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界面设计研究

2024-03-28 14:19况文杰张辉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陕西

况文杰 张辉

摘要:目的:陕西红色革命文物在保护及活化利用方面面临部分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不足、展示宣传方式不够丰富等问题,引发红色革命文化碎片化、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等现象。运用信息可视化相关理论展开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界面交互设计,对陕西红色革命文物进行数字化传播,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加直观的交互式信息获取方式。应整合陕西省碎片化的红色革命文物资源,加大陕西红色革命文物宣传力度,让其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方法:全方位收集陕西红色革命文物相关信息,通过分析陕西红色革命文物的概况、价值及其在数字时代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对比、分析市面上的红色文化APP、小程序的界面设计,总结出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界面设计策略,从而完成陕西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界面设计。结果:得到陕西红色革命文物APP界面设计方案。结论:通过信息可视化的方式整合陕西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有利于数字化传播和宣传,能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关键词:陕西;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03

0 引言

红色革命文物见证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利用革命文物,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红军进入陕西,开展了农村改革,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为抗日战争做好准备,对陕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怎样保护利用好红色革命文物、弘扬好革命精神、传承好革命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陕西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概况与价值

1.1 陕西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概况

革命文物是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光辉历程的重要实物见证[2]。陕西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2022年11月公布的《陕西省革命文物名录》显示,陕西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0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561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1 226件(套)[3]。

1.2 陕西红色革命文物资源价值

1.2.1 历史价值

在革命文物的所有价值中,历史价值最为明显[4]。这些文物不仅彰显了党在百年岁月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也是中国民主革命各个历史阶段和重要事件的实物见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文物为研究党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1.2.2 艺术文化价值

陕西红色革命文物种类丰富,包含红色标语、生活用具、武器装备等,它们是革命年代各种文化的缩影,其材质、表现方式和造型风格都能展现革命时代特定的艺术水平。例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革命标语,它们可以被书写在纸上、石头上、门板上,是中国革命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革命文物资源[5]。

1.2.3 社会教育价值

红色革命文物是中国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渗透、融合的缩影,更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丰富了教育资源。通过红色革命文物可以了解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教育和鼓舞青少年,幫助他们理解国家历史、社会制度的演变,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

2 陕西红色革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现状

2.1 部分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不足

在二十八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岁月中,陕西有十三年都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6],留下了众多红色文化遗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有较高的保护水平和很好的展陈效果,但部分市县级革命旧址和尚未核定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的保护利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它们大多规模不大、分布零散且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在实践过程中,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不易开展。考察调研陕西黄河流域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发现,部分文物存在修缮不及时的情况。这些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大多位置偏僻,且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外观陈旧,周围墙体残缺严重,有些地方已经腐朽,红色属性的教育意义逐渐减弱。

2.2 红色革命文物整体利用率不高

陕西地域辽阔,红色革命文物和遗迹分布广泛,包括长征路线、红军据点、革命博物馆、红色革命领袖旧址等,但这也意味着资源分散。红色革命文物缺乏统一部署和整体性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导致相关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率不高。部分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虽然被列入红色旅游景点,但知名度远远低于西安事变旧址、延安革命旧址,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红色革命文物展示宣传方式不够丰富

级别较低的革命遗址虽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料,但是展示形式与表现手法单一,缺乏交互体验,特色不突出。《2023年上半年度红色旅游消费报告》显示,中青年成为红色旅游消费主力。而大部分革命遗址的宣传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缺少互动项目,导致红色革命文物资源的形象单一固化,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强,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很难使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2.4 红色遗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

保护和利用红色革命文物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发展红色旅游,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是助推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笔者走访陕西的纪念馆、遗址、博物馆等,综合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较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品开发水平不高、文创产品设计大同小异、资源利用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陕西红色革命文化元素数以千计,但市场规模偏小,且基于革命文物开发的红色文创产品创新度不高。

3 陕西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数字传播

整合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有利于数字传播,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在设计开发陕西红色革命文物APP的过程中,摸清陕西红色文化“家底”,将陕西红色革命文物信息数据化、网络化,以更容易引起用户兴趣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能让革命文物信息趣味化、动态化,实现交互式传播,展示红色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体验认知,只有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物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整合碎片化的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实现信息的直观传达、生动转译,加快红色革命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提高人们对革命文物的认知度,才能缩短人们与革命文物之间的距离,让大众在开放性的移动端信息平台随时随地了解陕西红色文化,进而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和日常生活中。

