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学习准备与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双向衔接调查研究

2024-03-25 05:30叶伊弘黄小莲唐国忠夏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大班幼儿

叶伊弘 黄小莲 唐国忠 夏琴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学前课程改革循证决策提质研究”(课题编号:BHA210134)的研究成果。

【摘   要】为了解大班幼儿学习准备与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的双向衔接程度,以语文学科为基点开展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选取了杭州市C幼儿园218名大班幼儿和C小学206名一年级新生。通过SPSS26.0的统计分析得出三点结论: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情况总体良好,但有3.70%的大班幼儿存在语言学习准备不良情况;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有5.30%的一年级新生存在语文学习适应不良情况;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较充分的语言学习准备有利于其语文学习适应能力的良好发展。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五点建议:积极践行教育政策的双向衔接理念;幼儿园继续积极主动与小学衔接;小学继续积极主动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一年级课堂多采用游戏化形式;家长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双向衔接视角;大班幼儿;小学一年级;语言学习准备;语文学习适应

一、问题提出

从“幼小衔接”转向“幼小”与“小幼”的双向衔接,始于2021年3月30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从双向衔接视角看,小学一年级的学习适应需要跟学前特别是大班阶段的学习准备相呼应。只有两阶段相互照应,才能真正实现两阶段的有效衔接。《指导意见》与同年8月发布的《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都明确指出,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并且两个政策的附件都明确提出两个教育阶段的指导要点,即《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幼儿园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小学指导要点》)。儿童从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过程在其成长历程中是一次重大转折。

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很重要。[3]因此,儿童从语言活动过渡到语文学习是一次重大挑战。

本研究通过对双向衔接视角下杭州市C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的调查,分析该视角下儿童在语言学习准备和语文学习适应方面的衔接程度,发现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现状,并提出教育建议,以期回应“大班幼儿如何做好语言学习准备”这一问题,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小学语文学习。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以小学一年級新生和幼儿园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为对象,探讨儿童语言学习准备和语文学习适应的相关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22年9月杭州市C小学一年级新入学的206名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此外,还在该批新生入学之前,针对其对应的C幼儿园即将毕业的218名大班幼儿进行调查。

(二)研究工具

为帮助小学一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语文学习,本研究以相应政策文件为基础,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为《语言学习准备调查问卷(大班幼儿卷)》(以下简称《大班幼儿卷》)和《语文学习适应调查问卷(小学一年级新生卷)》(以下简称《小学一年级新生卷》)。

形式上,两份问卷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均为正常表格形式,第二部分均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形式,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次陈述都有“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和“非常不符合”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

内容上,第一部分都是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对儿童语言学习准备和语文学习适应具体表现的调查。其中,《大班幼儿卷》第二部分的设计依据是《幼儿园指导要点》中“学习准备”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表现,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4](以下简称《指南》)中5~6岁幼儿语言领域的目标,调查内容分为语言好奇好问精神、语言学习习惯、语言学习兴趣和语言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小学一年级新生卷》第二部分的设计依据是《小学指导要点》中“学习适应”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表现,以及《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学生的学段要求,调查内容分为语文乐学好问精神、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两份问卷由研究者分别分时间段直接发放给大班幼儿和一年级新生,之后引导被研究对象在研究者的语言解释下与研究者合作完成问卷。

之后,借助SPSS26.0处理回收问卷的缺失值,使用“序列平均值”填补第二部分的缺失值。通过SPSS26.0分析发现,《大班幼儿卷》的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结构效度)分别为0.797和0.815,《小学一年级新生卷》的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结构效度)分别为0.875和0.885,因此两份问卷的调查数据信效度均良好。

三、基于问卷的语文双向衔接调查结果分析

基于问卷,对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和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展开分析,过程如下。

(一)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现状分析

根据《大班幼儿卷》,对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现状的总体情况和具体情况展开分析。

1.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现状的总体分析

《大班幼儿卷》共22题,第一部分共5题,第二部分共17题。如表1所示,由语言学习准备总体方面数据可知,语言学习准备总体情况的平均分最低为2.59分,最高为5.00分,均值为4.20分,标准差为0.55。李克特量表中“基本符合”对应3分,是中间分,所以以“3分”为临界点,得到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的符合程度统计结果(如图1)。

由图1中语言学习准备总体方面数据可知,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3.70%,属于“基本符合”“符合”和“非常符合”程度的占96.30%。因此,结合表1,可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语言学习准备平均分均值(4.20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总体比较充分。

第二,语言学习准备最低平均分2.59分,说明依然存在平均分较低的幼儿,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3.70%,进一步说明3.70%的大班幼儿存在语言学习准备不良的情况。

