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4-03-16 08:37戈,孔
物流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热点发文供应链

张 戈,孔 婷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0 引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成为工业4.0[1]和智能制造[2]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兴数字技术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融合创新,实现数字硬件、软件和网络间的高度交互,构建高效协同、快速响应、敏捷柔性、高度可视、动态智能的数字化供应链[3]成为企业顺应大局大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点。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数字化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求“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欧盟在其“2030 数字罗盘”计划中指出要保障数字生态系统和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为未来十年欧洲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供应链数字化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研究热点与趋势也正在不断变化。本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供应链数字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旨在阐述当前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方向和思路。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全面系统了解国际专家学者在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成果现状、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本文选取全球最大的引文数据库之一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以“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upply Chain”和“Digital Supply Chai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相关文献最早发表于2001 年,故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0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共得到582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献标题及摘要,以人工方式剔除无效文献,并将所筛选的文献导入CiteSpace 软件中去重,最终获得有效文献580 篇。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 6.1.R3 软件对WOS 数据库中供应链数字化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法是以科技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4]。CiteSpace 是一种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文献题录包含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以绘制图谱的形式展现信息的主要结构和历史前沿[5]。本文主要通过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作者和发文期刊分析总结研究现状,运用关键词共现探析研究热点,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和时间线图谱探究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并运用关键词突现探索研究前沿,从而对供应链数字化领域文献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评述。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能够很好地展示某研究领域的受关注程度。为了清晰描述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研究情况,绘制了发文量的年度变化折线图,如图1 所示。可以看到:(1)2001—2016 年,历年发文量均在10 篇以内,数量极少,表明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2)2016—2018 年,发文量稳步增长,标志着该领域进入发展阶段。面对传统供应链的承压困境,越来越多的节点企业意识到必须依靠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以及供应链平台赋能,实现供应链数字化,这是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的关键。供应链数字化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3)2019—2021 年,发文量高速攀升,表明该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各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传统供应链向数字化供应网络变革跃迁,供应链数字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并在2022 年达到峰值(185 篇)。总体而言,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未来有持续增长的可能,表明该领域受到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正逐渐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1 2001—2022 年供应链数字化文献发文量变化趋势图

2.2 发文国家分析

对发文国家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各个国家在某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分析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的相关发文国家,绘制了核心国家及其发文量情况图表,如图2 所示。可以看到,发文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发文总量达到345 篇,占该领域有效文献总量的59.54%,是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核心研究国家。其中,发文量位居第一位的是中国,所发表文献的研究主题集中于管理(Management)、供应链与物流(Supply Chain &Logistics)以及设计与制造(Design &Manufacturing);英国与意大利的研究方向与中国类似;而美国与德国的研究主题中,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占比较大。由此可知,供应链数字化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未来各国学者应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发文数量和发文质量,共同推动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深入探索。

图2 供应链数字化研究核心国家发文量

2.3 发文作者分析

为了识别供应链数字化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明确核心作者及其合作关系,本文对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形成了核心作者及其合作知识图谱,如图3 所示。图中共有275 个节点,256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6 8,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6]。

图3 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结合图3 以及WOS 数据库自带引文报告可知,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研究学者众多,其中发文量最大的是来自瑞典的Morteza Ghobakhloo,现隶属机构为Uppsala Universitet,共发文6 篇,且篇均被引次数为98.5,h-index①为6,表明该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在供应链数字化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主要关注精益数字化[7]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8]。

从合作角度看,有部分学者形成了较小的合作作者群,如Chen Ling,Beier Grischa 和Xue Bing 等6 人共同发表了两篇文章,研究发现企业工业4.0 水平越高,其供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能力越强[9]。然而,整体而言,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学者分布比较分散,尚未形成节点密度较大的作者群,表明作者之间合作频率和合作关系尚不够紧密,有待形成密切的合作团队。

2.4 期刊分析

为了识别研究发表的核心期刊,本文对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期刊及其期刊引文指标(JCI)如表1 所示。与期刊影响因子不同,JCI 提供了学科领域、文献类型和出版年份3 个方面被引频次的计算结果,具有跨学科期刊评价功能[10]。

表1 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发文量前五的期刊

从表1 可以看到,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Sustainability》,发文量达到55 篇,对供应链数字化关注度较高;但其JCI 较低(0.65<1.0),表明该期刊未达到平均水平的引文影响,影响力有待提升。排名2~4 位的期刊分别为《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Production Planning &Control》、《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发文量均超过10 篇,且JCI 均大于1.0,表明供应链数字化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影响力较高期刊的关注,即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受到国际高水平期刊的认可。