3.2 有利于文旅融合发展

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可以优化游客体验,推动数字旅游发展,发挥教育和宣传作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随着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历史保护与传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家更愿意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以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通过图表、地图、APP界面、网站平台等来传达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游客在参观红色革命遗址或纪念馆时,可视化信息有助于其了解背景,优化其文化体验。例如,渡江战役纪念馆APP精选文物页面,使用增强现实技术丰富红色革命文物的展示形式,使游客更亲切、直观地感受历史。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可用于开发数字旅游应用程序,如虚拟地图、交互地图等,在使游客易于理解的同时,带来更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体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4 信息可视化在陕西红色革命文物APP界面中的设计实践

4.1 构建APP信息可视化模型

信息结构模型是表达数据和信息之间关系的工具[7]。要在科学严谨的理性思维的指导下运用信息结构模型进行信息的关系表达,完成处理信息和建立信息组织结构关系的工作。笔者通过对陕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中革命文物全方位信息的整理归纳,搭建信息结构模型,见图1。

在界面中需要确定信息的组织结构与层级关系,因此底部标签栏分为首页、红色地图、聚焦文物、我的四大层级,利用模块化的方式让用户迅速找到相匹配的单元,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4.2 APP界面设计中的信息表达

4.2.1 版式

在红色革命文物APP界面设计中,信息可视化的版式设计至关重要,它可以用于信息的布局、组织和呈现,以传达红色革命文物的内容和故事。信息结构模型可以使APP的页面布局具有易用性和规范性,使APP的组织结构与层级关系更加清晰。在红色革命文物APP的版式设计中,要巧妙设计视觉移动的顺序,同时迎合用户的阅读浏览习惯,给人简洁的视觉感受。

4.2.2 色彩

色彩是引起用户注意的最直观的设计元素,具有传达个性、烘托气氛的作用。色彩能够表情达意,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色彩的基本特性并合理搭配与布局,不仅能够赋予界面美感,还能帮助界面划分信息层级。陕西红色革命文物APP以红色为主色调,红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色彩,也是红色文化的代表色。在信息表达中,需要通过色彩引导用户,以区分不同层级。笔者将从红色革命精神、陕西地域文化、革命文物中提取的色彩作为APP的主色调、辅色调和点睛色。

4.2.3 图形

图形是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构成元素,可以加深用户对数据信息的理解。在陕西红色革命文物APP设计过程中,可以对革命文物进行图形转译,运用丰富的图形设计来减少文字信息。从本能层来看,图形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注意,让枯燥乏味的信息获取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使用户更有耐心了解革命文物蕴含的信息。由于存在大量图形元素,红色革命文物APP界面设计要遵循完整性、统一性原则,避免出现混乱、不协调的效果。

5 结语

红色革命文物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时刻,还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的不懈奋斗。它们不仅是增强民族自信的实物教材,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生动载体。目前国内对红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研究较少,希望将来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使我国红色革命文物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使红色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EB/OL].国家文物局,(2021-12-31)[2023-10-15]. http://www.ncha.gov.cn/art/2021/12/31/art_722_172561.html.

[2] 唐前.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延安枣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9):195-196.

[3] 李一璠.陕西省革命文物“家底”公布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EB/OL].中国新闻网,(2022-11-18)[2023-10-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798

204748337203&wfr=spider&for=pc.

[4] 胡发英,黄万利.江西省吉安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3):107-109.

[5] 谭志红.广东:让红色标语不褪色[N].中国文化报,2023-06-10(003).

[6] 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1.

[7] 潘梦琪.基于信息可视化的健康APP设计研究[J].设计,2023,36(11):142-146.

作者简介:况文杰(1998—),女,江苏無锡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影像艺术与信息设计。

张辉(1970—),男,陕西西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

向:影像艺术与信息设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黄河流域不可移动红色革命文物的信息可视化系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J004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陕西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A different kind of pet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