化也被融贯其中,从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感知万物衍生之规律。

强大的精神共鸣,将秋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立体呈现自然之真、生命之善、精神之美,《秋分篇》吸引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总阅读量超33亿人次,也成为河南卫视追寻新文化、解锁节气内涵的强大力量源泉。

从《中国节日》开始,同样是传统文化主题,却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流量密码。青年网友用节目素材做二次创作,玩得不亦乐乎。

一个时期以来,河南卫视深植中原文化沃土,坚持文化立台,坚守初心勇于创新,厚积薄发惊艳世界。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破圈走红,到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奇妙游”的顺势推出;从“纸扇书生”“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墨舞中秋帖”“国色天香”“五星出东方”“梦莲”一个个节目引燃全网,到中国节日奇妙游节目系列串珠成链、聚点成面。

“面壁十年图破壁”,河南卫视专注传统文化领域、打造文化节目是一个由长期坚守到创新蝶变的过程。从1994年开播至今连续28年未间断的《梨园春》到2018年声名远播海内外的《武林风》以及不断创新的《华豫之门》,从深受欢迎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少林英雄》《老家的味道》等系列节目,一次又一次惊艳“出圈”,网络流量更是以百亿计。河南卫视用作品唱响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2023年12月22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系列节目《中国节气·冬至篇》推出,随即火爆全网,总阅读量突破41亿人次。由同一班底全新打造的《中国节气》系列,不同于传统佳节时的至美大餐,二十四节气将以更小而美、趣且新的戏剧样式来呈现。

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爆款制造机”,在导演组的眼中最大的流量其实是文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是自然的呼吸,也是指导人类生产生活的规律,今人只有了解节气的诸多含义,才能在如钟摆般机械运转的当代理解天地、时间和人的关系,找到独属于自己人生的节奏感,重拾内心缺失的敏锐和敬畏,找回生命本真时的兼放和美感。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也包含着丰富的民俗系统。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民间生活智慧,与中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也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底色和烟火滋味。

我们去了解节气,也是在寻找跟自然的相处方式,从而找到自己的节奏。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人生亦如二十四节气一般,要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当苦苦追寻却找不到答案时,不妨像霜降时的虫子一样蛰伏起来,积蓄力量,待来年春天再更好地出发。这是中国节气传递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农耕时代,用于指导农民农事活动。在当下,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有何意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总导演之一、《中国节气》系列节目执行策划徐娜说:‘在《中国节气》系列中,我们更多是用历史的视角展现当下和未来。在她看来,二十四节气的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在对话与交互中达到和谐共生。‘我们现在探讨碳排放等,其实依然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她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节目能让观众了解节气,关注身边的花花草草、自然规律。

“2021年春晚全网点击量50亿人次、元宵奇妙夜30亿人次、端午奇妙游50亿人次……曾被调侃‘不懂流量的河南卫视凭借《中国节日》系列稳稳地拿捏住了‘流量。但在徐娜心目中,最大的流量有二:一是文化,是中国的文化自信;二是人民群众。‘所谓的我们拿捏住流量,其实是在这两大流量之间搭了一座桥。”[1]

中国节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节气是自然的呼吸,它指导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气是时光的规律,给人以生活的智慧。本文重点谈的是冬至之美。

“要探讨冬至的确切含义,得追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这是一个一直以来颇有争议的问题。

“早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之前,古人以天动说解释季节变换,以为四季的形成由太阳在黄道上运行所到达的位置所决定。黄道是人在地球上看太阳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在这个大圆上,古人又确立了十二个节气的位置,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生成的框架。在二十四节气中,从立春开始依次往后数,单数的十二个叫节气,另外的十二个叫中气,两者合起来就成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古时也称‘四至。‘至为季节的中分点,说明该季节已经过了一半,因此冬至不是冬天到了之意。

“冬至是民俗中的重要节日,‘冬至大如年,和春节相当。西周就有‘冬日至,祀天于南郊的记载;汉代在这一天要举行大典,叫‘贺冬;直至明代、清代,这种风气都长盛不衰。这是为什么?《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阳是天子的象征,‘冬至一阳生,‘君道从这里开始增长,这是古人看重冬至的根本原因。”[2]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又被称为“亚岁”,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仅亚于过年。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过了冬至,白昼会一天比一天长,天气却进入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数九寒天”便是从冬至开始“数”的,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寒冬就过完了。

我国民间素有“冬至数九”的习俗,即从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个“九”,总计八十一天。冬至的传统习俗还有吃饺子、祭天祭祖等。

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聚焦中原文化“根”与“魂”,解锁东方文化的密码。从“中国节日”到“中国节气”,河南卫视不断深耕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此次,《中国节气·冬至篇》何以又迅速出圈?

