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24-03-25 03:56彭华
互联网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习需求服务模式信息素养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智慧教育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如何有效推进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培养。首先分析了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挑战,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一系列针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建议,包括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信息导航能力、加强合作与交流等。旨在提升高校图书馆在智慧教育环境中对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明确图书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便更好地培育具备创新能力且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服务模式;学习需求

引言

在智慧教育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场景化信息素养服务模式的探索,能够将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精准对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与研究支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校图书馆的场景化信息素养服务模式,以提升用户体验、促进信息素养的培养,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1.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1 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上。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为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学生需要具备快速检索、筛选及整合相关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关键词选择、检索来源筛选、信息辨别等方面的技能,让学生能够在茫茫信息中准确寻找到需要的知识点。同时,信息素养培养还能辅助学生学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以及批判性思考,支持他们在学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这些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环境。

1.2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竞争力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竞争力上。信息素养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评估和应用,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判断能力。通过信息素养培养,學生可以学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创新运用,从而构建与自身需求相契合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信息素养还能促使学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具备信息时代所需的竞争力,在求职市场、学术研究以及创新竞赛等方面都能发挥优势,以寻求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对于企业或者研究机构而言,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更具吸引力与竞争优势。

2.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配置不均衡,有效利用率低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源配置不均衡,尽管许多高校图书馆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信息技术的引进与智能化平台的搭建,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图书馆内电子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流行或者热门领域的专业书籍数量远远超过需求,导致信息浪费;而一些较为冷门的领域和学科则面临资料贫乏、更新滞后的问题。此外,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系统尚未完全实现智能化,无法准确捕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搜索习惯,导致学生在查找相关资料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影响了信息检索的效率,也使部分有价值信息资源被埋没在数据海洋中,难以被充分利用。

2.2 教学手段单一,服务体验缺乏教育创新

尽管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个性化信息素养培训,但其中大多数依然以传统的面授课程、讲座等形式为主,较少结合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参加个性化信息素养培训时,很难充分体验教育创新的趣味与魅力。此外,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需求多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满足学生的各类需求。受制于有限的培训空间、时间和师资资源,图书馆的个性化教育服务也很难有效发挥,学生没有体验到更好的服务,很难持续积极参与信息素养培训,从而影响他们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1]。

2.3 信息导航能力欠缺,人际交流不足

在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过程中,另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在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信息导航能力欠缺以及人际交流不足。由于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资源日趋丰富和复杂,图书馆工作人员很难全面熟悉与理解所有资源与技术。他们在为学生提供信息指导时,面临技能不足、知识盲区等问题。同时,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培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过于侧重信息技术,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导致学生在寻求个性化信息素养培训的过程中遇到更多障碍,无法充分体验到高质量的服务。最终,这些问题将影响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整体效果以及学生对信息素养培训的认可度与满意度。

3.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3.1 用户需求分析

在高校图书馆加强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策略实践中,用户需求分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书馆工作人员需对学生的个人背景、学习偏好、研究领域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深度探究和剖析,以清晰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期待,需求分析可以利用问卷调查、在线反馈意见、面对面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搜集第一手数据,既能助力后续服务的调整创新,也为提升图书馆工作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在掌握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之后,图书馆能依据学生的独特特征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及服务,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寻找所需信息,同时使他们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产生更高满意度与信任度。在进行用户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包括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以获取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定期邀请学生参与图书馆服务评价和改进建议征集,以确保图书馆始终紧密跟随学生需求并进行不断优化。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需求分析过程,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满足他们在知识获取与应用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3.2 服务内容设计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对服务内容设计进行全面优化,确保从信息资源配置、培训课程和学习工具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和改进。图书馆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制定精准的图书和电子资源采购及更新策略,确保及时满足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学术需求。在资源引进方面,应重视学生的需求反馈,确保针对性地分配和推广新书和相关资源。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训方面,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摒弃传统的面授方式,积极引入在线课程、模拟实验室、讨论沙龙等多样化形式,还可以考虑整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设计丰富的学习场景,为学生创造更为轻松愉悦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需求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创新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在个性化服务内容设计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保持与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跨领域合作,共同制定翔实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这有助于确保课程设置中兼顾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全面提升,让学生在高质量教学内容中感受个性化教育的魅力。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术生活,图书馆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定期组织各类主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支持[2]。

