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的法治教育路径探析
——以“理解权利义务”为例

2024-04-07 07:02陈燕茹
学苑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义务权利法治

陈燕茹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福建 厦门 361100)

大单元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创新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倡通过单元统整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这一课程方案为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教学指南,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实现单元目标、单元框架、单元情景、单元活动和单元评价有机统一,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它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核心素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现结合笔者的法治教育实践,分享我们的探索与思考。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高质量育人,基于核心素养,分解课标,驾驭教材,读懂学情的基础上,按学习逻辑以大主题或大概念统领、大任务驱动、大情景创设、大问题聚焦、思维大迁移、评价反馈、作业设计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它具有系统性、关联性、递进化、科学化特征,是实现知识结构化、思维显性化、技能综合化的有效手段。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分为自然单元教学设计和重组单元教学设计两种类型。自然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单元为基础,根据课标要求进行整合设计和实施。重组单元教学设计则是在自然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重新组合教材内容,形成新的教学单元。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点

(一)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系统性。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个大单元,保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此外,大单元教学设计还可以使教师更加全面地考虑教学问题,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大单元教学设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二)教学过程的延展性和创新性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明显优势在于其延展性。大单元教学设计不仅关注教材的知识点,更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在能力提升方面,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在适应不同学情方面,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教学调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创新性教学方面,大单元教学设计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领性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实践和思考。通过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整体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引领性则体现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大单元视域下法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大”道至简:素养立意,制定单元目标,是法治教育的“起点”

素养立意明确了法治教育的方向和重点。法治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法律情感、法律信仰和法律行为等方面的素养。这些素养是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维护社会法治秩序和促进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制定单元目标是在素养立意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应该包括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式。通过制定单元目标,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水平。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教学中,教师以宪法为基础,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认识公民权利和义务,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培养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同时,让学生理解如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责任意识。通过探究狂欢的球迷扰民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生活情境中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制定以素养为导向的单元目标是法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素养导向并制定具体的单元目标,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知不“单”行:整合知识,发展系统思维,是法治教育的“推点”

整合知识、发展系统思维在法制教育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系统思维,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法制教育也需要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原则,而系统思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分析法律问题,更准确地判断事实,更公正地做出决策。因此,整合知识发展系统思维是法制教育的重点,也是提高公民法律素养的关键。

例如,整合“理解权利义务”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关系,并绘制出相应的关系图表,帮助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积极承担责任并履行义务。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权利边界意识和程序意识,提升他们解决公共事务和矛盾纠纷的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我不仅引导他们拓展知识网络,还联系前后单元的知识点,例如,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与第一单元的宪法知识紧密相关,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证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同时,联系第四单元的自由平等追求,让学生珍视自由并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依法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宪法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形成政治认同和法治观念核心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建立法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通“元”识微:活动探究,引领深度学习,是法治教育的“重点”

“微妙的道理,是不能靠记忆的”,学科知识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单元活动来传授,而单元活动设计应以单元目标为基础,并服务于每个阶段目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讨论、研究、实践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学习,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单元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习惯。

例如,以“理解权利义务”这一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活动。本单元主要涉及三个关键问题:1.邻居看球赛扰民案例中,公民主要有哪些权利和义务?2.邻里之间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3.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从内容关系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概念,有利于构建单元知识体系,解决单元关键问题。针对上述关键问题设计如下单元活动,针对问题1,教师展示狂欢的球迷扰民漫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析案例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利和义务的意义;针对问题2,组织学生扮演球迷、邻居、物业、公安人员等角色,开展案例分析活动,让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针对问题3,教师展示漫画《如何挑担子》,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交流分享如何正确做到权利、义务相统一。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课堂辩论等多样活动,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运用,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及坚定捍卫者。

(四)“教”赢未来:引导践行,回归生活视野,是法治教育的“落点”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实现通向未来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融合共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思考问题,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想法,对收集资料进行深入整合,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层次,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理解权利义务”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收集身边案例来了解权利和义务。小阳同学排队买饭时与另一名学生发生争执,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基本生活需求,如食物、水、休息等,这是基本权利,不能被侵犯,在行使这些权利时,他们不应该侵犯他人的权利。比如在食堂排队时,应保持有序,不插队或推搡,这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是自己的义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权利,例如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妨碍他人休息;使用公共设施时保持整洁,不损坏设施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理解了权利和义务,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行使它们,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关注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依法行事、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用法维权、树立法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民。

(五)“学”贵乐之:多元评价,激发学法热情,是法治教育的“亮点”

“以评促学,以学促教”,在开展多元化评价时,教师应从学生思维变化和道德认知变化入手,全面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些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却在课后和现实生活中表现不理想;有些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却能够在平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实施科学的多元化评价。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以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法治信仰,真心拥护法治;崇尚法治,依法规范言行;捍卫法治,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例如,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加深对义务与权利的理解,培养义务意识和程序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们分组选取与权利义务相关的真实案例进行模拟审判,在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并鼓励他们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寻找实际案例。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详细评价,包括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团队协作和角色扮演的生动性、法庭程序的规范性等方面。一个小组选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展示了消费者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事实和法律条文支持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现了法律的力量。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点评,称赞表现出色的团队,鼓励有待提高的团队,总结每个团队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这种多元评价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权利义务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让他们体验到了法律学习的乐趣。这种教育方法激发了学法热情,正是法治教育的亮点所在。通过以上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权利义务统一的意识、守法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之,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理念,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立足目标的素养导向,制定法治教育的单元目标为“起点”;立足知识的结构化,整理法治教育的知识网络为“推点”;立足活动的任务驱动性,优化法治教育的活动方案为“重点”;立足教育面向未来观,回归生活视野为“落点”;立足评价多元化,提高法治教育的全面评价为“亮点”,以此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同时,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义务权利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我们的权利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跟踪导练(一)(4)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良知”的义务
权利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