“河南广播电视台提出了‘新時代、新文化、新使命的全新媒体定位。今年,在汲取《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重磅推出姊妹篇《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继《中国节气·秋分篇》火爆全网之后,《冬至篇》又再次惊艳亮相征服网友,《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已经成为河南台的一张新名片。

“为什么河南台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圈?传播突围总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河南台从‘新时代、新文化、新使命出发,以‘新文化的视角,对‘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解读和阐释,实质上就是一次创新性表达的尝试,恰好契合了网友这种渴求,这是河南台一次次突围成功的核心逻辑。

“《中国节气·冬至篇》5分40秒主视频产品,继续沿用‘气作为独特第一视角,带领‘我们一起探寻生命起源,一画开天,肇启文明。感知物候变化,蚯蚓打结,麋鹿解角。领略北方万里雪飘,南方枝头梅花盛开。古诗词里的豪壮、《山海经》里的神兽,山水画中的辽阔,中国民乐的悠远,都汇聚于此。节目制作团队甚至根据伽马射线暴GRB221009A的观测图谱,生成制作一段声波音乐,再现来自20亿年前宇宙的问候。高科技精美画面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迸发出直击灵魂的美,和当代人产生共鸣,润物细无声般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和而不同的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深入人心。

“《冬至篇》加入大量的动物元素,丰富的动物形态与运动为视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影片节奏带来了更丰富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物元素,在画面表现中,不仅有东方面孔,也有东方的行为,这是中国千年传承的文化积淀、东方古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自然规律的总结。体现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自然道法,更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近几年,河南台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产品,几乎每次推出,都能火爆出圈,除了自身产品过硬,还有一个原因,文化已经成为河南台的品牌,品牌的影响力无形中给节目宣推提供强大助力。

“河南躺在五千年文明的中原大地上,受这片土地滋养的河南人对文化情有独钟。河南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的《中国节日》《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已经形成一个文化类产品的矩阵,推陈出新,层出不穷,这在全国都很少见。这些产品宛如一颗颗鑲嵌在长河里的明星,照耀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知名博主阿喆在此次冬至评论中说:为什么河南人的创造力没有天花板,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

“可以看出,河南广播电视台的成功不是偶然,不是凭借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深耕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是媒体深度融合传播战略布局的成果。”[3]

郑州大学的侯晨洁老师说得好,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爆火出圈之后,河南卫视便牢牢把握住了传统文化这一“流量密码”。从《元宵奇妙夜》到《端午奇妙游》《洛神水赋》再到今日的《中国节气》系列企划,一场场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视觉盛宴,将中华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节目也成为最为生动形象的“文化公开课”,唤醒了无数国人的文化自信。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文化类节目所追寻的不变主题,可为何只有河南卫视能够频频出圈?侯晨洁总结了两点:其一是在地方特色中挖掘传统文化。众所周知,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被誉为“中原粮仓”,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麦田的金黄色是千千万万个河南人关于家乡的回忆底色,而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是指导农耕生产的瑰宝。对于河南来说,二十四节气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选此作为节目主题,更能引发观众对于河南的共鸣。其二是以科技赋能,带给观众极致的观看体验。这次的《中国节气·秋分篇》章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拍摄手法。节目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将真实的宇宙、动物、植物等视觉形象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来,极具视觉冲击力,营造出了“裸眼3D”既视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片”现场。

