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草面料改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可塑性研究

2024-03-22 08:33王冬
西部皮革 2024年5期
关键词:皮草毛皮编织

王冬

(长春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皮草在漫长的服饰发展史中扮演着特有的角色,蕴含着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时装多元化、个性化设计需求也日新月异。随着年轻群体加入,对皮草时尚个性、趣味性等追求越来越多,推动皮草服装有更高的审美需求和设计创新。皮草服装设计不仅仅满足于传统设计手法与面料的运用,迫切需要与新的技术手段、新型的面料创新结合,满足皮草服装市场与消费者需求,这也是当代服装设计师主要目标之一。

1 皮草在中西方的起源及发展

皮草服装在中国和西方均具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祖先最初用动物毛皮作为最原始服装面料用于御寒功能,人类进化过程中皮草又呈现出地位、身份、财富等功能性标志。先秦文献中的记载显示周代或更早时期的裘皮礼仪服饰已经制度化[1]。皮草功能性从遮羞保暖、伪装打猎、图腾崇敬到等级标识、财富识别等发生转变,在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用途。如今,皮草设计以追求美观、彰显气质、经济耐穿为主要发展趋势。

黄能馥先生的《中国服饰通史》中记载:“在旧石器早期,中国直立猿人就已出现。……懂得用兽皮护身御寒。”[2]人类祖先出于生存本能,开创了毛皮护体御寒之物,自此,人类开始使用兽皮制作贯头衣或斗篷披挂以御寒。传统皮草鞣制技术工艺形成于商朝末期,到了周朝,专门设立“金、玉、皮、工、石”等制裘部门,严明毛皮材质和颜色的身份等级制式。“集腋成裘”“狐裘羔袖”“肥马轻裘”,这些与皮衣相关的成语,无不显示着皮草种类的丰富及其在古人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秦汉时期,毛皮可作为两国交换礼品,可见当时毛皮发展繁盛。到了唐代,服裘在胡人着装中常见,据考胡人爱穿翻毛领皮袄;唐代裘皮也多用于皮靴、浑脱帽(唐代流行的一种胡帽)等配饰。宋元时期,受少数民族女真、蒙古族等影响,服饰形制风格与装饰手法越发多样化,加之南宋北方经济南移促进了皮草市场的发展。明清时期,人们对于裘皮服饰的痴迷,也反映在裘皮服穿用阶层的细分、裘服款式变化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些王朝统治阶层对皮草推崇备至,如南北朝、元朝、西夏、金、清代等,在进贡和贸易的刺激下,皮草业发展越加繁荣[3]。

在西方,毛皮也是最悠久的服装面料之一。古埃及对皮草使用源于图腾崇拜,他们认为穿着狮子、豹子等猛兽的皮会将威力传递到自己身上,以此象征王权。古希腊人还专门设立机构负责管理毛皮商和皮草加工,希腊神话故事《金羊毛》中的人物描写多有穿动物皮草现象[3]。公元3 世纪以后,随着皮草贸易盛行,皮草服饰再次发展。皮草面料多与丝绸及其他面料的混搭,在衣服领口、衣摆及门襟边缘处作装饰使用。到了16 世纪中叶,毛皮服饰的盛行达到了顶峰。皮草通过“分割拼接”或“切口”的手法展现里层服装面料,还创造了灯笼袖局部造型,为皮草提供了更多设计空间。18 世纪中期,受工业革命影响,男子服饰不再以奢华繁琐为特点,而女性服饰在配饰及服装局部仍有使用皮草。毛皮服装开始进入规模化制作阶段,制作技术也趋于成熟化和专业化,有了专门的毛皮服装加工场。到了20 世纪,设计师把皮草应用到围巾、披肩、帽子、手套等品类,并涌现出一批如沃斯、芬迪、巴伦夏加等著名品牌。20 世纪70 年代,人造皮草出现并广为流行,人造皮草以物美价廉的特点受到皮草及热衷时尚的消费群体青睐。20 世纪末和新世纪初,裘皮设计打破传统裘皮较为保守的程式化一面,向着年轻化、时尚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4]。毛皮加工工艺与时俱进,拉毛、剪绒、拼色、复合印染等现代工艺的发展,为皮草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2 皮草的种类分析

