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诊断与防控

2024-03-15 04:09艾建平刘孝文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黄痢断奶粪便

艾建平,刘孝文,徐 静

(镇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657200)

仔猪由于肠道中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故而自身抵抗力较低,无法更好的应对外界刺激,极易受到各类病原微生物侵袭以及应激因素干扰而出现腹泻。哺乳仔猪出现传染性腹泻的概率较高,保育仔猪出现腹泻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突然更换饲料、日粮抗原过敏、环境应激、断奶等因素所致[1]。而这些因素相互间有着密切关联,彼此影响且互成因果,多表现出双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症状,若不给予有效防控与治疗,会造成仔猪死亡,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故而了解仔猪腹泻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并结合实际进行有效防控措施研究很有必要。

1 流行病学

细菌性腹泻所致的黄痢、红痢发病的猪仔基本都是在10 日龄内,任何季节皆可发病,第一胎母猪产下的猪仔更易出现黄痢,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拉白痢的仔猪生长日龄主要是在10~30 d,相对黄痢而言死亡率稍低,任何季节皆可发病[2]。若仔猪生产后断奶的过程中出现了腹泻病多为副伤寒,死亡率与发病率均较高。通过观察若发现母猪出现了红痢与黄痢,那么仔猪于出生后约10 h 左右也会发病。病毒性腹泻的致病原为轮状病毒,通常没有年龄段的区分,断奶后仔猪与4 月龄架子猪极易发病,故而仔猪断奶后务必要加强管理,消除病原体,减少发病率。饲料高蛋白、低血糖是引起仔猪消化性不良、腹泻以及营养性腹泻的关键因素[3],其中消化不良型腹泻的发病时期多在出生早期,因该时段小猪所食的母乳较浓、较多,使得猪仔一时无法接受,哺乳期仔猪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外界环境会对其造成侵袭而出现消化不良,出现生理性腹泻。哺乳仔猪在冬季受到气候影响患上流行性腹泻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的概率高,不过温度回升后患上该病的概率则慢慢下降,发病后死亡率约为80%~90%。

2 临床症状

仔猪红痢排泄的粪便属于褐红色或浅红色水样稀便,黄痢排泄的粪便颜色为黄色,白痢排泄的粪便呈糊状,颜色为乳白色;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是整窝猪均发病,粪便为水样或糊状,腥臭,消瘦,尾部可见黄色粪便[4];病毒引起的腹泻(如轮状病毒)反应起初是呕吐,再进展成腹泻,粪便颜色为黑色或黄白色。仔猪发生痢疾后粪便性状开始改变,无法成形,粪便慢慢转稀,粪便里可见红色血液。

呕吐是传染性胃肠炎以及流行性腹泻病猪的突出反应,症状相当严重,表现为水样腹泻,死亡率较高,传播速度快,发病后体温突然间异常升高,怕冷,扎堆卧,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呼吸困难,粪便颜色为灰白色或黄白色。一些病猪粪便中仍残存消化不完善的食物,毛发色泽偏暗,随着病情的进展开始出现脱水反应,眼球下陷;一些慢性腹泻患猪温度无异常反应,不过精神萎靡,不愿饮食、喜卧,或在相同的地方长时间矗立,持续腹泻,脱水严重,常常啃垫草、喝脏水,后因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做好养殖期间的科学管理