笔者认为,还要加上一个“其三”:小而美的《中国节气》,采用了更为平实和直白的讲故事方式,这种趣味表达贴近了时代生活。节目运用 AI、XR 等技术丰富视觉呈现,融入一些节气传统民俗。节目结尾,还有一首原创歌曲进行情感升华。如果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侧重展现国风舞蹈的极致美,那么《中国节气》系列节目更注重贴近时代生活的小而美、趣且新的戏剧故事,表达节气的内涵和寓意。节目还建构了一个“幻境空间”,仙气飘飘的节气先生,以高于天地的独特视角观察斗转星移、时律流转,看人间变幻。

引用侯晨洁老师的话来说,“事实上,该节目的出彩之处远不止于此,无论是节目开头以‘中国天眼基于脉冲星电波波形创作出的宇宙之音作为背景音,还是节目中穿插进的甲骨文符号,抑或结尾处的‘河图洛书背景图,无一不在彰显着河南卫视对于节目细节的用心把控。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传承好、发扬好优秀传统文化是这片中原大地赋予河南的责任。近年来,汉服、戏曲等文化正通过不同的方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民所关注。河南卫视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乘风而上,以鲜活的地域特色和精妙的技术手段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河南卫视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为其他节目制作者树起了标杆,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节目出现。因为只有拥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更好地阔步走向世界舞台。”[4]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从源头上全面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渊源,科学总结传统节日所蕴藏的基本精神,能够很好地呈现出尊重生命、追求圆满、刚健有为、爱国情怀、天人合一、崇尚和美等精神品质。

小雪、大雪过后,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称“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农历)。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冬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因此“冬至”又叫“日短至”或“日南至”。

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来历,也有其历史渊源。

我们不妨读读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描写冬至的诗《至后》:“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杜甫试图通过描写冬至这个节气,抒发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借此表达自己的满怀乡愁。

首联“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意思是说,冬至以后,白天就会越来越长,而此时在剑南这个遥远的地方,我却仍思念着曾经生活过的洛阳。“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这正是冬至的特点。杜甫写此诗时在剑南,剑南指蜀地,因蜀地在剑门关以南而得名。此时,杜甫在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因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心情十分低落,所以就思念起了洛阳。

颔联“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意思是说,就算我穿着青袍、骑着白马,那又能有什么意思呢?毕竟金谷、铜驼那些地方也不是我的故乡呀!无论是青袍白马一般的幕府生活,还是洛阳的名胜古迹金谷、铜驼,想起来都是愁。此时的洛阳已“非故乡”。所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清代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记载:“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是说安史之乱后的洛阳,满目苍凉,已今非昔比了。

颈联“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意思是说,眼看着梅花就要绽放了,可是至今竟然还没有感觉。我和兄弟们的离别太久了,只能够寄托遥遥想念。“棣萼”,《杜少陵集详注》记载:“棣萼,以比兄弟也。”冬至时节,蜀地梅花欲开,而杜甫竟浑然不觉,心中思念的,是远在洛阳的兄弟。

尾联“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意思是说,心里烦闷得厉害,我就想写一首诗,排遣胸中的忧郁,谁知道诗写出来了,反而更觉得凄凉。想到国事家事,愁闷至极,本想以写诗来排遣愁绪,不承想更添愁闷。这可真是: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赶路已有清风伴,莫叹岁月不饶人。男人呀,眼睛里面写满了故事,但你在他的脸上看不见风霜,因为他每天都能强撑着把自己打理好。

传统节日比如冬至,主要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黄河流域,它凝聚着黄河两岸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中原大地作为黄河流经的核心区域,孕育了黄河文化的核心和骨干,积淀了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

“关于冬至的起源,有确切记载表明,冬至源于西周时周公营建洛邑,其根在河洛地区。

“在古代,王者‘功成治定(统一并稳定天下),必定把‘改正朔(改历法)、‘作宫邑(建都城、宗庙)等当成大事。西周建都于镐京,周武王的最大愿望却是在洛阳建都。不久周武王病逝,后来的周公、周成王营建洛邑实际上是在完成周武王的遗志。

“《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周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河洛地区毋庸置疑。由此推论,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核心是更久远的事,那么,河洛地区是冬至之源也不言而喻。”[5]