皮草种类多样,世界上皮草种类有140 多种,我国皮草种类有90 多种,早在四五千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关于皮草业历史记载[3]。皮草种类分类方法,从古至今各不相同。先秦时期,羊、虎、狐、狼、狸、豹、黑貂(紫貂)等毛皮史书均有记载[5];汉以后,有猫、鹿、狸、獐等品类;唐末有狮、熊、豹等兽皮品种记载;清代有进口“洋灰鼠”品种[6]。由此可见,不同级别、不同季节穿着者所穿的皮草品种不同,同时反映了皮草品种的多样性。

现如今,皮草则是按不同种群、产地进行划分命名。常见毛皮品类分为人工饲养动物皮、毛皮形态特征、毛皮厚薄特征、经济价值和同类皮草材料分类等[5]。

人工饲养动物皮主要分水貂和狐狸两类,大部分毛皮是可以人造其毛色、大小等特性。水貂和狐狸大多生产在北欧地区,它们适宜生活在偏寒冷气候里。水貂和狐狸的毛皮又厚又密,在寒冷的气候可以抵御严寒,主要适于制作服装抵御寒冷[5]。

按毛皮形态特征可分为:小毛细皮、大毛细皮、粗毛皮、杂毛皮、胎毛皮等品种[3]。

按照毛皮厚薄特征分为:厚型狐皮、中厚型貂皮、薄型波斯盖羊皮以这三种最为典型。此外,还可以按照粗细毛、长短毛、大中小毛等形态分等[3]。

3 皮草面料特性与工艺研究

皮草面料包括全皮草面料和半毛皮类面料。皮草面料由于面料本身的体积感和厚重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设计师可将皮草与牛仔、薄纱、针织等面料结合,创造出更有肌理层次感的可能性。皮草面料改造可行性影响着皮草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皮草面料改造通过取舍打破常规设计,根据服装不同风格特征,分配不同皮草面料所占比重、统一、主次等关系。

在工艺方面,常规皮草设计制作中大多采用单一皮草面料为主,虽经量化生产制作提高了效率,但整体缺乏新意。若在皮草细节上加入特殊工艺,使皮草材质、形状或颜色等形成强烈对比。笔者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出以下六种皮草面料工艺类型,可与不同皮草面料组合形成具有丰富视觉效果的设计作品。

3.1 皮草拔针

“皮草拔针”选用绒毛质感厚密又有弹性的优质貂皮,在加工时保留皮料底绒,使用机器拔除皮草毛针。皮草拔针创新性工艺将皮草面料由厚重感转变为轻盈感面料,从而改变皮草质感舒适度[5]。

3.2 皮草剪绒

通过剪绒工艺把毛拔去,修剪底绒,可改变皮草的固有外观,使皮草面料更加轻盈、柔软,皮草面料表面由此形成不同形状、宽窄、高低的纹理或图案等[5]。

3.3 电子印花

皮草电子印花是将毛的一部分染成“一毛二色”“一毛三色”或通过套印方法使毛尖多色,从而形成印花图案。皮草面料结合印花图案设计手法,将不同皮草面料组合后印花形成丰富图案肌理效果。电子印花的优势是可通过微电脑精确控制流量,设计师可根据印花图案的丰富色彩和鲜艳度,通过对图案进行重新解构设计,打破传统皮草面料与印花的壁垒,从而突出印花设计亮点[5]。

3.4 皮草开条编织

皮草开条编织工艺使用全皮草编织或半皮草组合编织,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现代皮草编织工艺要结合底网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机器切割成各种形状制成各种材质底网进行编织,常用梭织、弹力底网进行编织;另一种是手工操作完成皮草编织工艺,皮草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图案,确定皮草编织方法思路,如斜纹编织、菱形花纹编织等[3]。现代皮草编织中广泛使用的拼接方法以十字编织、斜纹编等技法为主。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反传统设计思路,利用各种皮草面料颜色变化和绒毛差异,编织出不规则图案或规则几何图形,突出皮草开条编织工艺的层次变化性。

