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优化方法

2024-04-07 07:02李金龙
学苑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减物理知识点

李金龙

(河南省虞城县乔集乡初级中学,河南 虞城 476300)

我国一直都是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社会对教师人才要求难度越来越高,学生们在学习阶段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口的增加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学生承受着更高的家长期待以及更难的学习任务。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创设符合“双减”政策下的教学方案,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物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探究,保持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热情,对物理存在着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可对于物理存在的许多现象进行不断地探究,实现物理知识不断地进步。下面针对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优化方法展开讨论。

一、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的认识

教师要注重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的心态,在开始的课堂中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利用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物理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物理的动力,让学生明白物理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文明的程度得到提升,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极大程度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如今的人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离不开物理方面,如此教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改变学生对物理的畏惧心态。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的真正含义就是学生围绕学习情境的一个学习过程,针对所融入的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从而对所学知识达成共识,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点,从而进行下一步学习。部分学生会在自己完全适应情境化教学时,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而这一变化就是“境”所影响出来的“情”。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情境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将情境化教学所激发出来的兴趣积极投入到物理知识学习上。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因此,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中,需要转变身份,让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够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探究心理,保持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热情,将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师上初中物理第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讲授三次工业革命,学生如果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那么穿的衣服是人工进行纺织的,交通只有马车、帆船等方式;学生如果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那么学生就能穿上机器制成的衣服,可以坐上火车和飞机,但是照明条件不良,想要远距离交流只存在书信等方式;学生如果生活在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那么晚上有了灯光,可以打上电话,看上电视,但是想要远航只能带上地图;学生如果生活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那么想要远航带上手机就可以出发,导航系统就可以引导我们去到想去的地方。物理的一次次发展促进着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便利着人民衣食住行,正是因为物理的不断进步,我们现在才可以相距万里,还可以视频通话见到彼此。

二、感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践行生活实践

时代不断地进步,物理已经渗透到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课本中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将生活中的现象利用物理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利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物理知识,探究出学习物理的乐趣,在物理实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教授物理知识时,可以先提出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者采用情境导入等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不断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应用之广,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时进行知识传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在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热情时,就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会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产生厌倦,这进一步体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的教育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生活实践活动推动着物理知识的发现与应用,物理知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出现的物理现象,经过人们的发现总结最终形成了课本中学习的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初中物理知识的时候,应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以论证,教师通过实践导入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产生思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际的案例进行设想,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物理的途径,发散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让学生以多角度的形式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实践的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合理性、灵活性、科学性,对于初中生来说,符合他们的学习心态,初中生对于学习物理时要求过程具有新奇性,但身为初中生的他们本身自主性较差,知识储备量相对薄弱,既渴望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点,又容易自卑情绪产生。这时实践教学就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减少学习物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探究心理,保持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窗外的阳光照射在屋子里的那一部分,光的边缘是直线形状,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直线形式,然后在大屏幕展示阳光穿过树叶散落下来的照片,让学生回忆当时的阳光是怎么样传播的。让学生带着疑问正式开始探究,窗帘关闭严实,让教室黑暗下来,教师拿出激光手电,点起蚊香,用塑料瓶收集其蚊香的烟雾,利用激光手电进行照射烟雾,发现烟雾中的光束总是直线,体现出这一论证。这样的实验结合了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三、运用启发式提问方式,减少学生学习难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想要快速达到教学目标,需要学生能够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问,增强学生本身的问题意识与知识点敏锐度。在进行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场景,激发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疑问,一旦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就会越强,最终实现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询问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有能力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的心更加迫切,发现自己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重难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物理水平,结合物理课本知识,进行课堂内容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启发的物理教学手法,在课堂引入中,教师要采用生活中的简单小现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思考,并带着这种学习状态进行小组讨论。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谈论反馈进行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愉悦心情,设计有趣的课堂导入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教师可以通过“设错”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错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探究精神,知道物理课堂中的正确现象,以此来培养初中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证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这一现象,让学生回忆,夏天很热的时候进行洗手,手进行风干,是否能感受到凉,由此来启发学生关注这一现象,并让学生小组谈论进行举例,利用酒精,使得温度计的示数下降,因此论证这一观点。又如,冬天时节出现了下雪现象,有的学生发现下雪之后比下雪之前更加的安静,提出了这样的物理现象,通过学生分组进行,让学生对下雪之后更加安静这一现象进行谈论,学生猜想假设,经过教师引导,最终得到了因为雪的表层有气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声波,因此出现了这一生活物理现象。学生通过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思考,不断发散思维,增加了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了物理成绩。

四、设计分层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由于初中学生所处环境不同,所以学生自身情况和认知水平都有较大的不同,而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是一样的,如此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分层分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疑惑,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出有梯度的作业,让每位学生在做完习题后都能够产生自豪感,从而将身心投入到物理课堂中。初中学生由于自我认知能力未发育完全,所以会对未知的陌生事物感兴趣。在早期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数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这种作业形式虽然正确,但是作业内容方面过于单一,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低难度作业与高难度作业的融合,两种作业结合在一起供学生选择,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物理素养。初中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没有涵盖多少物理知识和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需要将课堂中的重难点和知识点融入到作业中便可。教师不需要将学生置于题海中,无限进行刷题,这种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一点好处。教师要做的是根据学生所属年纪、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科学地安排课后作业数量,尽量让作业对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起到二次巩固的作用,同时难度适中、数量合适,保证学生在做作业时能有积极的心态,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考虑学生做题的效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完成效率考虑作业量的多少。而且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布置轻量化的作业。

物理课程本就是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主动进入到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中,教师要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安排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在学习《力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不同程度,为其安排差异化的教学问题作业设计,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对力学的概念以及公式进行作业设计。对于能够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安排力学公式的实际应用问题作业。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物理知识的差异,在教学环节中,针对学生的弱项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升。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教材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对生活物理现象进行了解,教师也应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展示,揭示生活物理知识,让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的展示动图,更加清楚了解物理之间的变换,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物理现象进行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简便的学习物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也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讲述等方式对物理原理进行讲解,远远不如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现象进行了解,让学生了解基础原理的同时,对知识保留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更加扎实的学习物理知识。物理实验活动也可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实验的途径。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活动,而在特殊情况下,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实验活动。在基础的实验环节中,教师不能依赖远程教育,要让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实验的操作。对于多媒体教育,教师要辩证的运用,在为学生的物理实验活动提供帮助时,并不能对其完全的依赖。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活动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或者之后进行,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实验活动,有预热或巩固的作用。多媒体实验活动进行是对基础物理实验的辅助,并不能作为主要的实验教学方式。

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特殊时期的网课教学中,也能够对物理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网络课程中,提升物理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联系国内外优秀的实验人才,共同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多样化发展。例如,在八年级人教版第三章《温度》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远程多媒体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就可以进行实验活动,准备两盆水,分别是热水与冷水。引导学生将两只手分别放到热水与冷水当中,1 分钟之后,让学生同时再把双手放到一盆温水当中,让学生感受当下两只手对于温水的感受有何不同。通过远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远程实验中,完成对温度的认知。远程多媒体实验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更能够让学生在最简便的实验环境中,能够对物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六、结语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进行培养,结合“双减”政策,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通过采取上述方式,有利于将重难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环环相扣,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联系生活实际,保持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减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畏惧感,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为未来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双减物理知识点
只因是物理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