冬至源于河洛地区。河洛地区有点儿宽泛,如果再具体一点儿,在哪里呢?在登封。

“周公立八尺木表,证明了登封就是‘地心,是天下之中。之后,其在‘天地之中利用圭表之法‘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把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又称‘日短至),把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又称‘日长至),把兩个日中日影长相等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这是最早确定的四个节气。登封周公测影台,正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

“时至现在,在登封周公庙,每年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民间都会自发地举行祭拜周公活动。‘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谚语在登封广为传播。登封人冬至吃饺子,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记载,元代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任用郭守敬进行历法改革。郭守敬将过去的八尺表改为四丈高表,又以登封观星台为中心,在全国27个地方建立了观测点。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终于在1280年编制出《授时历》。

“登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吕宏军说:‘郭守敬在观星台的观测,把二十四节气推向了科学的顶峰。现在,每到夏至日告成镇党委政府和一些天文爱好者组织当地学生在周公测景台前,于12点22分左右观看没有影子的现象;还会在观星台量天尺观看到一年当中影子最短的现象,同时了解周公测影台夏至日无影的确切时段,测量古八尺表在登封告成镇告成村夏至日影长、郭守敬四丈高表夏至日影长数据使用正方案验证南北方位描摹当日太阳运行轨迹。之后专家和学者会向学生们讲解二十四节气产生的科学原理。

“了解周公测影台夏至日无影的确切时段,测量古八尺表在告成镇夏至日影长、郭守敬四丈高表夏至日影长数据使用正方案验证南北方位描摹当日太阳运行轨迹。这就是登封民俗夏至日测日影。”[6]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这是古人对冬至的说法。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吉日,所以值得庆贺。

冬至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或22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各地都将进入最寒冷的时节。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换句话说,在夏、商(殷)、周的天人合一的传统历法中,是把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冬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冠岁”,真正意义上的春节。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冬至的这个重要特点:它是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长的一天,跟夏至恰恰相反。

我们先看看“冬”的字形字源与字义。

“冬”字的字形字源,甲骨文表现出的就是两粒果实吊在那里,没有任何其他的事物了。那么,这个果实也就象征着内果实和外果实处在一种收和藏的时机,应当及时把握。是在提醒和暗示人们,应当及时收获、收藏。

冬字的“冬”,是会意字,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说文》:“四时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记载:“冬之为言终也。考工记曰:水有时而凝。有时而释。故冬从仌(音同冰)。”在金文里,“冬”的字形中,“⊙”的形构是象喻“德一”的。“⊙”作为单独的汉字是指甲骨文的“日”,或者是小篆的太阳,是用离卦来象喻的,方位属于南方,五行属于火;“仌”读音为冰,是指水,用坎卦进行象喻,方位属北方,五行属水。所以我们从上文字形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到,到后来冰就成为冬的主体,而阳火隐退了。

《乐记》记载:“冬,藏也。”蔡邕《月令章句》记载:“冬,终也。”前汉的《汉书·律历志》记载:“冬,终也。”《后汉书·张纯传》记载:“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礼记·月令》记载:“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天气上腾而不下降,地气下降而不升。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天。《鶡冠子·环流篇》记载:“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就指出了天道是天下皆冬的一个指示器,其中北斗七星最后的一颗斗柄星指向正北方的时候,“天下皆冬”。

再看看“至”的字形字源与字义。“冬至,阴之复也。夏至,阳之复也。”

至,是到来、到达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这样解析:“至,飞鸟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至,是向下法于地。至,为到。例如: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至,还有极、最的意思:至少,至亲,至交,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在气的层面,冬至之“至”有三义:一以明阴气之至极,二以明阳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南至。《命理探源》记载:“四立者,四时之节气也,丑之终,寅之始,则为节。月之半则为中。二分者,阴阳相半之谓也。至有二义:子至巳为六阳,午至亥为六阴,至者介乎巳午亥子之间也。冬至亥阴极,故曰子,子者止也,阳于此生,故亦曰至。夏至巳阳极,故曰午,午者仵也,阴于此生,故亦曰至。”年度周期律中,四时之度中最冷的“时”区间即将到来,这是冬至的一个重要含义。《周易·复卦》记载:“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城门都关闭了,商旅不通了,要闭关修炼了。

