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4-04-26 14:33方金亮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耳病猪群断奶

方金亮

(辽宁省绥中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辽宁 绥中 125200)

猪蓝耳病是一种经常发生的二类传感染,具有高接触性、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一旦出现就可造成整个养猪场里的大部分猪感染,感染猪会出现发热、食欲较差等病症,特别是对母猪的繁殖和仔猪成活有严重影响。

1 流行病学

在我国,猪蓝耳病被划分为二类传感染,发病率较高。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此病毒适宜生存pH 为6.5 ~7.5,遇到高温或者低湿干燥的环境会很快失去活性。不同性别、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猪都可以感染,特别是仔猪和妊娠母猪最易遭受感染,但不会感染其他动物。猪蓝耳病为高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较多,可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传播。感染猪在感染15 d 后可排毒感染其他猪,造成猪群的快速感染发病。感染猪排毒途径也较多,精液、鼻液、唾液、乳汁等均可带毒,这也造成了猪蓝耳病的高传染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猪蓝耳病呈地方性流行,一旦有病例出现,常常造成在一个猪场内长期传播发病。猪蓝耳病的发生不受季节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 临床症状

2.1 仔猪。仔猪的日龄不同,临床症状也有一定差别。新生仔猪感染后大部分会出现共济失调的症状,会不由自主地做圆圈运动、肌肉颤抖,常表现因后肢肌无力而造成不能站立,或站立后打晃摇摆、食欲不良、精神萎靡不振、腹式呼吸等各种症状。断奶后的仔猪有呼吸困难、经常咳嗽、肺内感染等症状,个别有关节炎、顽固性腹泻等症状。一般早产仔猪感染后存活率极低,感染后数日内即可死亡,哺乳期仔猪的死亡率也较高,可达80%以上。

2.2 母猪。感染后的母猪常出现高烧发热、呼吸不畅、嗜睡不振、咳嗽流鼻液、食欲不振、食量骤减等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影响繁殖,出现死胎、流产、早产等,产下的仔猪体轻、体弱,常常未断奶就大量死亡。有流产经历的母猪受孕几率较小,需要及时淘汰。部分母猪感染后还有耳朵紫色、皮下出现血斑、神经麻痹、产奶量少等情况。

2.3 中大猪。感染后的中大猪常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呼吸频率快,有明显的咳嗽症状;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或基本不进食,全身出现红紫色,部分感染猪有少量黏鼻液流出,及时治疗后没有出现继发感染的猪死亡率不高。

2.4 种公猪。种公猪发病时的症状与中大猪相似,但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短,但对精液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时,会发现病死猪的肺、扁桃体、脑、肾等多器官病变明显:肺部可看到出血、瘀血;扁桃体出血、流脓;脑部有出血、瘀血,并可见有胶冻样物质渗出;肾的表面出现凹凸,出血点和斑明显;心脏可见心肌出血、坏死等情况。

4 预防措施

4.1 进行猪舍清洁管理,加强猪舍消毒。猪舍要每天清理粪便,并用清水冲刷干净;定期杀灭和驱除苍蝇、蚊虫、老鼠等,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使猪舍空气清新;做好夏季的遮阳和降温,避免高温影响,冬季要保暖、保温,光照充足,也要适度通风、降低湿度;猪舍内的温、湿度要适宜,光照适度,避免突发噪音和环境改变,减少外界环境对猪造成的应激反应;猪舍和产房要做好隔离,避免相互干扰和传染疾病;要经常开展猪场的消毒工作,消毒要彻底,消毒剂可采用碱类制剂如氢氧化钠制剂等、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溶液等、醛类消毒剂如甲醛等,特别是对病猪舍每天要彻底消毒,对病死猪尸体、排泄粪尿等要立即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受污染工具要彻底消毒,保证彻底切断传染源;严格管理进出程序,做好人员、车辆、用具、猪、饲料、药品等进出场登记,严格开展进出猪场的消毒工作。

4.2 营养均衡全面。科学饲喂,做到饲料营养均衡全面,供应的饲料应完全满足猪生长发育需要。只有保证供应充足且营养搭配合理的饲料,猪群才能健康生长发育,猪的自身免疫力才能提高,抵御猪蓝耳病毒的能力会大幅度加强。

4.3 猪场做到自繁自养。只有做到自繁自养,才能确保整个猪群体的基因稳定,避免猪群基因混乱,也避免外引猪种造成疾病传播风险。猪场在必要引种时,要结合当地和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猪种,引种前做好疫病检疫,检疫合格时再购买引入。引进后要进行单独隔离饲养,确定安全无疫病后混入猪群。

4.4 饲养密度要合理。一般来说断奶仔猪0.2~0.3m2/头,随着猪的生长,逐步调整密度,到出栏时要调整到1.5 ~2 m2/头,夏季天气炎热时还要适当加大面积。

4.5 设立隔离圈舍。要设立安全有效的隔离圈舍,位置最好选择在猪场的一侧角落,要持日常消杀防护,做好与正常圈舍及其他附属区域的防护措施。对所有的外引猪和疑似病猪进行隔离,防止病情传播扩散。

4.6 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开展免疫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的主要手段,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以增强猪对蓝耳病的抗性。接种时间、次数为:仔猪首次接种为断奶后,30d后再接种1 次,剂量均为2ml;后备母猪在出生70 d 接种,剂量为2ml,母猪在每次分娩前30 d 完成1 次加强免疫,剂量为4ml;后备种公猪在出生70 d 接种,剂量为2ml,以后隔180d 加强免疫1 次,剂量为4ml。

5 治疗措施

5.1 治疗原则。猪蓝耳病感染后,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剂和方法,但是对发病猪可及时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手段,使病猪缓解相关症状,逐渐恢复健康,也可减少猪群的继发感染,避免猪场造成更大损失。

5.2 注射抗病毒类药物。对猪蓝耳病,注射抗病毒类药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使用干扰素和替米考星等药物。一般要根据患病的轻重程度,适度加大使用剂量和用药次数,并严格遵照用药标准来科学用药。但是抗病毒类药物对感染种猪的疗效不确定,并可能造成PRRSV 毒株的突发变异,使用中要注意。

5.3 对症治疗。对感染猪蓝耳病的不同类型猪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备孕母猪发病后,要推迟配种时间;母猪在分娩前后推荐使用孕畜专用抗生素,连续使用7 d 左右,可保胎降低流产率;对初生仔猪添加适量的葡萄糖、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对断奶猪和转群猪使用抗应激类药物,来降低应激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添加维生素C 和微量元素等营养补充剂可提高种猪免疫水平;对于病情严重的病猪及时淘汰处理。

猜你喜欢
耳病猪群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猪蓝耳病的防控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