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县夏播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4-04-26 14:33龙立杰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夜蛾草地秸秆

龙立杰

(固安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固安 065599)

固安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当中干湿交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旱,夏季潮湿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1.2 ℃,最低气温出现在1 月,为-18.2 ℃,最高气温出现在7 月,为40.2 ℃。年无霜期187 d,年冻土期为105 d,年日照时数为2661.2 h。年平均蒸发量为1958.6 mm,是降水量的3.5 倍。年平均风速2.7 m/s,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固安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钾肥不足,氮肥比例失调。全县土壤属潮土类型,砂土、沙壤质腰砂、漏砂、底沙潮土分布较广,非常适合种植大田作物。

玉米又称棒子、包谷、包米、珍珠米等,是1 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茎强壮,植株高大,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玉米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1 种植前期准备

1.1 品种选择。在玉米高产种植过程中要注重科学选种,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品种,满足适地适种的相关要求。根据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目前固安县玉米种植的品种多为NK718、联创825、MC812、兰德玉六和农艺186 等。选种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

1.2 种子处理

1.2.1 试芽。在播前15 d 进行发芽试验。玉米种子萌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5 ℃~35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温度以及光照条件等。

1.2.2 种子包衣。玉米种子包衣主要有人工包衣和机械包衣。可以用含有黏结剂的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等配合制剂,按药干种比1∶50 进行包衣,防止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

1.3 选择地块。良好的土壤环境能够提高玉米的出芽率,因此选择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来种植玉米。

1.4 深耕地。在保证玉米地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率的前提下,要深耕20 ~25 cm,每年打破犁底层不超过2 cm,做到无漏耕、无坷垃。

1.5 施肥。土壤的肥沃程度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巨大,通常情况下选择含氮量相对较高的肥料,这种肥对玉米的生长十分有利。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施用玉米专用复合肥,一次性作底肥在玉米行间施用,后期视长势补施叶面肥或追施少量氮磷钾肥和锌肥,来保证土壤的营养成分,提高玉米的产量。

2 玉米种植模式

2.1 种植方式

2.1.1 清种。现阶段大多数农户采用单独种植方式,整块地都种植玉米。

2.1.2 间种。改革传统种植方式后,与大豆、马铃薯等矮棵作物间种,比例以6∶4 和4∶3 为宜,从而增加其它作物的产量,得到双收。近年来固安县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许多农场和合作社积极改革种植模式,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亩数达5 万余亩。

2.2 播种密度。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播深达到3 ~4 cm。间种每亩保苗3000 ~4000 株;清种每亩保苗5100 ~5400 株。

3 田间管理

3.1 及时补苗和匀苗。种子的出芽率低、病虫害严重、幼苗被鸟类啄掉等,都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玉米出苗后及时按田间配置的行株距要求进行补种或者匀苗(玉米可采取移栽,将过密的苗移栽至苗不足处,新苗移栽后应及时进行浇水)。

3.2 及时中耕。玉米出苗后25 ~40 d(大喇叭口期),人工中耕1 次,结合对玉米追肥(尿素20 ~30kg/亩)拔除杂草。根据土壤墒情进行1 次灌溉,玉米穗期应保持田间湿度在70%~80%,再隔25 ~40 d,对玉米进行第2 次追肥(尿素15 ~20 kg/亩),并铲除杂草。

3.3 化学除草

3.3.1 播种后出苗前化学除草。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250 ~3000 ml 或90%禾耐斯1500 ml,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2250 ~3000 ml,兑水750 kg 土壤喷施;或用50%乙草胺乳油2250 ~3000 ml 或90%禾耐斯1500 ml 加72%的2,4-D 丁酯乳油1200 ml,兑水750 kg 土壤喷施。

3.3.2 苗后化学除草。玉米3 ~4 叶期,每公顷用4%玉农乐水悬浮剂1200 ml 或4%玉农乐900 ml,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00 ml 兑水450 kg,茎叶喷雾。

3.4 适时收割。不同播种期的玉米采收期就不同,根据玉米品种的特点、成熟周期等要求,确定最佳的采收期。当籽粒出现黑层,玉米成熟后7 ~10 d 为最佳收获期。对于玉米秸秆还绿且活着的成熟的品种应适时晚收,这样可以增加玉米产量6%左右。整块地的玉米植株90%以上叶变黄干松7 ~10 d 后,达到最佳的收获期,此时应及时收割。

3.5 秸秆还田。目前90%以上的农户都采用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来收割玉米,这样玉米直接装车运走,秸秆均匀抛撒覆盖在地面,秸秆还田直接翻耕。

4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选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的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

4.1 玉米螟、粘虫等的防治。目前固安县玉米种植受气候、新品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玉米螟发生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导致玉米产量明显降低。在玉米抽雄前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以颗粒剂防治效果最佳。可用1.5%辛硫酸颗粒剂15 ~30 kg,将其直接拌制在5 倍的土中,或者添加到沙中,有效混合并搅拌均匀后,直接施加到玉米大喇叭口内;或用90%敌百虫800 ~1000 倍液,或75%辛硫磷乳剂1000 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亦佳。玉米粘虫对玉米生长威胁较高,主要为害玉米叶。在害虫卵孵高峰期或1 ~2龄幼虫期,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实施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可选择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氯虫·高氯氟等药剂防治。

4.2 病害防治。玉米叶斑病是中后期常见的病害,不仅为害玉米叶片,还为害玉米梢和包叶,此病的发生和空气湿度有一定关系。随着空气湿度增大,病斑会大范围扩散,玉米叶片颜色会逐渐发黄枯萎,一般可用50%多菌灵500 倍喷施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500 倍液喷施防治。

4.3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草地贪夜蛾又叫秋粘虫,其最主要的寄主植物是玉米和高粱。草地贪夜蛾是大田玉米生产中常见虫害,该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 个阶段。根据固安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植保预报预测技术,对该虫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有草地贪夜蛾的玉米叶会出现半透明薄膜小孔和不规则的长形小窟窿,如果不及时防治,该虫能将整株玉米叶片吃完,严重时会造成玉米死亡。目前固安县推广的物理防治措施是利用杀虫灯、性诱捕器等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发生基数。重点做好玉米苗期到抽雄期的幼虫防治工作,应尽量在低龄(1 ~3龄)幼虫盛发期用药防治,选择清晨或傍晚喷药,重点喷施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防治草地贪夜蛾可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甲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虱螨脲、虫螨腈、茚虫威等药剂。

猜你喜欢
夜蛾草地秸秆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草地上的事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Laughing song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