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2024-03-12 04:06周勤祝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学科核心

周勤祝

(合肥经开自贸区实验学校 安徽合肥 23000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了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学科教学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能力和优良品格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新课标的出版预示着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初中化学课程的育人导向、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大的强化和创新,化学学科教学当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单元教学指的是先对国家课程标准、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教学指导意见等资料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再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内容整合,重新编排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单元教学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都得以应用。单元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课堂执行力得到了改进:侧重单元知识的联系,分析教材更加透彻清晰;更加关注学情,从而使课堂更接近学生的需求;更规范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于是一些学者认为:中小学的课堂转型和课程开发应从单元教学设计做起,教师研修的重心应是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

一、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即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地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或者展开小组性、指向性和反思性的学习活动。

教学实践如果缺少了单元设计这一步,就只是零碎的知识点的训练;课程开发如果缺少单元设计这一环,可能就毫无价值可言。所以单元设计不论在教学实践还是课程开发中,其作用都是相当重要的。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认为,教书不是真正的教学,教学的根本应是教人。回归到学科教师身上,他(她)不应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教学论只是教师教学时参照的一种理论而已,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高视域下的课程思想,换言之即需在课程的一定高度和视野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利于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整体化教学策略从知识本身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联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组织”;从课程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统整”。

二、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课程发展和教学实践中的核心素养的把握、课标的研究、单元教学的设计以及课时计划的制订是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的,单元教学设计则是使核心素养落地的一个重要环节。单元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单元目标为出发点,从单元教学内容着手,在单元教学策略上着力。

首先要确立单元的核心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思想。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内容为例进行分析,设定单元教学目标为:知道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方面对含碳物质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进而总结认识物质的方法与规律;在验证性质的过程中体现核心素养中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了解含碳物质之间的转化的应用前景,了解人类肩负的科学使命。具体如下(表1):

表1 教学目标

其次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知识演化的逻辑顺序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及学生认知的思维顺序,要有机地融合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和顺序。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的三个课题《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顺序编排是比较合理的。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几种碳单质和木炭、认识活性炭等几种碳的混合物,使学生树立分类思想,真正领会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性质也体现结构;树立物质的元素观;从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中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可行性思路和方法;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学习中认识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差异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培养环保意识与转化观;倡导“碳中和”与“低碳出行”,培养学生合作、实践、创新等能力。现将“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表2):

表2 教学内容的设计

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方法,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在设定好教学目标后,以创设情境,组织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实践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凸显化学学科特性,展现学科魅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指引设计活动,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化学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活动设计如下(表3、表4、表5):

表3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活动设计

表4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活动设计

表5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活动设计

结语

大多数一线教师通常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只关心某一个点,比如一节课、一种课型或一种教学技能,忽略了从单元的整体视角全面地去分析与研究教材。如果能从单元视域下制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必然能提高教学效果。单元教学设计促使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更深,而不是停留在表象,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更新,而不是局限于当前。单元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传统教学下的知识点讲授是分割的、孤立的,这对学科素养培养和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是很不利的。而教学目标全面化是单元教学设计能实现的,其教学内容与过程更加系统化,凸显了新课改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

单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有利于教师们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教材,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为更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达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个目的,而且还增强了课程实践性与综合性,促进了育人方式的变革。

总之,单元教学设计模式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研模式,其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课堂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应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