3 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凝练了文献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重要信息的核心要点,是研究热点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有助于发现高频关键词及其之间的共线关联,从而识别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热点[11]。图4 描述了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其中关键词的中心性和被引次数越高,表明其所对应的研究方向越重要。通过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的研究热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图4 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1)供应链数字化的驱动因素。体现为关键词“Big Data、Industry 4.0、Internet、Information Technology”等的共现,主要从技术视角探究新兴数字技术对供应链数字化的驱动效应。如Agrawal 和Narain[12]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发现,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是供应链数字化的有效驱动因素。Vitsentzatou 等[13]基于Grey-DEMATEL 方法研究发现,技术、消费者和行业是驱动餐饮服务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类关键因素。Khan 等[14]的研究发现,整合和先进运营模式是供应链数字化的关键驱动要素。Choudhury 等[15]通过交叉影响矩阵乘法分析发现,销售和运营规划战略、战略采购技术、智能制造流程和仓库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数字化的成功率。

(2)供应链数字化的实现机理。体现为关键词“Supply Chain Management、Model、Implementation、Framework”等的共现,主要从理论视角探讨供应链数字化的实现路径和实施框架。如Tay 和Loh 等[16]通过案例研究,阐明了精益六西格玛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理和实施框架。Ho 等[17]运用案例研究发现,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具有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混合型三种框架。

(3)供应链数字化的影响效果。体现为关键词“Supply Chain、Digital Transformation、Impact、Performance”等的共现,主要从实证研究的视角探析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和供应链运营的影响。如Yin 和Ran[18]运用fsQCA 方法研究发现,供应链多元化和数字化转型可有效提高供应链弹性。Nasiri 等[19]的研究表明,智能化技术与数字化供应链可显著提升公司与其供应商间协作水平的绩效。Lerman 等[20]运用回归分析发现,数字供应链与更高水平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直接相关。

3.2 演变趋势分析

在分析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现状与热点的基础上,为了识别研究热点的主题分布,深化主题共现关系,本文对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通过LLR 算法共得到9 个聚类,网络模块化值Q=0.456>0.3,聚类平均轮廓值S=0.753>0.7,表明聚类结果显著且合理[6]。聚类结果如表2 所示,表明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涉及面较广。

表2 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关键词聚类结果

调整关键词聚类图谱为时间线显示,即可通过时间轴展示某领域研究热点的动态演变过程[6]。本文绘制了供应链数字化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见图5),发现供应链数字化的研究趋势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5 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1)2001—2016 年,为研究起始阶段,体现为关键词“Capabil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Supply Chain、Digital Transformation”等的涌现。该阶段关于供应链数字化的研究初具雏形,研究趋势从数字通信引起的供应链管理变革,到将可视化、预测分析和大数据技术与供应链设计相联系,研究证实了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对供应链管理具有积极效应。

(2)2017—2019 年,为研究发展阶段,体现为关键词“Digital Manufacturing、Blockchain Technology、Big Data Analytics、Internet of things”等的涌现。该阶段的研究开始对供应链数字化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研究热点更为丰富,学者们对供应链数字化的驱动因素、转型机制以及影响效果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发文数量和发文质量显著提升,产出了较多的高被引文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3)2020—2022 年,为研究深入阶段,体现为关键词“Cloud Computing Adoption、Risk Management、Coordination”等的涌现。该阶段由于企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可能造成的供应链中断风险,供应链数字化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探析供应链各合作主体之间的数字化协作,如象征性激励对供应商参与两级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影响[21]以及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合作伙伴信任的影响等[22]。

3.3 研究前沿分析

关键词突现的时间线分析能够识别不同时间段词频贡献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关键词。关键词突现强度越大,表明该时间段研究人员对其的关注度越高。对供应链数字化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见图6),有助于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动态变迁过程,从而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图6 供应链数字化研究关键词突现

从图6 可知,早期比较重要的关键词为“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gration(整合)”,表明供应链数字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企业间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深度协作,从而提升供应链整合程度和数字化水平。随着工业4.0 和智能制造战略的提出,各国企业纷纷推动数字化转型,2016 年开始关于“Digital Manufacturing(数字化制造)、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Cyber-physical System(信息物理系统)”等关键词的研究逐渐出现,表明企业更关注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驱动供应链各节点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以“Smart Manufacturing(智能制造)、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Simulation(仿真)、Performance Measurement(绩效测量)”为关键词的研究逐步发展起来,未来关于供应链数字化的研究更关注制造和商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仿真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以及供应链数字化水平的评价标准。

4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WOS 核心数据库中供应链数字化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现状方面,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文量显著上升,且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研究学者众多,但较分散,未来需加强合作程度和合作频率。

(2)研究热点方面,供应链数字化研究热点范围广泛,学者们主要针对供应链数字化的驱动因素(如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供应链数字化的实施机理(如实现路径和实施框架)以及供应链数字化的影响效果(如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绩效提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3)研究趋势和前沿方面,供应链数字化的研究演进趋势经历了起始、发展和深入三个阶段,从数字通讯引起的供应链管理变革,到供应链数字化的驱动因素、转型机制以及影响效果的全方位探讨,再到供应链各主体间的数字化协作,未来研究将关注制造和商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仿真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以及供应链数字化水平的评价标准。

注:①指该学者发表的n 篇论文中至少有h 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 次。

猜你喜欢
热点发文供应链
热点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热点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结合热点做演讲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