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机制探析

2024-03-30 10:06汪妍
科学咨询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学生

汪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斗争变得更为激烈严酷,面对各种挑战,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1]。高校要主动深入分析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现状和现实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融相促,有针对性提出增进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解和认同的主要路径。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与挑战

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核,是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呈现稳定的主导地位,并对其他各类社会思潮发挥包容和引领作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可阐述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国家政权、政治信仰、思想文化、道德秩序、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等层面的安全,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发展、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和前沿阵地。具体可理解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数字融媒体时代来临,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影响日渐深入,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复杂挑战,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冲击与影响。

(一)多元社会思潮的抵御能力有待提升

在大数据、互联网等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全球化使得各类思潮广泛、飞速传播成为现实。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制造各种“中国威胁论”,不断输入反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在各个领域无孔不入的攻击和抹黑中国;通过颜色革命试图在中国人民的心里灌输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试图破坏我们的民族自信和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以求达到其进行思想渗透、政治分裂的目的。对高校来说,已然成为多元社会思潮交锋的前沿阵地,存在越来越多隐匿的不可控影响因素,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较强的防范力。一是某些教师警特别惕性不高,部分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老师在其意识形态中已带有西方文化色彩,不自觉的在教育教学中认同它和传播它,此外还有部分外籍教师群体也不容忽视;二是青年学生比较容易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影响,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境外宗教势力煽动等非主流社会思潮的侵蚀和蔓延,缺乏真伪辨别和抵御能力,甚至部分学生会因一时的好奇而将其接受,这些都会削弱我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信念。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来实现,主要载体形式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和以爱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但在实践中,这些阵地和载体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思政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陈旧,以课堂上抽象的意识形态理论说教为主,未将其与德育实践等教育环节有机统一,使得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缺乏兴趣和热情,进而产生的价值认同也是浮于表象,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另外,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深刻领悟“课程思政”的要义和内涵,只是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进行了叠加,未达到融会贯通、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还存在教育体系不系统、教学评价不科学、教学方式不新颖等问题,严重影响三全育人的效果。二是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对甄别潜在威胁、舆论管控、风险检测预警等方面存在“本领恐慌”,相应机制建设更是过于宽泛笼统、理想化,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3]。三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未形成全员参与、全局统筹的格局,经常是学生工作线的事情,有效信息传播穿透力不强、辐射面不广,各部门分工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共商等较为薄弱,教育合力有待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教育是引导青年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认同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的立德树人工作[4]。

(三)青年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有待增强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学生和教师,而这也恰是西方势力渗透争取的重要对象。近年来,为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为我们的学生指引好方向、树立好价值观。对于“95后”“00后”的青年学生而言,他们成长于安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几乎未经历重大的挫折,对于危机与风险并没有足够的亲身体验和扎实的理论认知,对国家安全领域存在或正在发生的微妙、敏感现象和事件,缺乏应有的辨别预判和远见视角,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相对薄弱[5]。另外,青年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意识的主体,他们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点,但是教育外化和学生内化仍存在脱节问题,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不全面,理论基础薄弱,制约了对其的认同[3];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信息监管力度不足、方法不新、处置不快,也影响了青年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这限制了对自身忧患意识、防范意识和风险抵御意识的提升。

二、新时代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引领力、思想渗透力、风险防控力,力求实现精准思政指导下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结构贯通、文化场域互融、情感行为互促的统一,做好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形塑和文化自信践行。

(一)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聚合,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意识形态价值认同的前提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及认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本质,因此,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实现。一是教育内容应随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变化和学生群体特征进行系统性重构。高校要精准聚焦各个圈层青年学生的主体特征、兴趣与现实需求,以党史国情为基础、国家主权为核心,重点安全领域为中心,围绕社情地情校情的发展需求,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识形态新教学内容[6]。同时,立足学生身边事身边人,依托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程思政两条路径,共同实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浸润式的学习模式。二是教育方式和载体要有创新,激发青年学生对思政理论学习的兴趣,提升理论教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高校要发挥融媒体传播和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以微课、短视频、AR等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同时,将其与实践活动、文化浸润、专题研训、信息传播等辅助教育进行整合,实现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次“入脑”和有效认同形塑。三是加强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同向同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与专业教学链接,将其融入行业发展、知识传授、技能学习、能力培养和管理服务[4],使得青年学生能听懂、愿意听、有感触、用得上,从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一二三课堂的同频共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要求高校将校内思政教育“小课堂”、社会民情“中课堂”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大课堂”相互整合,开展“日常思政”[2]。一是将枯燥、严肃的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力求内在规定性与形式实效性统一。通过校园各种文化载体、打造品牌活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践式转化、创新式发展,以文化熏陶增强意识形态教育效果;通过提炼民族情怀、革命精神、核心价值中的优秀案例和人物,激发大学生内源驱动,增强自我支持和政治认同精神契合,实现意识“入心”。二是将意识形态价值认同融入社会功能性生活中,通过理想践行信念、宣传爱国思想、维护安全法纪、投身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社会实践行动,满足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多样化需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认知认同,让青年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有获得感,即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获得感到情感认同的获得感,再到价值实现获得感。三是积极构建立体多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矩阵,更加符合当代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00后”的青年学生是在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原住民”,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情感宣泄大多数都依赖于网络空间。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格外重视“网络思政场域”,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网络素养和网络技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搭建线上互动和关注网络舆情动态,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教育模式,掌握网络思政的话语主导权,挖掘思政教育的网络效能,从而形成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具象化传播。

