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证融通”实践研究

2024-03-25 03:56刘纯
互联网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虚拟现实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改革需求。其中,“课证融通”模式作为创新的教育方法,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适应性。本文聚焦这一教育模式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实践,旨在探讨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虚拟现实;课证融通;人才培养

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日益显著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创造高度沉浸式的模拟环境,使用户能够以极其接近真实的方式体验和互动。随着计算能力的持续增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从最初的原型阶段发展到现在的高度成熟和广泛应用,表现在游戏和娱乐行业的深度利用,更在医疗、教育、建筑设计等多个行业中展现其独特的价值。

1. 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的结合

1.1 网络技术在虚拟现实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尤其是云计算和5G网络,对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云计算提供了高效、可扩展的方式来处理和存储大量由VR应用生成的数据,复杂的VR环境和模拟可在云端处理,将结果实时传输到用户的设备上,减轻了本地硬件的负担。此外,云计算的应用使得VR内容的更新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高效,用户可随时接入最新的虚拟环境并体验,无须担忧本地资源的限制。另一方面,5G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为VR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网络基础,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对于实现真正沉浸式的VR体验至关重要,因为任何的延迟或中断都可能破坏用户的沉浸感和体验质量。5G网络使得远程协作和社交互动在VR中变得更加流畅,为用户创造了无缝连接的虚拟世界。

1.2 虚拟现实在网络教育、远程工作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教育和远程工作领域的应用已经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在网络教育方面,VR技术能够创造互动性极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之中。例如,通过VR,学生可以进行虚拟的化学实验、探索远古文明,甚至是沉浸在外语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这些体验远远超越了传统教室的局限,VR使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复杂过程变得易于理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在远程工作领域,VR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VR技术创造虚拟的工作环境使团队成员即使身处不同地点,也能像在同一办公室里一样进行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凝聚力。因此,VR在网络教育和远程工作中的应用提升了用户体验,开创新的工作和学习模式,预示着未来教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2. 高职“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高职院校“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需要高端的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以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并掌握相关技能。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设备和软件资源,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进行实践操作,影响了技能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该专业属于技术更新迅速的领域,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可能在理论教学方面有所准备,但在实践应用和最新技术动态方面不够熟悉。师资结构的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最新技术和应用时受到限制。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际操作和项目开发方面的经验不足,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项目实践[1]。

2.3 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的“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往往与行业需求脱节。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迅速,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高职院校的课程更新往往滞后于行业发展,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完全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得高職教育在培养虚拟现实技术人才方面的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

3. “课证融通”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优化途径

3.1 强化课程内容,完善“课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证融通”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契机,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这一模式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着明确的结构,即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综合实训课三大模块。课程的发展轨迹是从基础到高级的渐进式学习。

初始阶段,学生首先学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为后续更复杂的课程打下坚实基础。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进入二维设计领域,学习如何进行用户界面(UI)设计,这是一项既考验美学眼光又需技术精准的技能。

进入中级阶段,课程转向三维设计和制作,包括三维建模基础,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物体和场景,课程还涵盖材质和纹理的应用,以增强三维模型的外观和感觉,学习灯光和渲染技术,以改进三维场景的视觉效果。三维动画制作也是该阶段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三维空间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培养。

随后,课程更进一步拓展到全景影像拍摄和制作,鼓励学生在技术应用中融入创新思维,包括摄影基础,特别是与全景摄影相关的技术,如全景相机的使用和图像拼接技术,以将多个照片合成为全景图像。全景影像制作还可以使用虚拟现实(VR)设备,以创建交互式全景体验,鼓励学生在全景影像制作中寻找新的应用和可能性[2]。

课程达到高级阶段,学生将专注于VR程序开发的深层次技能培养,着重于虚拟现实(VR)程序开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编程和技术基础,学生可能会学习使用VR开发工具和引擎,如Unity或Unreal Engine,来创建虚拟现实应用程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将是这个阶段的关键,学生需要处理VR应用程序的性能优化、用户体验改进等方面的挑战。

上述课程体系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通过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训课程内容紧密衔接,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无缝转换,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结构化和逐步深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虚拟现实技术的各个方面,也为应对专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2 优化教学目标和标准,完善实训教学体系

优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目标,需要基于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教学目标应包括学生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强调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标准的制定方面,应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反映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还应包含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如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创新实践等,体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而非仅仅聚焦于技术技能的掌握。

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实训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解。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于学生理解复杂的虚拟现实系统至关重要,但仅靠理论学习不足以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一技术。因此,实训教学成为桥梁,连接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技能。在实训教学中,学生有机会参与虚拟现实项目的实际操作,如使用VR软件进行场景设计、运用VR硬件进行实验、开发虚拟现实应用等,学生能够运用和巩固在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还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3]。此外,实训教学还提供了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犯错并从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证实训教学的有效性,高职院校需要提供足够的实训设施和资源,包括高质量的硬件设备、最新的软件工具,以及适合进行实践操作的空间,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应扮演指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3.3 优化教学实施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技能。

在“学”的阶段,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紧密结合,通过将证书考核的关键要素融入课堂教学来实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与证书相关的重要主题和案例,作为课堂讲授的核心内容。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使用综合性项目,如虚拟现实的设计和应用案例,以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通过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同时为未来的职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

“练”的阶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过程不仅着重理论教学,还应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4]。在此阶段,教师应引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使学生在不断练习中熟悉这些标准。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翻转课堂和虚拟现实工具,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前自行学习理论知识,而课堂上则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技能。

在“考”的阶段,考虑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高技术性和实操性,日常考核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相对应,意味着在设计考核方式时,应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重,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得到充分评估。提高实操部分的比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的阶段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系统,包括教师的评价、生生互评、企业参与等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掌握情况。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现代化的工具,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方面的表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能提供宝贵的反馈,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不断进步。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在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双师型教师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发展迅速,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技术至关重要。双师型教师能用实践经验来丰富理论教学,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和实用。双师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作习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授专业知识并教授工作中的技能,如团队合作、项目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等,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再者,双师型教师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行業需求和标准,及时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步融入教学,使教学内容保持更新和相关性,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行业趋势,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5]。

为了培养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需要提供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的机会,鼓励教师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与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实际工作和项目,以保持实践技能和行业知识的实时性。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参与真实科研项目的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中“课证融通”模式的实践研究,可知该模式对提升教育质量和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将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融入专业课程设计,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同时为相关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案例和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杜纪魁.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课证融通研究与实践——以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3(3):178-180.

[2]任静.基于“岗课赛证创”融通的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智能物联技术,2022,54(4):54-58.

[3]杨梓嘉.“课证融通”背景下虚拟现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2(12):141-146.

[4]黄宗伟.“1+X”制度下课证融通的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0):28-30.

[5]彭诗琪.基于1+X证书的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分析[J].电子技术(上海),2021,50(10):42-43.

作者简介:刘纯,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实践研究(编号:ZJGB2021018)。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虚拟现实人才培养
REALITY BITES
高校网络教学“课证融通”
基于课证融通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探讨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