《吕氏春秋·有始》记载:“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这句话虽然短,但是它所揭示的歷史现象却是启迪甚深的。这段话所记载的就是古人对修身实践中观察到的一种描述。意思是:冬至这一天是年度周期律的开始,从这一天开始同步于天道的运行规律而实行修身的远大目标,实证大道,就能实现身外有身而周游八荒,神游四极。命体中的这个先天之本,它的形名就为“玄明(冥)”。

冬至,作为“冬天的至级”,意味着最冷的时候到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北方的冬天,究竟有多“冷”呢?不妨看看作家萧红在小说《呼兰河传》里所描写的呼兰河的冬天:“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小狗冻得夜夜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诗人于坚则这样描写北方的冬天:“土地梆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颤;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在一起,彼此借着体温。”路上“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的行人只感觉到“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似的疼痛”。正是:“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在笔者的少年记忆里,北方的冬天,原野苍苍,山河清瘦,大地一片沉寂。印象中的家乡(鲁西南)就像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没有丰腴的身段和青黄黼黻之观,却多了几分萧瑟和委顿。

南方的冬天也并非都像三亚那般、用不着穿羽绒服,南方冬天的冷是那种清冷,在海口则属于“湿冷”。作家汪曾祺说:北方可以生炉子、烧暖气,而“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这天,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人们以各种方式庆贺冬至。譬如,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自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个“九”,以此类推,至九九八十一天寒尽春来,俗称为“连冬起九”。民间有歌谣唱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这是唱冬至的。说是每到冬至,闺房佳人要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瓣,每瓣花的中间都是空的,清晨起来对镜梳妆,即用胭脂染红一瓣,等所有的花瓣都染红了,就到了莺歌燕舞的春天了。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一幅《九九消寒图》,就诗意地打发掉了漫漫长冬。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在这首杜甫的《小至》里,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冬至。诗人笔下,冬至一到,阳气重生,春天又要回来了,岸边柳枝即将舒展,山中梅花也要含苞待放了,一切是那么美好。同样是冬至,白居易就显得愁苦得多。“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他的这首《邯郸冬至夜思家》,道出了远在他乡的羁旅之思。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在邯郸驿里正逢冬至夜,灯前抱膝独坐,形影相吊,倍感孤独。

古代礼天崇阳,冬至祭天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活动,可谓一项国家大典。“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中医养生学认为冬至是阳气开始升发的时间,人们需要通过食补来适应寒冷的气候。阴阳五行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宇宙万物的统一与相互制约,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中国人的医学、养生、饮食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就是以阴阳为核心,以八卦为符号,阐述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易经》中的易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爻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了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在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概括性的解释。

受阴阳学说的影响,中医食疗讲求人有寒热、阴阳属性,通过食物的阴阳平衡,可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比如,冬至吃羊肉,“羊”取“阳”之意,通过食“羊”得“阳”,以求平安吉祥,成为老百姓美好的期盼。另据《本草纲目》“兽部”所记,“羊肉大热五毒”,在冬至寒冷之时是祛寒绝佳之物。因此,在我国许多地区一直延续着冬至吃羊肉的传统。比如,在四川,流行冬至吃羊肉汤,羊肉可谓冬日滋补之首。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

古时候,漂泊在外地的人到了冬至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冬至日还是中国古代的“教师节”,学生要拜谒老师,祭祀先圣孔子。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之“大”,在于民俗之多样,也在于饮食之丰盛。冬至也是养生的重要节气,应顺应时令特点,遵循“冬藏”的养生之道,科学、合理、适度养生。

俗语说:“冬至进补,春天打虎。”中医讲究保护初生的阳气,认为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时期,宜吃温性食物。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静神少虑,保持畅达乐观的心情;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防寒保暖,预防风寒感冒。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再看南北饮食习俗,冬至时不管是北方吃饺子还是南方吃汤圆,都寄予了人們最朴素的愿望:喜庆和圆满,也体现了数九寒天里要进行食补暖身,以期“春天打虎”。

冬至后天气渐转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提高警惕。冬至养生可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着手。大米、花生、山药等食品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动物肝脏、龙眼肉、黑木耳等食品对血虚有补益作用,银耳、梨、白菜等食品可生津润燥,羊肉、虾类、鳝鱼等食品对畏寒肢冷、神疲嗜睡有功效。