第三,语言学习准备总体情况及四个维度情况平均分均值分别为4.20分和4.21分、4.05分、4.17分、4.31分,说明被抽样的大班幼儿在总体及四个维度上整体差距不大,且语言学习能力发展最好,其次是语言好奇好问精神和语言学习兴趣,而语言学习习惯方面的发展相对较弱。

2.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现状的具体分析

通过对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现状的具体分析可发现,被抽样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好奇好问精神、语言学习习惯、语言学习兴趣、语言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上的准备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幼儿存在准备不良的情况。

(1)语言好奇好问精神

语言好奇好问精神维度共包含3道题。由表1中语言好奇好问精神方面数据可知,学生实际得分中,平均分最低为1.67分,最高为5.00分,均值为4.21分,标准差为0.69。由图1中语言好奇好问精神方面数据可知,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5.00%,属于“基本符合”“符合”和“非常符合”程度的占95.00%。因此,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语言好奇好问精神方面平均分均值(4.21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好奇好问精神方面的准备情况总体良好。

第二,语言好奇好问精神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1.67分,属于“非常不符合”与“不太符合”之间的程度,且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5.00%,说明5.00%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好奇好问精神方面存在准备不良的情况。

(2)语言学习习惯

语言学习习惯维度共包含4道题。由表1中语言学习习惯方面数据可知,学生实际得分中,平均分最低分为1.00分,最高分为5.00分,均值为4.05分,标准差为0.81。由图1中语言学习习惯方面数据可知,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8.30%,属于“基本符合”“符合”和“非常符合”程度的占91.70%。因此,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语言学习习惯方面平均分均值(4.05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学习习惯方面的准备情况总体良好。

第二,语言学习习惯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1.00分,属于“非常不符合”的程度,且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8.30%,说明8.30%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学习习惯方面存在准备不良的情况。

(3)语言学习兴趣

语言学习兴趣维度共包含4道题。由表1中语言学习兴趣方面数据可知,学生实际得分中,平均分最低为1.00分,最高为5.00分,均值为4.17分,标准差为0.77。由图1中语言学习兴趣方面数据可知,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9.20%,属于“基本符合”“符合”和“非常符合”程度的占90.80%。因此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语言学习兴趣方面平均分均值(4.17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大班幼儿在语言学习兴趣方面的准备情况总体良好。

第二,语言学习兴趣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1.00分,属于“非常不符合”的程度,且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9.20%,说明9.20%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学习兴趣方面存在准备不良的情况。

(4)语言学习能力

语言学习能力维度共包含6道题。由表1中语言学习能力方面数据可知,学生实际得分中,平均分最低为2.33分,最高为5.00分,均值为4.31分,标准差为0.62。由图1中语言学习能力方面数据可知,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4.10%,属于“基本符合”“符合”和“非常符合”程度的占95.90%。因此,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语言学习能力方面平均分均值(4.31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的准备情况总体良好。

第二,语言学习能力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2.33分,属于“不太符合”与“基本符合”之间的程度,且属于“非常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程度的占4.10%,说明4.10%的大班幼儿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准备不良的情况。

(二)双向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现状分析

根据《小学一年级新生卷》,对双向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習适应现状的总体情况和具体情况展开分析。

1.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现状的总体分析

《小学一年级新生卷》共19题,第一部分共5题,第二部分共14题。语文适应总体方面数据见表2和图2。

根据表2和图2的调查数据,可得出三点结论:首先,语文学习适应平均分均值(4.23分)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语文学习适应情况总体比较良好。其次,语文学习适应平均分最低分1.57分,且未达到“基本符合”程度的占5.30%,说明5.30%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存在语文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最后,从语文学习适应总体及四个维度的平均分均值中可发现,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在总体及四个维度上差距不大,且语文学习习惯发展相对最好,其次是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乐学好问精神,而语文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相对较弱。

2.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现状的具体分析

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现状的具体分析可发现,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语文乐学好问精神、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新生存在适应不良的情况。

(1)语文乐学好问精神

语文乐学好问精神维度共包含3道题。由表2和图2中语文乐学好问精神方面数据可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方面,语文乐学好问精神方面平均分均值(4.23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语文乐学好问精神方面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另一方面,语文乐学好问精神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1.67分,属于“非常不符合”与“不太符合”之间的程度,且未达到“基本符合”程度的占9.70%,说明9.70%的学生在语文乐学好问精神方面存在适应不良的情况。

