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措施

2024-03-17 00:47游谦曹晓月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1期
关键词:毕业生岗位基层

文/游谦 曹晓月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因此,要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为调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笔者在G 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68 份,剔除无效问卷68 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求职意愿如下。

在就业意愿方面,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相较于深造进修更倾向于直接就业,45.3% 的学生倾向到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就业,23.4% 的学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选择地区方面,34.97% 的学生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7.05% 的学生选择回家乡就业。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对于就业渠道的选择,29.12% 的学生选择通过校内组织的招聘,31.84% 的学生选择学校推荐或网络投简历的方式。

从就业意愿的结果来看,该校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愿意尝试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为社会作贡献。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还存在高校毕业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求不匹配、高校毕业生对职业规划不清晰等情况。一些学生表示,在择校和选择专业时仅凭借长辈的叙述和招生简章上的专业介绍来判断就业前景,因此在校期间,通过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增加实习经历提升综合能力,了解该专业。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过于理想。部分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只要求职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就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措施建议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全方位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就业支持和服务力度,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招聘活动。

拓展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实施政策服务落实专项行动,加快兑现政策,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稳定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聘招募。鼓励引导企业扩大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行动。打通企业吸纳毕业生和离校2 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绿色通道”,大力推广“直补快办”业务经办模式,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结合就业创业服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惠企利民政策宣传活动。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稳岗扩岗,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教育部门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开发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要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招聘推介力度,为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便利,引导更多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加大基层项目招募力度。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也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地区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帮扶乡村振兴服务。对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人员所在基层乡镇事业单位有空编的可通过考核、考察等公开招聘方式直接聘用,缩短试用期期限。扩大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招募规模,健全、优化服务保障,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激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的热情。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基层一线实现人生的价值,开启精彩人生。

加大岗位推送力度。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将岗位信息、指导培训、创业扶持等服务送到高校毕业生身边。同时,推出“职引未来”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发动行业协会、社会机构、知名企业广泛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大规模推送岗位,推出更多有特色的行业专场招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岗位信息。

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对接高校人才培养和单位用人计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校企人才资源和就业岗位对接与交流搭建平台,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在企业设置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突破由学校单方完成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双方完成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让用人单位参与到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等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推进教研教改,增强教育实效。采取有效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疏导和消解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加大学生参与见习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推广,优化见习单位认定和岗位招募程序,开发更多见习基地,多渠道募集见习岗位。人社部门要组织见习基地及时发布推送见习岗位招聘信息,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见习宣传推介、专场招募、双向洽谈等活动,使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能获得见习机会。加强见习全程指导、管理、监督,指导做好见习协议签订、见习待遇保障等相关工作。针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质量,拓展新职业培训,支持高校毕业生实现技能就业。开展就业见习质量提升行动。举办就业见习专项对接活动,促进见习供需双方对接,提升见习对接成功率。

加大帮扶力度。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面纳入实名服务,确保登记到位、联系到位、帮扶到位,做实帮扶台账;对移交信息有缺项漏项的,及时反馈补充;同时畅通求助渠道,及时跟进提供实名制服务,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优先提供服务,优先推荐岗位。与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加强联系,开展好就业服务帮扶,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依托各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建立台账,逐一登记,优先为其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信息服务。

加强信息化管理和实名制统计。充分运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比对分析,不断提升待遇审核和就业服务准确率。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数据信息统计,健全完善人才储备和青年见习人员管理和补贴发放台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在网站等信息平台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发布专区,及时把就业岗位信息按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和市场主体招聘等类别上传,让高校毕业生通过登录网站第一时间知晓考录招聘需求。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政策、拓岗位、优服务、兜底线,充分拓宽就业渠道,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健全优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促进机制,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猜你喜欢
毕业生岗位基层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走基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