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山水画笔墨的构成与创新

2024-03-28 13:23张清韩雨晴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构成笔墨传承

张清 韩雨晴

摘要:目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影视图像以及人工智能对中国画乃至传统架上绘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在视觉效果与图式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上,对中国山水画提出了新的需求与价值取向。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构成元素。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山水画笔墨的构成与创新成为艺术家们探讨的重要话题。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传统山水画笔墨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其次探讨山水画笔墨的传承与创新。从历史、文化、艺术等角度,对当代山水画笔墨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一系列创新当代山水画的建议。最后,分析当代山水画笔墨中出现的多元化现象,以及这种多元化对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继承与发展。结果:当代山水画笔墨中出现的多元化现象对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论:艺术家们只有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传承和创新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关键词:当代山水画;笔墨;构成;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02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的创新,中国山水画经历了许多变革[1]。本文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当代山水画笔墨的魅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方向。

1 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特点与魅力

传统山水画以山水自然景观为主题,既包括宏伟的山川,又包括幽深的峡谷。画家通过绘制不同的景物、意象,传递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强调意境和气韵,追求超越形态的表达,追求画面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传统山水画笔墨具有独特魅力。首先,传统山水画笔墨注重笔法的运用,通过不同的笔法来表现山水的形态、质感和意境;其次,传统山水画笔墨注重墨色的运用,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和干湿等变化来表现山水的空间感、层次感和动态感;最后,传统山水画还注重构图的布局和章法的运用,通过合理的构图和章法来表现山水的整体美感和意境。其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等的思考。例如,通过欣赏传统山水画中的山水形象,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通过品味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人们可以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通过研究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2]。

2 当代山水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

当代山水画笔墨的继承涵盖笔墨语言的继承、意境与气韵的继承、传统画理的继承、传统技法的继承、文化内涵的继承以及地域特色的继承等方面,这使当代山水画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笔墨语言的继承方面,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沿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如线条、水墨、皴擦、点染等。这些笔墨语言是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方式,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当代山水画家学习、研究传统笔墨语言,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意境与气韵的继承方面,传统山水画注重意境与气韵的表现。当代山水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山水之美和自然之意境,使作品具有传统山水画的韵味和气质。在传统画理的继承方面,传统山水画的画理和画论是指导画家创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研究和继承传统的画理和画论,如“三远法”“气韵生动”等,从而更好地把握山水的特点和规律。在传统技法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传统山水画的技法丰富多样,如勾勒、皴擦、点染等。当代山水画家在继承这些传统技法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法,使作品更加丰富和个性化。例如,一些画家尝试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更具现代感的笔墨语言;另一些画家则从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具现实意义的作品。在文化内涵的继承方面,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注重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如诗词、历史故事等。这种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当代山水画更加丰富和多元。在地域特色的继承方面,不同地域的山水风貌和人文气息为山水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注重继承和表现地域特色,将当地的山水风貌和人文气息融入作品,使作品更具地域性和个性化。这种地域特色的继承和发展,为当代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3]。

当代山水画笔墨的创新具体表现在笔墨语言的拓展、传统技法的创新、主题与内容的创新、绘画技法的创新、材质与媒介的创新、观念与思想的创新等方面。这些创新使当代山水画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