3.3 场景式教学策略

场景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服务内容融入具体的生活和学术场景,使用户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信息素养技能,这种策略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有效提高信息素养。在案例教学中,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现实的信息问题,引导用户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和实践信息素养技能,案例教学有助于用户深入理解信息技能的应用场景,以便在未来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提高教学效果,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设计各种案例,例如,针对研究型用户可以设置文献检索和管理类案例,针对艺术类用户可以设计多媒体资源利用类案例等,通过分析、讨论和解决这些案例,用户能够逐步提高自己在信息检索、评估以及利用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互动式学习鼓励用户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经验分享和疑难讨论等互动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旨在激发用户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借助他人的经验和技能共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在信息环境中更好地应对挑战。互动式学习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组织线下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让用户面对面交流,同时开展线上论坛、在线问答、在线辅导等形式,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参与讨论和学习[3]。

4.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素養培养效果提升策略

4.1 开展试点实验,不断优化培养策略

开展试点实验是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措施,在实验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专注于打造具有实践性、目标导向和学生为核心的培训模式,实验阶段要紧密关注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通过调查和分析学生在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养,依据学生现状和需求来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及目标,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丰富多元且沉浸式的学习过程。为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主动与教师、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个利益相关方建立联系,多角度、全面地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需要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审查和整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从而使培养策略不断迭代升级,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实验阶段还应强调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加强高校图书馆与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提供方的合作,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将信息素养相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从而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

4.2 强化高校图书馆与各学部及教师的合作

高校图书馆在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中应发挥核心引领作用,而各专业学部、专职与兼职教师则承担着共同推动培养工作的重要责任。为提高协同效应,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将信息素养相关知识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形成融通共生的学习体验,定期举办信息素养培训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与教师共同探讨最佳教学方法,并将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实践,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教育平台及解决方案,高校图书馆与教师共同打造互动式、混合式的教学环境,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4]。

4.3 探讨与实践新型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在推动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寻求多方面的合作伙伴,以综合优势共同促进培养工作的深入发展。高校图书馆之间可以进行联动,开展跨校合作项目,交流先进的教学方法与资源,进行共建共享。此外,携手企业、产业界以及社会组织开展实务合作,借助行业需求引导学生学习实用技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还可以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展开合作,引进国际前沿教育理念与技术,不断提高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的全球竞争力。通过扩大合作范围,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最终提高高校图书馆在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内涵与水平[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智慧教育环境中的个性化信息素养培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高度信息素养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服务内容设计的全方位优化,提升信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丰富教学手段多样性、强化信息导航能力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针对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坚持用户需求导向,在学科领域开展精准有力的资源采购和推广;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体验个性化学习,与教育专家及专业教师保持跨领域合作,为学生营造更丰富的学习环境。全面实施这些策略与建议,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将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助力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妍序.卓越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育的新定位——基于信息偶遇视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11): 108-112.

[2]罗彬香.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优化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 43(10):81-83.

[3]赵小彦,姜思羽,窦柳杨,等.嵌入大学生“双创”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3, 33(5):71-75.

[4]阿孜古·麦麦提力.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与读者信息素养提升[J].参花(上),2023(10):101-103.

[5]杨晓辉,韩云飞.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路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9):78-81.

作者简介:彭华,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基金项目:河南省图书情报研究项目——基于场景的高校图书馆信息与数据素养服务研究(编号:HNTQL-2023-089)。

猜你喜欢
学习需求服务模式信息素养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从学生学习需求视角谈大二英语听力教学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