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思考

2024-03-25 03:56黄福祥
互联网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数字化时代育人模式

摘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空间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侧重于规章制度和行政管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因此,探索适应数字化时代特征的新型学生管理育人模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模式应更加注重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实施个性化教育和精准育人,同时加强网络素养和信息道德的教育,以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化,更是对高校育人理念和方法的深刻变革。本文重点探究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

引言

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学生管理和育人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数字化时代要求高校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与时俱进,还需要在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加以创新。现代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环境中,其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乃至价值观念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构建更加开放、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引入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手段,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高校还需重视数字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网络行为规范。这种变革不仅是技术应用层面的升级,更是对高校育人理念和实践的全面革新。

1.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意义

1.1 信息时代脉络下的教育模式革新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意义首先体现在教育模式的革新上。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数字化时代要求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引入更多的信息技术,比如在线学习平台、智能教学系统等,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这种教育模式的革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公民。

1.2 个性化教学路径的拓展与深化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重要意义也包括促进教育的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需求各不相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个体化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特点,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强项和弱项,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建议和资源。这样的个性化教学路径不仅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成就感。

1.3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化时代对高校育人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信息素养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工具和平台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这不仅是现代职场所需的基本技能,也是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融入更多的数字技术元素,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的能力[2]。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跨领域思考和创新的人才。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而应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高校在学生管理育人模式中引入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学策略,如跨学科项目、研究性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1.4 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与责任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信息素养已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同时对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帮助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关键。信息素养涵盖了从有效获取、分析到合理应用信息的全过程。高校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和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必要信息技能的同时,也能学会如何评估和选择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责任意识的培养在数字化时代尤为重要。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可能会面临各种道德和法律挑战,如知识产权侵犯、网络欺诈和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育人模式中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律规范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法律意识,使其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理解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策略

2.1 融合技术进步,创新教育模式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关键在于融合技术进步,以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增强教育体验的互动性和个性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首先,线上学習平台的应用是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讲座、互动教程、在线讨论等。这些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选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课程发布、作业布置和学习进度跟踪,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反馈。

其次,虚拟实验室的使用也是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在科学、工程等实验密集型课程中,虚拟实验室提供了一个安全、经济且易于访问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实验,进行各种假设的测试,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促进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也是数字化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关键部分。这些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表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例如,智能教学系统可以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识别其学习中的弱点,并推荐相应的学习材料。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高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学生管理和教育策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参与度和反馈,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干预措施。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学习数据,教师可以发现哪些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强化,哪些学习活动更受学生欢迎。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和个性化,也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3]。

2.2 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

高校应重新审视和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加贴合时代需求。在课程内容的规划上,高校应充分考虑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确保所教授的知识不仅理论丰富,同时也具备实用价值。例如,在工程类课程中加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知识,或在商科教育中强调数字营销、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高校教师应运用数字技术如在线教育平台、模拟软件等工具,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和高效。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医学或工程学的模拟操作训练,既安全又高效。此外,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应进行相应调整,不仅评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项目报告、实践反思日志、团隊合作评估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还应大力推广项目制学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另外,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这种合作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区项目、国际交流等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还能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高校在数字化时代应优化教学内容,将更多的实践性学习纳入课程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重视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包括学术成绩之外的多个方面,如心理健康、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等。

首先,心理健康的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可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些措施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抗压能力,同时也能够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其次,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同样至关重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社会责任。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案例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责任意识。

再次,数字素养和信息伦理的教育是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必要条件。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数字素养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安全、有效、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这包括网络安全知识、信息的合法使用、数据隐私保护等内容。通过这些教育,学生能够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发展批判性思维,做出理智的决策。

最后,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可以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举办创新竞赛等方式实现。这类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4]。这样的育人模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灵活多元,加强个性化关怀

高校应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应提供一系列选修课程,覆盖更广泛的领域和兴趣点。这些选修课程应涵盖不同的学科领域,如艺术、文化、科技创新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同时,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

高校还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材料。对于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高校应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支持,比如为视觉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图形材料,为听觉学习者提供音频教程等。

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具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关怀和支持。例如,为残疾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语言支持和文化适应指导。

此外,对于学习困难或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高校应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咨询服务,确保学生能够在平等和支持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高校还应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确定未来的职业道路。这可以通过职业规划讲座、实习机会、校友网络等形式实现,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特点和要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高校还应采用个性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不仅考查学生的学术表现,还应评估学生的个人成长、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这样的评价体系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仅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显得尤为关键。这一变革要求高校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通过整合线上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智能教学系统等先进技术,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的学习体验,同时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高校还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健康、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来看,这种变革不仅是对高校教育模式的更新,更是对育人理念的深刻反思和革新,旨在为社会培养具备全面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彤,孙嘉铭.“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路径分析[J].吉林教育,2023(32):73-75.

[2]段立.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究——基于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建设试点的观察[J].高校后勤研究,2023(10):10-12.

[3]张莹,程姣姣,曹立帆.“五位一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创新研究[J].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23(1):140-150.

[4]杨博.新时代网络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山西青年,2023(12): 181-183.

作者简介:黄福祥,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大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数字化时代育人模式
数字化时代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学生人格权的保护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路径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的农村中学生
论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基于数字化时代的插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