具体内容为:第一,保温:因仔猪毛发相当稀疏,通常较偏瘦,机体没有充足的能源储备,外加脂肪量不足,要实现体温的良好调节有一定的难度,若是生存于寒冷环境下则可能会因无法适应而出现腹泻,因此加强保温管理很重要。通常情况下,30~35℃是刚出生0~3 d 的仔猪能够接受的最佳室内温度;25~28℃是已出生3~7 d 的仔猪能够接受的最佳室内温度;22~25℃是已出生14~35 d 的仔猪能够接受的最佳室内温度[5];第二,注重营养元素补充(如铁、硒等):因刚出生的仔猪多是食用母猪的母乳,母乳虽然营养较全面,且可增强猪仔免疫力,不过铁含量不足,所以刚出生3 d 的仔猪就应及时进行铁元素补充。通常在猪出生后的7 d,根据情况采取全价颗粒料饲养,实现母乳到饲料的有效过渡,断奶前应提前为每头猪进行饲料喂养,使其能慢慢适应饲料,使仔猪断奶前就具备完善的胃肠消化功能,这样对断奶后仔猪的应激也更小。仔猪断奶后需做好采食量的控制,做到少喂勤喂,定时定量,七分饱即可,给足饮水,且在饮水与食物中适量进行维生素、盐分补充,促其体质增强。断奶前后的仔猪饲料里,应做好微生态制剂、复合酶制剂、有机酸等的合理补充,使胃中酸度维持平衡,促内源性消化酶不足得到改善。第三,加强环境微生保护,同时要坚持不混养以及自繁自养原则。详细内容总结起来即:一是猪养殖期间加强场地消毒也可实现腹泻的有效控制。通过消毒可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实现疾病的防控。同时,猪场中残留流产胎儿、粪尿排泄物、病畜分泌物等均应清理干净,再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为猪只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二是猪场不可和其他动物混养;三是不同猪群间需分栏或分区饲养;四是注重消毒灭源,无论有无疫情,均应做好消毒;五是注意灭鼠,老鼠携带大量病菌,必然也携带病毒,可能会造成饲料污染,使猪感染该病,因而做好灭鼠非常重要;六是严禁于饲料内添加来源不明的骨肉粉等营养品;七是做到自繁自养,认真执行全进全出制度;第四,选择适宜的药物(如氟苯尼考、复方长效伊丙硫二醇注射液等)进行防控,同样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3.2 落实疫苗接种

疫苗免疫属于现今仔猪腹泻预防的可行举措。母猪分娩前进行两次疫苗接种,其中1 次是在分娩前半个月与40 d 左右分别给予1 次大肠杆菌腹泻菌苗接种,并且产前半个月与1 个月时应进行1 次红痢菌苗接种,这样能够更好的防控仔猪黄痢、白痢与红痢,降低发病率。在母猪分娩前1 个月与45 d 左右还应给予弱毒疫苗接种,有效防控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

3.2.1 灭活苗、联苗

灭活苗有细胞与组织灭活苗两类,周金法等在1994 年所研发的28 代毒制备细胞灭活苗能够实现对仔猪的有效保护,防控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基本上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最大特征即稳定安全,孕期母猪接种免疫后会有母源抗体形成,仔猪经初乳吸吮得到被动保护,并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故而临床使用二联、三联灭活苗进行防控皆可。现今我国由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灭活联苗有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等均已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3.2.2 弱毒苗、联苗

全世界现已投入到临床进行使用的弱毒疫苗有韩国的KPED-9 株、中国的CV777 株等,且我国所研发的CV777 株已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满足弱毒苗对毒株的各项条件;而国外同样有大量研究者认为口服弱毒疫苗能够实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防控。因国外致力于弱毒苗研究的时间较早,故而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在我国已经投入使用且得到认可的有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发的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弱毒活疫苗与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可长时间发挥免疫功效,属于不错的腹泻防控方法。

3.3 做好饮水补料,降低饲料中抗原的刺激

仔猪出生后,要让仔猪尽快的吸吮初乳,从而通过母乳让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进一步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如果仔猪需要进行超前免疫,则需要在疫苗免疫1 h 之后选择固定的乳头让仔猪吃初乳。这一过程需要养殖人员在2 h 内完成,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针对个别不会自己吃奶的仔猪,养殖人员需要人工辅助喂养。与此同时,由于仔猪的代谢比较旺盛,短时间内的生长速度较快,所以要及时喂水,水源保持清洁干净,冬季有条件的猪圈可以提供温水,避免造成仔猪腹泻。仔猪7 日龄后就可以进行补料,目的是促进其消化系统发育,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营养元素,随着日龄增长,养殖人员需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增加每一次的饲料量。已有研究证实,在饲料中适量的添加微生态制剂,有助于降低仔猪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养殖人员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黄柏、黄芪等中草药,目的是提高仔猪免疫力。为了能切实有效的降低饲料中的抗原刺激,必要的时候养殖人员还可以对饲料进行加工,如煮熟大豆,能将其中蕴含的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减少,仔猪更好吸收,降低腹泻几率。又如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苯海拉明等抗过敏物质,增加仔猪肠胃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3.4 药物治疗

