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景区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2024-03-11 13:21李娟
今古文创 2024年8期
关键词:语言景观规范

【摘要】本文选用语言景观的研究方法,调查霍林郭勒市的敖包山公园、可汗山旅游风景区、西山森林公园以及湿地公园四个景区语言使用的分类,发现有中文、蒙文、英文三种语言形式。其中单语标牌占多数,其次是双语标牌,最后是三语标牌,由于当地蒙古族占比40.3%,所以中文+蒙文标牌占有一定比重。通过分析多语标牌,发现语言景观中出现语种分布不均衡、英文拼写不规范以及翻译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部门统一拼写标准、整改翻译错误以及设立多样语种标识等相对应的政策,促进语言景观规范化、标准化。

【关键词】霍林郭勒市;语言景观;语言使用;规范

【中图分类号】H0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8-01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8.037

语言景观研究是当今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观”研究。目前,尚国文、赵守辉学者展示语言景观的研究概况,论述其研究背景、方法、发展前景以及各种挑战等,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调动对语言景观研究的积极性。[1]章柏成学者介绍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进展与前瞻[2],而徐茗学者介绍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4],两位学者从国内外不同视角论述语言景观的研究状况,为之后开展研究提供必要启示。此后,邱莹学者对上饶市语言景观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讨论语言景观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3]张晖、史轲学者对甘肃省5A级景区进行语言景观的建设研究,对麦积山景区开展实证调查,加强麦积山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5]

本文选择霍林郭勒市的四处景区,分别为敖包山公园、可汗山旅游风景区、西山森林公园以及湿地公园作为调查对象。霍林郭勒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县级市,由通辽市代管,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南段西翼脊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截至2022年9月,霍林郭勒市常住人口为13.86万人。截至2020年末,霍林郭勒市有汉族人口45005人,占比54%;蒙古族33713人,占比40.3%。本文语言景观的拍照范围包括景区商铺招牌、广告牌、景区介绍标牌、路牌、导向标牌、公交站牌、警示牌、宣传栏、服务设施标牌等,共收集图片300张,其中敖包山公园30张、可汗山旅游风景区166张、西山森林公园19张以及湿地公园85张。了解四个景区语言使用的分类、分布特点,发现其多语标牌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语言使用的分类

笔者将收集到的图片进行语言使用的分类,主要分为单语标牌、双语标牌以及三语标牌三种类型,并对四个景区语言使用的分布状况进行整理,通过调查景区内不同语言景观的占比情况,发现不同景区的语言使用数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呈现的总体数据来看,霍林郭勒市四个景区的标牌中单语标牌数量最多,总计179张,占比59.7%;双语标牌数量位居第二,总计89张,占比29.7%;三语数量最少,总计32张,占比10.7%。其中,双语+三语的标牌总量为121张,占比40.4%,接近总数的一半,由此可知霍林郭勒市的少数民族数量占有一定的比重。从不同景区的标牌数量来看,双语标牌主要集中在可汗山旅游景区、湿地公园以及敖包山公园,由于西山森林公园标牌数量最少,总计19张,其双语标牌数量较其他景区也是最少的,只有1张图片。三语标牌主要集中在可汗山旅游景区,总计29张,是因为此景区为4A景区,吸引许多外来游客前来观赏,与其他景区相比,此景区语言景观种类更加丰富。