在笔墨语言的拓展上,当代山水画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笔法、墨色运用等基本元素,而是通过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融合不同文化,创造出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笔墨语言[4]。例如,一些画家运用抽象表现主义的手法,将传统笔墨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在传统技法的创新上,当代山水画家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同时,也注重对传统技法的创新。他们深入研究传统技法的精髓,寻找其与现代技法的结合点,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的笔墨技法。例如,一些画家尝试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独特的肌理效果;另一些画家则通过改变传统技法的运用方式,创造出更具个性化的笔墨效果。在主题与内容的创新上,当代山水画家更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他们通过描绘现代都市生活、人类情感、生态环境等主题,表达对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例如,一些画家将环保理念融入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另一些画家则通过描绘人类情感和社会事件来表达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在绘画技法的创新方面,当代山水画家借鉴西方现代绘画技法,将其与传统山水画技法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的绘画效果。在材质与媒介的创新方面,当代山水画家尝试运用新的材质和媒介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例如,一些画家运用拼贴等手法,将传统山水画与新材料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另一些画家则运用新的绘画工具和技术,创造出更具个性化的笔墨效果。在观念与思想的创新方面,当代山水画家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3 当代山水画笔墨构成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山水画在创新的过程中,面临困难和挑战,想要跳脱出去,就必须认识到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代山水画笔墨构成的困境有多方面的表现。一是笔墨传统的断裂,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画家往往缺乏对传统笔墨的深入了解,导致笔墨传统断裂,这致使当代画家难以在画面中表现出传统笔墨的精髓和神韵。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当代画家往往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过于追求技法的精湛和画面的视觉效果,忽视了传统笔墨的精髓和艺术价值。这使得他们的作品虽然具有新颖的形式和技巧,但缺乏真正的艺术内涵和价值。三是审美趣味的偏离,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使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偏离。一些画家过于追求市场效益,为迎合观者的口味,忽视了艺术的内在价值。四是创作环境的压力,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给画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可能面临商业利益、市场竞争、社会期望等方面的压力,因此难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导致画作不具备艺术内涵和价值。

当代山水画笔墨构成的出路可能在于深入学习传统精髓,同时敢于创新,但不过分拘泥于形式。

深入学习传统山水画的精髓,研究古代山水画作,掌握传统绘画理论和技巧,可以了解古代画家是如何描绘山水的,也可以理解他们的绘画思想和精神内涵。在创作中尝试新的笔墨构成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而是指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5]。例如,可以尝试用新的视角和构图来描绘山水,或者使用新的笔墨技巧来表现山水的质感、色彩和层次感。注重表达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当代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改变。因此,当代山水画家应该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通过作品展现当代人的内心世界,坚持从传统中寻找语言与风格的源生点。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是山水画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质和精髓是不变的。山水画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而且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的体现。因此,当代山水画家应该注重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通过作品传达出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汲取西方构成因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构成因素,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将其融入山水画创作,可以增强画面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例如,运用几何形状、抽象线条和强烈色彩,创造出新的山水画面。探索多重时空的笔墨构建,在传统山水画中,画家通常用二维的平面空间来表达三维的自然空间。

当代水墨山水画可以尝试改变这种时空观,运用多重时空的笔墨构建,将不同时空的元素融入一幅作品中,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意境和情感。笔墨不仅是绘画的工具,还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当代山水画家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笔墨技巧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6]。例如,通过描绘山水的形态、质感、色彩等元素,来传达出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为了保持中国水墨画的活力,应该推动艺术教育的现代化。具体来说,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水墨画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例如,可以在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中引入水墨画课程,同时鼓励各种形式的水墨画社会教学和实践。

总之,当代山水画笔墨构成的出路是深入学习传统,同时敢于创新,并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价值的山水画作品。

4 结语

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助新的艺术表现媒介,带动山水画创作思维、观念以及艺术语言与绘画形式的创新。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以传统水墨技法为根基,不斷创新是对传统中国画最大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寻找与时代精神相符的艺术表达方式,为山水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期待未来有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山水画作品出现,为观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引发观者的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涵潇.平面构成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3(13):37-39.

[2] 丁美琪.当代中国山水画中传统与现代符号的碰撞[J].美与时代,2023(7):21-23.

[3] 王亚东.中国山水画视觉图式发展与演变探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23.

[4] 刘长亮.山水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分析[J].流行色,2023(5):152-154.

[5] 王强.当代山水画创作的“远”境空间[J].美术界,2022(12):18-23.

[6] 闫丹彤.山水画观念的变迁探析[J].美与时代,2023(5):24-26.

作者简介:张清(1967—),女,山东济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韩雨晴(2001—),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构成笔墨传承
笔墨童年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