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巴渝民间音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

2024-04-21 02:58杜小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传承

【摘 要】为了研究新时代川江号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从川江号子概述、形成及特征;新時代川江号子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现状;新时代川江号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策略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其研究对创新高校教学方式、传承以川江号子为代表的巴渝民间音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同时发现结合时代背景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不够等问题。提出挖掘时代价值,丰富理论研究;注重学校教育,丰富课堂教学;注重旅游宣传,丰富推广途径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川江号子;传承;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047—03

一、何为:川江号子概述、形成及特征

(一)川江号子概述

川江号子由川江和号子两个概念组合而成。川江指长江流入四川,自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1000多公里的江段,航道上险滩密布、水流湍急,陆路被大山阻隔,水路滩险江急,交通不便,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令人有“畏惧”感,如李白诗中描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险途。然而,川江江段江河较多,相比陆路,水路似乎更适宜,所以商贾便通过木船运送货物和来往的人;号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统一步伐、节奏,为单调而艰辛的劳动增添乐趣的歌谣,在北方称“幺号子”,南方称“喊号子”。川江号子是川江上船工们拉纤过程中所喊的口号,为了帮助大家统一步伐、缓解背部的重力、鼓舞士气,由号子头领唱,众船工帮腔,一领众和式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是船工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生命之歌。

(二)川江号子的形成

川江号子的历史由来已久,考古发现,沿江两岸陆续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俑”等文物,佐证了产生川江号子的川江水路木船运输行业的久远历史。[1]其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嘉陵江、涪江、沱江等长江干流和支流。川江号子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与巴渝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关。川江江段,交通不便、险滩纵横、水流湍急,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船工们为了统一步伐、共同完成拉纤任务,在号子头的带领下,根据江河水势的不同,即兴编创一些鼓舞士气的口号,长此以往,民间音乐川江号子便逐渐产生。“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便描绘出拉纤的艰辛与川江地理环境的险恶。

二是与船工们的艰苦生活相关。船工的工作性质特殊,危险系数极高,船上讨生活的船工都是十来岁上船,从最艰苦的纤夫做起。从危险系数和艰苦程度两方面考量,但凡有其他谋生手段,人们都不愿意去拉纤,而一旦选择接受这份地位低下的工作,就意味着时刻要与自然环境做斗争,接受最繁重、最单调、最危险的工作。川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人乐观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号子头也会带领船工即兴编创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号子,表达路途中的所见所闻、生活琐事、对社会不平的愤懑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川江船夫号子》“有钱人在家中坐哟,哪知道穷人的忧愁,推船人本是苦中苦,风里雨里走码头……”便是反映船工艰苦生活的唱词。

三是与船工们永不服输的精神相关,如《白龙滩不算滩》“白龙滩,不算滩,捏起桡子使劲扳。千万不要打晃眼,努力闯过这一关……”[2]就反映船工们不畏困难,与自然做斗争的精神;《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反映了船工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急流险滩,表现了船工永不服输的精神。

(三)川江号子的特征

一是曲目内容丰富。川江号子内容大多反映川江沿岸城市风貌、船工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等,曲目内容丰富,多为号子头根据行船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即兴创作而成。

二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并存。功能性主要是在行船中统一摇橹的动作,完成拉纤任务;审美性主要是调节船工的情绪,缓解船工的背部压力。号子头在平水、见滩、上滩、下滩等每个重要节点,将自己了解和观察到的情况,用号子的形式喊出来,指挥和带领船工共同完成拉纤任务。“不喊号子搬不动船”“不喊号子闷闷不乐不新鲜”就体现了号子音乐的功能性与审美性。不仅要带领大家唱出气势,还要保证整个航运的安全,尤其是闯滩的时候,号子唱的不对或者唱得不好,都会船毁人亡。

三是一领众和的合唱形式。行船过程中,号子头领唱与船工呼应,根据劳动强度的大小,形成领唱与合唱交替、衬托、模仿的一领众和的形式,形成最早的多声部合唱。领唱部分旋律性较强,多为实词,合唱部分节奏较为固定,多用“嗨——嗨咗——嗨嗨——哟——嗬——哟”等语气词来呼应,以此保证拉纤过程的统一,提高劳动效率。整个行船过程号子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还要具备嗓音条件好、熟悉航道、识水性、经验丰富等条件,而船工更多的是听从号子头的指导,齐心协力到达目的地。

四是音调、节奏随劳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号子头的领唱音调和节奏随劳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带有一定的即兴成分,故有十唱十不同的说法,但总体上既有雄壮激越、高亢的音调,又有悦耳抒情的旋律。[3]《平水号子》是船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航行时的号子,节奏宽长,唱腔也较自由,如“清风吹来凉悠悠,连手推船下涪州……”节奏宽长,以舒缓悠扬与朗诵性相结合的旋律叙述他们的生活,和唱者以平静而缓和的节奏相应和。见滩时,船工们发现要起风暴,或者发现险滩,号子头会提高嗓音,要换节奏稍紧一些的号子,准备冲滩,和唱者将以沉着而充满力量的声音相应和;上滩时,船进入险境,开始与水搏斗,节奏紧迫,旋律刚劲;《拼命号子》是冲滩最紧要关头时唱的号子,这时候风更大、浪更急,节奏紧密,音调短促、刚健有力,所有人必须集中精力,在号子头的带领下投入紧张激烈的搏斗,高亢激昂的音调与节奏,让船工的呼吸随着节奏和音调的加快而加速,展现了拼死搏斗的场景。[4]下滩时,渡过险滩,一场激烈的斗争暂时结束,船工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时的号子又变得舒缓,节奏较为自由。