二、语言使用的分布特点

霍林郭勒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为蒙古族,景区标牌中呈现大量蒙文,通过统计霍林郭勒市四个景区语言景观的分布特点,发现5种呈现方式,包括仅有中文、仅有蒙文、中文+蒙文、中文+英文以及中文+蒙文+英文。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统计数据得知,首先“仅有中文”的分布数量是最突出的,总计171张,占比57.0%,中文一直处于优势语言。其次“中文+蒙文”总计66张,占比22.0%,虽然在四个景区中比重不同,但是均有分布,体现出当地有许多的蒙古族。再次,“中文+英文”的总计24张,占比为8.0%以及“中文+蒙文+英文”的总计33张,占比为11.0%,这两种语言的标牌数量是差不多的,带有英文的标牌一般出现在警示标牌以及景区的公告标牌中,从英文的使用情况来说,英文的使用数量很少,进一步说明当地的外籍人士是比较少的,不太使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最后,“仅有蒙文”的标牌数量是最少的,总计6张,占比为2.0%,主要集中在敖包山公园(总计5张),拥有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体验,但是由于目前当地汉族人口趋于首位,如果仅用蒙文会出现语言不通的现象。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当地语言景观的分布特点主要以“仅有中文”和“中文+蒙文”的形式为主,英文地位较低,每个景区的官方标牌上都有蒙文的形式,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

三、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景观的多样性可以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经济地位以及对外交流的程度,规范的语言景观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便利,还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形象。霍林郭勒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日益受外来游客的关注,但是其语言使用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本文将收集的多语标牌材料进行整理,主要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牌中语种分布不均衡

语言景观主要发挥两种功能,一是信息功能,二是象征功能。通过分析四个景区的标牌,将其分为导向标牌、警示标牌、景区介绍标牌、宣传公告标牌以及服务设施标牌等,发现一些景区的标牌中出现语言分布不均衡的現象,例如景区的警示标牌中只有中文和英文,而缺少蒙文;景区介绍标牌中只有中文和蒙文,缺少英文,这会导致语言传递的信息量出现差异,不平等现象,警示标牌是提醒人们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的标志,而霍林郭勒市北距蒙古国直线距离仅120公里,加之当地蒙古族居多,当警示标牌中只有中文和英文时易使仅会蒙文的游客发生危险。景区介绍标牌的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方便,进一步促进对外交流的空间,但是景区介绍标牌中只有中文和蒙文,这给仅会英语的外国游客造成一定的困扰,无法了解当地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游客的参观意愿。同一景区使用不同的语言种类,不能给游客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导致景区开放性低,不利于对外交流,面对语言混乱现象,要统一规范标准,对语言景观整体进行规划。

(二)标牌中英文拼写不规范

霍林郭勒市四个景区的语言景观中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如英文字母的拼写不符合标准规则以及大小写的不规范问题。例如可汗山旅游景区中“旅游景区服务规范”标牌中的8条英文标准就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根据英文字母的拼写规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要采取大写形式,而标牌中的第1、2、6、7、8条首字母都没有采用大写形式,如第一条标准中的“people-oriented honest service.”此句开头字母没有大写。在拼写不规则之外还存在英文字母大小写不规范问题,例如“旅客须知”的公告牌中“旅游咨询Travel Advice”是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采用小写的形式,但是“旅游投诉TRAVEL COMPLAINTS”中所有的英文字母都采取的大写的形式,两者拼写不统一。上述这些明显的拼写不规范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文化面貌。

(三)标牌中英文翻译不规范

笔者通过收集的图片中发现,景区内的同一个警示标牌下面的英文标识会出现不同的差异,导致翻译不规范现象,如标牌中“景区严禁烟火”翻译成英文为“No fireworks in the scenic spot”,但是根据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中规定了“禁止烟火”的标准用语是“No burning”,而标牌中“景区严禁烟火”中的“No fireworks”是错误用法。除了翻译不规范外,还出现少翻译的现象,例如标牌中“可汗山景观带”翻译为“Kh land scape belt”,一方面“可汗山”只翻译了“可汗”的英文,缺少对“山”的翻译,造成英文少翻译现象;另一方面,“景观”的英文为“landscape”,但是标牌中将一个单词分写成“land”和“scape”两种形式,造成翻译不规范现象。笔者发现在景区的垃圾箱上也出现同样不规范现象,这里的“其他垃圾”翻译为“OTHER WASTE”,但是根据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 19095-2019)中规定“其他垃圾”的标准英文用法为“Residual Waste”,而许多景区的“其他垃圾”的英文形式都出现不规范现象。翻译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景区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更应该注重统一规范。