(三)加强意志培养和行为践行的同步发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驱力和行动力

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如若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思维认知和情感层面表象认同,未实现行为转化,可以说并未达到完全形塑过程。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只有融入社会生活并发挥解决问题作用,同时让其有不断的获得感,才能推动他们对意识形态形塑的巩固和提升。一是通过系统化的培养流程来提高青年学生的意志力,达到坚定理想信念目的,提高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高校不仅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更是青年学生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场所。目前,部分青年学生存在对思政教育重点靠背、品行过于自由奔放且崇洋媚外、主观立场不坚定意志力薄弱等现象,但凡接触到一些新奇事物和信息,接收到一些貌似有理“煽动”言论,就会全然忘记“思政课堂”上所传授的核心价值观等教学内容,随性而为,动摇教育教学成效。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克服各种诱惑和重重困难,才能在鲜明、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获得感。针对青年学生要特别注重在校期间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反复浸润、多样渗透、直接灌输,让他们养成强大的民族自豪、民族自信,以更高站位和更大格局思考问题,面对挑战拥有强大的内在信仰力量,从而成为意识形态坚强的意志之基。二是通过情境模拟训练等方式设置挫折教育环节,预见将来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增强青年学生思想坚毅程度,提高当代青年的实际处置力和抗挫力[7]。用情景模拟方式进行抗挫训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在解决问题和困难中,思想层面有可能出现的斗争和行为层面应该如何做出调整,及时纠正自身在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方面出现的动摇和偏差,增强意志坚定力,防止误入歧途,同时提前预设处理方案。三是实现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形塑建构从“认知-沉浸-融合-认同-感召-践行-升华”完整性,引导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者和践行者。因为,实践是价值标准的现实表现形式[8],所以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应该以行为践行作为最高形式的表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载体和形式,让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被动的理性认知到内化的情感认同,直至最终实现主动的行为践行,达到“知、情、行”的协同统一,从而形成其意识形态认同形塑的闭环。只有让青年学生在主观上保持高度的践行意愿,从“要我做”转变为“我想做”的心理状态,同时真正落实到日常行动和传播感召中,呈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应有的鲜活感和感染力,并不断积聚由内而外的内源性政治实践动力,更好承担起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维护者和传承者。

(四)加强全员育人和风险防范的同心共行,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御力和战斗力

高校构建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要立足于青年学生思政教育,使其树立意识形态底线思维和前瞻思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从人力、资源、机制三维度加强整合联动,实现各要素有机配合,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一是组建政治素养硬、思想觉悟高、育人能力强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主要由分管领导、部门管理人员、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优秀党员师生、朋辈榜样青年等组成的工作队伍;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联动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等职能部门,实施网格化管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自下而上全覆盖式的意识形态安全监管体系。二是凭借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意识形态预判和风险化解提供强有力支撑。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不仅要定期开展大数据技术培训,提高工作队伍的数据意识和数据思维,更要搭建数据资源共享和分析实践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同时,依靠精准搜集学生动向,识别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点,及时处置防患未然;借助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关注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敏感舆情,抢占先机,排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真空地带”,消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灰色地带”,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维护[7]。三是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压实主体责任,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阵地,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坚持意识形态管理系统式、制度化,建立共管防控、制度防范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制定管理制度,扎实落实“一人一策、一事一策、一月一研、一学期一调整”,做到预见在前、准备在前、管控在前;坚持谈心谈话计划式、常态化,建立监测预警、研判处置机制,做到重点关注学生月月有人管、有人问,形成反渗透合力,增强师生应对安全危机的辨析和处置能力,实现自我担当、集体担当与社会担当的共融,形成教育管理长效性[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10]青年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增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践行,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结合党史国情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凝聚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更积极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