冬至是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是“数九”的第一天。全国各地都流传着数九歌,各不相同。洛阳人这么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冻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过后,由于地面上吸收的能量少于流失的能量,气温会一天比一天低,再加上时有寒潮、冷空气频繁南下,到“三九”时寒气蓄积在最高值,就到了全年中最冷的时候。

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此时节应适时进补,可以多增加营养,祛寒气、壮身体。同时要动起来多走路,走路不仅能帮助协调阴阳平衡,更重要的是使气血运行、经络疏通,可以带动全身多个器官的运动,全身内外都能获益颇多。

冬至到“三九”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因此,这类患者此时节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病情加重;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于血液流畅;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智慧和伦理。春华秋实,夏茂冬枯,节气流转的是时间,更是生活的痕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传统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成果,传统习俗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深厚记忆和绵绵乡愁。节日为人们提供了相互沟通和加深理解的公共空间,习俗则让人们在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同时能够回望精神原乡加深民族认同。

“华夏祖先,天人相感,俯而察,仰而观。取象于地,效法于天,定节气以识物候,制历法而知时变。气分阴阳,万物流转,人事通乎天文,大道成于自然。

“冬至者,冬之极也,八大节之一。周秦测日影而定四时,以冬至之月为正月。汉武太初改历,正月冬至始分,绵延至今。岁至此时,数九寒天;朔风凛冽,万物伏潜。且时值岁末,渐近年关;客子思归,翘首以盼;行者日稀,满目萧然。太阳直射南归线,暗夜于兹最长,白昼当此最短。然则,阴气极则阳气生,地力蓄而生机萌。故而户户祭祖拜天,求雨顺风调之景;家家祈福祝愿,盼人和万事之兴。

“冬至大如年,阖门共餐。谚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以饺子为食,取自医圣‘祛寒娇耳汤之典。各地佳肴纷呈,赤豆煮粥,馄饨汤圆;糯米避邪,年糕叠现;三冬肉脯,烧腊姜饭;水醇酿酒,羊汤御寒……品类各异,初心同源,或寓圆满,或寄平安。又云: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虽曰寒锁八方,自藏新生之望:岸柳将舒,梅花欲放;大河解冻,波光荡漾;潜龙不日腾渊,大地再着绿装。

“正所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天虽无言,四时行焉;冬至既到,春将不远。但有家国兴盛,万民欢颜,千里冰封,虽寒亦暖。”[7]

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时间和生活的独特理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代代传承的丰富的文化活动,传统节日如一根情感纽带;通过节日形成的文化传统,可以在社会成员之间,尤其是青年一代中产生认同感,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

《后汉书·礼仪》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期,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俗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每年农历冬至的这天,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饺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你看这饺子它弯弯的像个月亮,这馅儿圆圆的像太阳,它代表的冬至是阴阳合力的交子时刻,所以叫饺子。

吃“捏冻耳朵”,这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有一种说法,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流传下来的。张仲景是南阳人,他著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相传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回南阳老家时,正好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和好的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热乎乎的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被治好了。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恩情。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代时期,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是古代历法的基准点。两个冬至间的时间间隔为“岁”,相当于现代天文术语的“回归年”,岁的长度被称为“岁实”,约365.2422天。

冬至,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在古人心中,这一天,天地阳气日渐兴盛,乃大吉之日,于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游子们跋山涉水往家里赶,只为家人能一起围坐炉边。

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古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明清时期,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九九消寒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有句俗话,“晴冬至,烂年边。”意思是说,冬至和过年的天气似乎是反的,冬至天气好,过年就雨雪不断。

《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产妇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虽天寒地冻,“冬至”却潜藏生机,正所谓“一阳初生,万物之始”,生命活动将趋于活跃,枯黄的草木已预感到勃勃生机。冬至当天,昼短夜长,时差达到极致。之后,白天会一日长过一日。