从以上分析得出,霍林郭勒市景区语言景观主要存在标牌中语种分布不均衡、标牌中英文拼写不规范、标牌中英文翻译不规范三方面的问题,语言景观不仅仅只是一个标牌,它更是传递信息的意识形态,是当地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政策的体现。

四、总结与思考

语言景观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着重考察公共空间中各类语言标牌的象征意义。本文通过了解不同景区的语言使用分布状况,发现语言景观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现象影响城市风貌,因此,笔者将对语言景观中的不规范现象提出以下三条解决措施,以对语言景观改善提供参考价值。

第一,设立多样语种标识,打造平等语言环境。相关部门整改标牌语言的分布方式,应充分考虑游客来源的多样性,保障语言分布均衡,例如在警示标牌、景区介绍标牌以及导向标牌中要设置中、英、蒙三种语言形式,保证蒙古族游客的生命安全,推广蒙古文字的语言使用;对于同一景区的多语标牌要设置统一的语言规范,避免误导和困扰的发生;同时景区语言景观中的语言种类顺序也要保持一致性,确定外语之间的前后顺序,例如中文作为优势语言排在第一位,而当地蒙古族游客居多,蒙文位于第二位置;根据当地景区接待外来游客的数量,英文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排在第三位。此外可以制造一些多语的指导游览手册,方便外地游客获取景区相关的信息,使游客感受完美的游览体验,对一些景区创建的历史背景标牌也应该设置多语形式,可以进一步传播景区的历史文化特点,不同景区设置具有本景区独特性的标牌,发挥景区独有的特性,使语言分布达到全面统一,促进国际化的交流,使语言景观更加多样性,更富有活力。

第二,加强景区监管力度,统一拼写标准。一方面景区相关部门人员要定期检查标牌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严格按照英文字母的拼写规则区实施统一的拼写标准,使其更加美观,增强视觉效应;另一方面,多语标牌的审批制度要更加严格,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也要培训制作标牌的相关人员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景区标牌代表城市形象,使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其重要性。大众也要不断监督,与当地政府协调合作,发现语言景观中出现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不断为景区的语言景观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对于正在制作的多语标牌,在景区设置之前要经过多个工作人员的校对,对于已经在景区设置的多语标牌,可以采取每年的定期检查,出现不规范现象的多语标牌要及时整改,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的素养,对景区语言景观及时监督和审核,维护语言文字平稳、规范,打造完美的景區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第三,引进高水平外语人才,整改翻译错误。相关部门要引进一些专业高水平的英文、蒙文学者,发挥人才优势,更准确地翻译景区的多语标牌,要根据国家标准选择正确的英文翻译形式,相关部门整改标牌中的英文错误形式,实时监控景区语言景观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整改,优化多语标牌的制作和设计,完善多语标牌的一致性,制定更好的语言规范标准。同时当地可汗山旅游景区作为4A景区,缺少导游讲解服务,可以设置一些多语的导游服务,包括电子导游服务,增加语言的经济价值,创立独特趣味的标牌形式,合理搭配标牌色彩。多设立一些多语的导向标牌,为游客提供指导,满足游客的需求,全力解决游客问题,增强当地人民的热情,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整体发展,还方便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景区文化,认识到宣传语言景观的重要性,促进当地景区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

参考文献:

[1]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02):214-223+320.

[2]章柏成.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14-18+77.

[3]邱莹.上饶市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 2016,(03):40-49.

[4]徐茗.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J].语言战略研究,2017,2(02):57-64.

[5]张晖,史轲.甘肃省5A级景区语言景观建设研究——基于天水麦积山景区的实证调查[J].旅游研究,2020, 12(05):27-41.

作者简介:

李娟,女,汉族,辽宁阜新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言景观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语言政策对语言景观的影响研究
海洋文化语言景观研究:视角与方法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