3.5 长短毛皮草拼接

皮草拼接工艺在皮草服装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天然皮草材料长短毛不一样,颜色和质感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可根据皮草品种不同,进行长短毛皮草拼合方式改变,包括长短毛皮草拼接、单一皮草面料剪绒后长短毛组合、不同种类皮草长短毛组合,使皮草表面具有凹凸立体肌理,具有美观性、舒适性[3,7]。

3.6 皮草与其他面料组合

面料作为服装设计表现的载体,同时也作为服装构成三要素之一,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服装面料的选择和匹配。皮草与针织、牛仔、蕾丝刺绣等面辅料组合使用,能够使服装更具新意与时尚感。皮草面料与其他面料的综合运用,不仅在肌理与质感对比上丰富设计,更在色彩对比与和谐上创造出各种完全不同的皮草服装风格[8]。还可以使用面料结合针迹多种变化方式和编织相结合,创造更丰富独特设计效果。无论面料组合多变针法和肌理效果应用,还是面料各种造型手法和装饰手法结合,两者碰撞都能产生特殊火花,让皮草服装设计更加独特。

4 皮草面料改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面料改造是近年来流行的设计手法,利用皮草其本身的面料质地、光泽、触感、柔软度和硬度等结合进行改造设计,不断满足皮草服饰时尚化、个性化、功能化的发展需要[9]。随着经济、政治对时尚行业的引领,消费者审美观不断日益更新,皮草面料改造优势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不断优化。

皮草面料改造在服装设计创新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必须把色彩、结构、轮廓或多样面料复合创新方法作为切入点,再结合功能性和美观性,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面料创新可以作为皮草服装独立材料,面料改造可作为皮草服装潮流发展的源动力,也是皮草设计师推陈出新、创新设计的有效手段。皮草面料改造在服装设计中要注重轮廓、材质、色彩、图案等设计要素,再确定设计主题的呈现形式与美学法则运用。因此,如何让皮草面料改造既具创新性又具实用性,是对设计师在皮草设计整体把控力的重要考验。

笔者的皮草系列设计过程主要按照以下基本步骤:灵感来源→设计草图→色彩提取→面料提取→流行趋势分析→系列效果图→系列款式图→打板→制作样衣→成衣制作→配饰制作→最后调整→拍摄照片。

笔者荣获的NAFA 奢求奖第十届中国国际皮草设计大赛金奖作品,如图1 和图2,其系列灵感来源于蓝色海洋。在生活中,合成材料随处可见,很多废弃物被丢进海洋,不仅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对海底生物造成伤害。作品以海洋蓝为主色调,在服装材质上选择天然毛皮、棉麻等可持续时尚材料,以此希望能够唤醒消费者回归自然。

图1 NAFA奢求奖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皮草设计大赛金奖作品设计稿

图2 NAFA奢求奖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皮草设计大赛金奖作品设计实物

皮草原料节约成本优势充分体现“自然创物,物尽其用”理念,例如皮草面料编织,皮草经过抽条编织,可以大大避免有瑕疵的皮草面料浪费,同时也能有效规避色差和单薄问题,通过设计,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皮草可以相互编织,边缘皮草也可以用小部分编织,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皮草材料。由于皮草材料开张尺寸限制,许多大裁片皮草服装结构容易产生服装废料,许多制衣厂经常以低价处理或销毁这些皮草废料,这些皮草废料是良好的编织材料,回收利用这些废料,可以结合文中提到的创新材料进行创意组合编织,融入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设计出全新的皮草服装。

5 结语

总而言之,对皮草面料再造方法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面料质感和表现力,还可以丰富皮草服装设计原理,增加皮草服装市场影响力。皮草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应用主要是在皮草原材料自身属性和功能的基础上,及对相关皮草工艺熟悉基础上,将皮草与众多品种面料组合创新,不仅能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也符合了时代发展客观要求,使皮草服装彰显独特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新风格。

猜你喜欢
皮草毛皮编织
体验编织的乐趣
舒适皮草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奢华皮草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趣味皮草
快乐是用来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