冬至的时候,农作物基本已经收晒归仓,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终于可以度過一段比较闲适的日子,所以也就可以尽情庆祝冬至。在南方一些地方,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鹅祭拜祖先,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万事如意。有些人家甚至早早备好香飘飘的飞霞液,伴着白切鸡、焖鹅、河虾……只等夜幕来临,一家人围坐桌前,推杯换盏,闲话家常,这是对一年辛苦的最好犒赏。碗筷的碰撞声,成为最悦耳的音符。而过年,虽然仪式更隆重,但是作为农民却深知“食完年饭要耕田”,也就是说过完年很快就要开始春耕了,所以他们更愿意过冬至。

现在,饕餮美味佳肴已是过去式。对于忙忙碌碌的人来说,礼仪似乎不再重要,那种《晋书》记载的“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的场面,早已是美好的传说,久则久矣!今天的人们正关乎功名利禄,以及说不清、道不明,此一时、彼一时的风花雪月。

冬至这天,白昼最短,思念最长。现代交通工具发达,这种强烈的思念之情也驱使着离家的游子纷纷踏上与家人相聚的归途。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一桌丰盛的晚餐以及熟悉的饭菜味道,甚至是家里的一茶一物一盏灯,都是化解思念的最好方式,也是驱逐冬天寒冷的最好方式。

冬至这天,最爱的人在身旁,万家天伦,便是每个人对冬至最好的礼赞。

冬至在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中重要的时刻。先民们将丰收的农产品储存起来,包括粮食、蔬菜等,以备过冬之需。比如在冬至前后,他们需要选种,将合适的种子用布袋盛好,埋在背阴的地方。据(元)王祯《农书》卷二所记,“冬至日埋于阴地,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冬至日窖埋好,等到冬至过后五十天,开窖取出逐袋平量,其中息最多的,即本年宜于种植的谷种。

冬至作为农事活动划分点,在我国农耕传统中,常常以冬至为时间标识,用以确定农事活动先后次序。

在民间也保留着与农业相关的俗谚。比如,“冬至一阳生”这一谚语表示从冬至开始,阳气逐渐生发,预示着新一年农事的开始。

冬至时,古代的风雅之士和大家闺秀亲手绘无色的梅花,以八十一枚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纤纤素手握着长锋,蘸上色彩淡雅的颜料,轻轻地点染纸上梅花,日染一瓣,待到把八十一瓣都染尽,也就过完了“九九”,等着迎接春回大地百花吐艳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虎伏深山听风啸,龙卧浅滩等海潮,伏久者,飞必高。足够冷也足够长的严冬,让人们对严寒心存敬畏,有敬畏才会珍惜。所以春天来了,古人才会感受春宵一刻值千金。有了对春的期盼,就有信心挨过更大的寒冷。冬至不是最冷的一天,小寒大寒才是。冬至提醒我们做好更冷的准备吧,我们可以敬畏,但绝不会退缩,因为我们相信未来可期。

综上所述,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传递着崇尚顺应天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

最后引用万旭明先生的一段话,结束本文:“一次次被《中国节日》惊艳后,人们一提到河南卫视,就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沉浸式节日场景,美到无法呼吸的舞蹈节目。但在全年共计12期的《中国节气》中,每一期时长只有10~15分钟,一位‘节气先生将贯穿全年,以古今人物‘奇遇记的形式展开每一期的‘一个节气,一段奇遇,一种情感,一首歌曲,彰显节气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哲思,唤起今人共情和共鸣。”[8]

参考文献:

[1][8]万旭明.河南卫视以戏剧样式呈现《中国节气》主创“解码”:最大的流量是文化[N].长江日报,2022-03-21.

[2]5]胡树青.冬至本源在河洛[N].洛阳日报,2012-12-21.

[3]边伟.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网友实现双向奔赴——河南台《中国节气·冬至篇》何以再次出圈?[Z].大象新闻, 2023-12-24.

[4]侯晨洁.《中国节气·秋分篇》上线:看传统文化如何“玩”出花样[Z].新浪网,2023-09-24.

[6]孙亚奇.二十四节气——登封人的骄傲[N].郑州晚报,2016-12-22.

[7]赵献东.冬至说[N].光明日报,2020-12-18.

责任编辑 饶丹华

猜你喜欢
节气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2013年8月节气 处暑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