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24-04-23 13:33苏罗滋莹
时代汽车 2024年7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苏罗滋莹

摘 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改革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分析1+X证书制度本文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证书制度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出现,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在1+X证书制度下进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2 1+X证书制度与“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

1+X证书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其中“1”代表学生获得学历证书,“X”代表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专业证书,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它们相互促进、灵活适应市场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首先,1+X证书制度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根本目标都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其次,1+X证书制度下,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为“课证融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对1+X证书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通过课程与证书相结合使得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再次,1+X证书制度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证书;而“课证融通”则使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相匹配。最后,1+X证书制度主要从宏观层面为职业教育提供指导,而“课证融通”则更多地关注具体课程与证书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2]。

3 1+X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体而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更新快的新兴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对“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①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3]。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涵盖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多個方面内容,加大力度改革“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此类知识领域有机地融合到课程体系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③在“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④做好“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4]。

4 1+X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为保证“1+X”证书制度下科学合理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完善相关的改革体系,如图1所示。

4.1 优化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是实现“课证融通”的关键,这意味着要将职业技能证书的内容整合到课程中,确保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直接与职业技能对接,减少额外培训和准备时间。

例如: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中,除了教授基本的电子技术知识外,还可以融入关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编程、调试等职业技能内容。首先,教师需要对汽车电子技术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证书考试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技术、具备哪些实践技能。其次,根据证书考试的要求,对《汽车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关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编程、调试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证书考试内容的一致性。再次,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教学外,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实验、实践课程,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可以邀请汽车电子行业的专家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传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最后,定期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课证融通”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由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组织教师参加定期的专业培训,以帮助学生更新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各个方面,如自动驾驶、车联网、人工智能等。②与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实际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应用,这样可以使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③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尤其是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的项目,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④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或交流会,促使不同背景和专长的教师分享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和行业动态,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5]。⑤除了本校的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外部人士作为特邀讲师或导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贴近实际的课程内容。⑥为了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如为参加培训和研讨的教师提供经费支持、将其成果纳入工作考核等。⑦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其改进和成长。⑧鼓励教师整理和分享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实验指导书,降低教师的备课成本,提高教学效率。⑨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具有丰富经验和学术背景的专家加入教师队伍,提升整体师资水平[6]。

4.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得技术支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具体而言,校企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①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促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②邀请企业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指导,促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要求,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打下基础。③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构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④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轉化,共同研发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

4.4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在“课证融通”模式下,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职业技能的培养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职业技能实训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技能。其次,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行业技能竞赛,与其他学生的竞争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的机会,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

4.5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首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覆盖教学全过程,包含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生评价等多个环节,应该明确各项质量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次,学校应该定期进行教学评估,收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应该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次,学生和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构建相应的评价系统,鼓励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最后,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审计,检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设立学生和教师评价系统、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审计和调整等措施,可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5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5.1 持续更新和调整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变化。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未来的培养模式将更加灵活,能够及时跟踪新技术、新标准,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5.2 伦理与责任的教育

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伦理和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未来的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5.3 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主要涉及到电子、通信、控制等。未来的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跨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5.4 个性化与定制化教学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的教学计划和灵活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5.5 智能化教学辅助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未来的培养模式将实现智能化教学辅助。凭借信息化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建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5.6 国际视野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选择与国际知名企业和学校进行合作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学习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6 结语

总而言之,在1+X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优化课程设置、引入实际案例、加强实践教学和构建产学合作机制等策略,教育工作者可以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关注新技术和新标准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调整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

参考文献:

[1] 袁俊,陈勇,赵魏维,等.职业本科活页式、手册式教材开发研究——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合实训为例[J].时代汽车,2023(14):75-77.

[2]杨秋凤.智能网联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群建设探讨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1(3):47-48,89.

[3] 丁伟,程岩.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9):113-114.

[4]旷庆祥.高职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群的实训资源建设研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J].山西青年,2021(11):129-130.

[5] 李敏,陈付龙,胡飞,等.“双高”建设和智能网联汽车“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改革探索——以“车载网络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3):25-28.

[6]孙大明,胡苏敏,董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基于试探性治理框架的组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6):108-117.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网络教学“课证融通”
基于课证融通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