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2024-03-16 08:37朱卫未赵路遥淦贵生
物流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赋权物流业省份

朱卫未,赵路遥,淦贵生

(1.南京邮电大学 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 信息产业融合创新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3.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4.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211)

0 引言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物流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22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47.6 万亿元,同比增长3.4%,社会物流总费用17.8 万亿元,同比增长4.4%,各个方面实现了稳定增长。物流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而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明确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对提高物流业发展效率、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和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探究物流业发展现状,何黎明[1]指出在2022 年我国物流业在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压力下实现了平稳运行,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同时,物流业供需不匹配、供给结构不平衡、资源不充分、政策制度不协调等问题依然存在。从物流业竞争力角度出发,唐建荣和戚梦圆[2]利用突变级数法结合Dagum 基尼系数对我国物流业竞争力水平及区间差异进行分析。王东方和张华荣[3]认为城市物流发展失配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因此通过健康距离模型对我国城市物流发展失配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物流发展失配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失配向匹配转变。Jing 和Cai[4]基于区位商理论和区域物流的特点,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业演变状况。龚雪[5]通过DEA-Tobit 模型分析探讨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整体呈现“东强西弱”,且物流业的发展与对外开放水平、行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相关。

上述研究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也都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物流业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极其重要的行业要求。2022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将在这一规划的指引下,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利用熵权法对我国31 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希望能对推进我国省域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不同于传统的运输业和仓储业,物流行业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现代物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指出现代物流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标的选取要在准确衡量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同时,考虑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参考现有研究,本文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引入了物流行业的基础建设、行业发展规模、绿色发展水平3 个维度的指标,同时考虑到各省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影响,在指标体系中加入了扰动因素。

基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基础建设、行业规模、绿色发展、扰动因素4 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各维度具体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指标属性一列中,指标属性为正向意味着对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而言该项指标数据越大越好,负向意味着对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而言该项指标数据越小越好。

2 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核心是指标的合理赋权,常见的指标赋权方法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及组合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的优势在于根据决策者意图设定权重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但由于主观因素对权重影响较大,当决策者的判断过多受其主观偏好影响时会导致决策结果不够客观合理。客观赋权法的权重是根据不同的计算逻辑由数据本身得到的,没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组合赋权法理论上可以将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的优点结合,使决策结果更为可靠,但两种方法结合时该遵循怎样的权重分配原则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处理过程也较为繁琐。

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涉及4 个维度的15 项指标,主观赋权法难以客观地实现各项指标的合理赋权,组合赋权法在确定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的分配原则方面暂时没有合理的定论。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通过信息熵计算相关指标权重,被应用于经济[6]、文化[7]、生态环境[8]、电子商务[9]、人工智能[10]等众多领域的多指标赋权过程中,本文选择采用熵权法实现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熵权法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数据预处理,针对待评估的n 个对象及m 项指标所构建的矩阵V:

对其数据进行转化,标准化后的矩阵记为Z,指标为正向指标时:

指标为负向指标时:

第二步:计算第j 项指标在第i 个待评估对象中所占比重pij:

第三步: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第j 个指标的信息熵为:

其中:wj≥0,当pij=0 时,定义ej=0,ej越大表示第j 个指标的信息熵越大,所对应的信息量就越小。

第四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首先计算得到信息效用值dj:

之后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

第五步:得到各指标权重之后,计算n 个待评估对象的综合评分:

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过程中,矩阵V 由31 个省份15 项指标对应的原始数据构成,根据属性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实现数据标准化,再根据指标在待评估对象中所占比重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信息熵可用于判断指标的离散程度,信息熵越小指标离散程度越大,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也就越大,利用信息熵最终可求得各项指标权重,最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加权求和即可得到各省份的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物流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等。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领域众多,且缺少行业相关的专业统计数据,参考现有研究,将物流业相关数据用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行业数据代替。指标体系中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2017 年为基期,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情况计算得到的,铁路里程数据来源于铁路营业里程,而针对指标体系中绿色发展维度的两项指标,由于缺少按照行业划分的污染物排放的规范和数据,本文将各省物流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视为物流业发展系数,用该系数与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乘积代替物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物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3.2 中国省域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根据2019—2021 年中国31 个省份15 项指标数据,利用公式(1)至公式(7)可测算得到各项二级指标权重,结合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最终根据公式(8)可计算得出各省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具体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2019—2021 年省域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及排名

3.3 中国省域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

2019—2021 年,全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分别是0.237 4、0.239 4 和0.236 8,均值为0.237 9,整体变动不大。综合来看,每一年都有12 个省份的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高于全国均值,约61%左右的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物流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图1 展示了2019—2021 年各省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存在个别省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分值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分布较为分散,这也说明省份间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图1 2019—2021 年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分布

从单个省份的角度来看,2019—2021 年中国31 个省份中,广东省三年间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均值为0.768 8,位于第一,紧接着排名第二的是浙江省0.500 1,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排名较为稳定,这两个省份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电商物流的大力建设带动了当地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货运量、快递量等多项指标数据排名靠前,推动了当地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均值2019 年和2020 年排名都是第四的江苏省,在2021 年上升至第三名,江苏在物流法人单位数和物流业增加值等指标方面表现亮眼。上海市在2021 年由原来的第三名下滑至第五名,2021 年上海由于疫情原因多地实行静态管理,物流业发展速度随之减缓,整体排名也出现了下降趋势。山东与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对物流发展的高需求推动了当地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位于第五和第六位。在排名比较靠后的省份中,西藏、宁夏、青海、海南、甘肃等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密度低,物流业整体发展较为落后,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整体较低。

从区域角度来看,排名较为靠前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大多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数量多,多种因素结合后推动了当地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排名较为落后的省份大多处于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最终导致地区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首先在基础建设、行业发展规模、绿色发展水平3 个维度的基础上,引入扰动因素构建了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熵权法对中国31 个省份2019—2021 年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针对评价结果从整体、单个省份、地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评分排名较高的省份中,由于电商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影响,高物流需求的地区在推动当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的更好;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交通建设等影响,综合评分“东高西低”现象较为明显。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为持续推动中国省域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建议加大西部地区物流业基础建设力度,缩小东西部物流行业发展差异;增强电商扶持力度,完善城乡消费物流体系,在提高各地物流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省域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物流供应链智慧化水平,开发物流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促进物流业的创新发展,全面提高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赋权物流业省份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试论新媒体赋权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物流业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