仔猪腹泻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下对比较常见的几种腹泻类型治疗方案进行总结:

3.4.1 细菌感染腹泻

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即:第一,使用25%氯霉素肌肉注射,0.2~0.4 mL/次,或使用氯霉素口服,60 mg/次,2 次/ d,持续用药3 d;第二,使用磺胺脒200 mg、甲氧苄胺嘧啶40 mg 口服,3 次/ d,持续用药3 d;第三,使用土霉素300 mg 口服,3 次/ d,持续用药3 d。除开以上用药方案外,还可应用白龙散(白头翁末2 份,龙胆根末1 份)充分混合供仔猪口服,10~15 g/次,2 次/ d,持续用药3 d。

仔猪黄痢(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将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5 mL、5%碳酸氢钠10 mL、维生素C 1 g 充分混合,取10 mL 内服,2 次/ d;也可使用0.2~0.3 g 土霉素与适量温开水调制为糊状,在母猪乳头进行涂抹让仔猪吃,3 次/ d,持续用药3 d,并联合使用立停恩诺沙星灌服,2 mL/头。

仔猪红痢(C 型魏氏梭菌所致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仔猪出生后可使用0.2 mL 25%氯霉素或0.1 g土霉素口服,2~3 次/ d,持续用药3 d;发病后使用0.2 mL~0.4 mL 25%氯霉素注射液进行肌注治疗,并联合使用200 mg 黄胺脒口服,3 次/ d,持续用药3 d。

3.4.2 病毒感染性腹泻

选择黄连素、四环素、磺胺、高锰酸钾口服能够预防继发感染,使腹泻症状减轻;同时,可使用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 g、氯化钾1.5 g、小苏打2.5 g、葡萄糖粉20 g,与1000 mL 水混合)饮用,并使用抗生素灌服,可进行继发细菌性腹泻防控;伴有重度脱水的哺乳仔猪需进行体液补充,使用50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加温到35~40℃),并加入5 mL 5%碳酸氯钠注射液、20 mL 2.5%恩诺沙星注射液、10 mL 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20 mg 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合后,使用20 mL~30 mL 进行腹腔注射,1~2 次/ d,持续使用2~3 d。腹腔注射操作:助手将仔猪后腿倒提,肚皮向外,术者左手将猪腹侧壁按住,并在倒数第2 对乳头左或右侧,腹中线旁开2 cm 位置,擦拭5%碘酊并用酒精擦拭消毒,右手用12 号针头注射器,向腹腔垂直注射1 cm~1.5 cm,进行药液注射,将针头拔出后,再给予局部消毒。

3.4.3 寄生虫病

在寄生虫疾病的防控上,需要养殖人员做好系统性的防控和治疗。猪圈应每2~3 个月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彻底驱虫,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保障驱虫范围的广泛性,常用的驱虫药如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6]。与此同时,做好日常卫生管理工作,每日通风和消毒,对于外来人员、车辆等进行消毒和登记,对于猪粪要集中发酵处理。将寄生虫虫卵彻底杀死干净,避免其引发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4 结论

仔猪出现暴发性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的腹泻主要是受病毒感染所致,但慢慢发病后病情逐渐严重并影响其他猪群的腹泻,大部分是因受到了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当仔猪出现了混合型感染腹泻后的病理学改变与症状表现相当繁杂,使得临床要辨证治疗以及确诊有一定的难度,故而需根据仔猪的症状表现以及流行病学特征,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进行病情防控,进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黄痢断奶粪便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