(2)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习惯维度中共包含3道题。由表2和图2中语文学习习惯方面数据可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方面,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平均分均值(4.32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语文学习习惯方面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另一方面,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1.00分,属于“非常不符合”的程度,且未达到“基本符合”程度的占6.80%,说明6.80%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适应不良的情况。

(3)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维度共包含3道题。由表2和图2中语文学习兴趣方面数据可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方面,语文学习兴趣方面平均分均值(4.25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语文学习兴趣方面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兴趣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1.00分,属于“非常不符合”的程度,且未达到“基本符合”程度的占7.80%,说明7.80%的学生在语文学习兴趣方面存在适应不良的情况。

(4)语文学习能力方面

语文学习能力维度共包含5道题。由表2和图2中语文学习能力方面数据可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方面,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平均分均值(4.17分)比较接近平均分最高分(5.00分),说明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另一方面,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平均分最低分为1.40分,属于“非常不符合”与“不太符合”之间的程度,且未达到“基本符合”程度的占9.20%,说明9.20%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存在适应不良的情况。

(三)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与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的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情况与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的相关关系,利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经Pearson相关分析,由表3的数据可知,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与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在总体以及各维度上的相关系数均为正数,且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即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与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总体以及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也说明,在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比较充分的语言学习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语文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以及二者衔接程度良好。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结论

根据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情况总体良好

双向衔接视角下,被抽样的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情况总体比较充分,且从总体及四个维度看,整体差距不大,发展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好奇好问精神、语言学习兴趣和语言学习习惯。但有3.70%的大班幼儿存在语言学习准备不良情况。

2.双向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总体良好

双向衔接视角下,被抽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且从总体及四个维度看,整体差距不大,发展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兴趣、语文乐学好问精神和语文学习能力。但仍有5.30%的一年级新生存在语文学习适应不良情况。

3.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较充分的语言学习准备有利于其语文学习适应能力的良好发展

在双向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与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在总体以及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在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在幼儿园大班进行较充分的语言学习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进入小学一年级后语文学习适应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研究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和研究结论,本研究分别从理念、幼儿园、小学、一年级课堂和家长五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践行教育政策的双向衔接理念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强化衔接意识”。[1]教育部关于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为幼儿园和小学提供了指向性意见,为儿童终身全面健康發展筑起坚强后盾。因此,不仅幼儿园和小学要积极落实各项双向衔接举措,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各地也要加大社会宣传引导,促进儿童顺利过渡。[1]

2.幼儿园继续积极主动与小学衔接

幼儿园一直都非常积极主动与小学衔接,积累了很多衔接经验。如幼儿园积极开展“我上小学了”“再见了,幼儿园”等衔接小学的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大班参观小学。这些有效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此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幼儿园可以考虑就大班幼儿相关资料等与小学进行衔接,为一年级教师提供教育依据。这些衔接资料可以是幼儿园教师对孩子三年来学习的总结性评价,或是针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评价。幼儿园教师与孩子相处三年,可能已经有很好的教育方法。

3.小学继续主动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主动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创设开学活动,采取不上课的形式,运用游戏化的方式,让一年级新生在开学第一个月进行常规学习,为后续真正开始学习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此外,小学可为一年级新生积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比如,为每个教室的“图书角”配备适宜的书籍,为每层走廊设计充满童趣的“图书吧”,并配备可供阅览、休息的有趣的长凳和卡通“坐骑”。

4.一年级课堂多采用游戏化形式

《指导意见》提出,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5]《指南》也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4]基于以上理论,设计一年级新生各学科学习活动时,可合理借鉴大班幼儿五大领域学习活动,通过趣味性、挑战性、合作性的学科学习活动或任务,让一年级新生享受小学生活,感受到各学科学习的快乐。[1][6]

5.家长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卢梭在《爱弥儿》开篇就提出,“每件东西在离开造物主之手时都挺好的,可是到了人的手中就会退化”[7]。有专家认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孩子都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有时家长不经意间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里会被无限放大。孩子的良好习惯需要家校(园)共育。所以,家长要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总之,家长要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陪伴孩子顺利度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入学适应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EB/OL].(2021-03-31)[2023-09-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2104/t20210408_525137.html.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意见[EB/OL].(2021-08-25)[2023-09-30].http://jyt.zj.gov.cn/art/2021/8/25/art_1532986_58917914.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4]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EB/OL].(2012-10-09)[2023-09-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6]叶伊弘,黄小莲,唐国忠.落地课程表的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以杭州市C小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3(1/2):4-9.

[7]卢梭.爱弥儿:上卷[M].叶红婷,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6.

(1.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2.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

3.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云帆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学一年级大班幼儿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作文启蒙教学要从一年级抓起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
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