(四)川江号子的音乐文化价值

一是为早期多声部音乐打下了基础。中国民歌的织体形态多为單声部,而川江号子作为合唱的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从即兴创作开始便呈现接应式、衬托式、模仿式等形式,为早期多声部音乐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是川江号子成为推广巴渝民间音乐的一道门户。1987年,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参加过对川江号子的保护拍摄活动。71岁的老船工陈邦贵和蔡德元等在法国“世界大河歌会”上演唱川江号子大获成功。[5]这些活动使川江号子走出国门,传播了中国文化,让更多人对巴渝民间音乐有了了解。

三是川江号子与巴渝其它民间音乐相互影响。川江号子在即兴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巴渝其他民间音乐的元素,如川剧、四川扬琴、山歌、媷草歌等音乐的元素;而川剧、四川扬琴、山歌、媷草歌等民间音乐中也能找到川江号子的影子。如张永安《川江号子与巴渝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一文中就川剧高腔和川江号子的一般布局、演唱方法、调性、调式、曲调等方面做了详细比较,发现其音乐情绪的布局原则都是以“散—慢—中—快—散”为基础展开;在调性方面主音多环绕在G或A的调高位置之间,在12度左右的音区范围内;在调式方面,以五声音阶为主,并多在宫、羽式的混合交替中表现出自身的特点。[6]

二、为何:新时代川江号子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新时代川江号子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创新高校教学方式。新时代赋予了川江号子新的使命,加入时代背景的研究,会使川江号子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时代性,将研究成果运用于高校音乐专业类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第二,有利于传承以川江号子为代表的巴渝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资源和文化,本身不会自发地发挥作用,必须由有关部门合理开发和对受教育者宣传教育后,才能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传承与融合发展以川江号子为例的巴渝民间音乐,能够强化人们对巴渝民间音乐的保护意识,提升其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第三,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民间音乐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尤其类似于川江号子一类的民间音乐,是人们劳作时为统一动作和节奏所喊的口号,由号子头领唱,其他船工帮腔,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艺术,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参与人数可多可少,运用到群众活动中,可有效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增强群众活动的凝聚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研究现状

一是结合时代背景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从劳动号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价值各不相同。已有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且最近5年,研究成果数量有限,参考价值不高。新时代,结合民众、大中小学生等受众群体的特点,各大高校音乐工作者、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需加大对川江号子的理论研究。

二是应用范围不够广泛。目前川江号子主要运用于教学、表演。教学聚焦于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民族民间音乐》课的讲授,其他专业课并未涉及;表演主要集中在民间团体,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将热爱川江号子的音乐爱好者组织起来的“老船工艺术团”的对外表演;川江号子原生态互动体验剧《大江传歌》的表演,极大促进了民众对川江号子的了解,但是受众群体的人数不够多,影响力有限。

三、如何:新时代川江号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策略

(一)挖掘时代价值,丰富理论研究

一是建立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民间音乐研究平台,引导音乐工作者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积极加入对川江号子的研究,除了现有的对川江号子艺术特色的研究,还可以加入时代背景与二十大精神。如新时代川江号子的传承与保护;新时代川江号子在艺术、音乐等方面的拓展;党的二十大视域下川江号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二是拓宽研究思路,在高校音乐专业各类课程中融入川江号子,如声乐、视唱练耳、合唱等课程中中融入川江号子。

三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挖掘川江号子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如川江号子对新时代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启示;川江号子融入高校学生团队精神的研究;川江号子对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等。

(二)注重学校教育,丰富课堂教学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在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增多对川江号子内容的学习。围绕“讲、听、唱、赏、演、创”六方面展开教学。“讲”即讲理论知识、讲老船工的故事;“听”即听川江号子代表性曲目;“唱”即学唱经典片段;“赏”即对川江号子剧目的欣赏,如大型山水实景歌舞表演《印象·武隆》,使学生对自然遗产的壮美和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演”即让学生参与川江号子舞台表演艺术排练及演出活动;“创”即保留川江号子的旋律和特点,加入时代元素,对原有的号子进行整理、加工和改编。

(三)注重旅游宣传,丰富推广途径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依托文化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味,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受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7]川江号子作为巴渝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能够推动川江号子与旅游在更广的范围融合发展。一方面,利用旅游平台普及川江号子,借助各大旅游APP平台,使游客了解当地美食与景点的同时对川江号子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旅游景点开发川江号子系列演出,如实景歌舞表演《印象·武隆》便是典型案例,人们在欣赏实景剧的过程中加深对川江号子的印象,使川江号子成为当地旅游业的特色品牌,为巴渝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四、结语

川江号子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形成的生命之歌,伴随船工拉纤的唱段也许会过时,但川江号子蕴含的劳动精神、与险滩和命运做斗争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新时代要继续挖掘川江号子的价值,创作出更多好作品,一方面对川江号子进行适当的包装,让它适应社会,延长生命力;另一方面拓宽受众群体,在高校、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推广,呼吁大中小学生和民众传承、保护以川江号子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在各大学校、巴渝地区形成浓厚的民间音乐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伍明实.川江号子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文化论坛,2011(3).

[2]邓晓.川江航运文化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02(2).

[3]李璐玲.试论川江号子的音乐特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4]肖常纬,刘小琴.中国民间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6]张永安.川江号子与巴渝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7).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2020—08—16].http:// www.gov.cn/zhengce/2022—08/16/ content_5705612.htm.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2022年度资助项目“新时代巴渝民间音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以‘川江号子为例”(项目编号:BYMY22D2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杜小敏(1993—),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乐山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传承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浅谈以艺术类学生创业为导向的河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