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综合防治技术

2024-04-26 14:33刘昊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肠胃炎胃肠炎圈舍

刘昊鹏

(民权县畜牧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 民权 4768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的急性肠道传染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以高烧、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不同年龄段的猪体均可感染,但是仔猪最易感染,且死亡率高,可达99%以上,具有超强传染性,属于B 类动物疫病。

1 发病原因

首先饲料水源问题,生猪采用冰冻、发霉、腐烂、刺激的食物或饮用携带病毒、细菌受污染的水质,会直接或间接引起胃肠炎;其次养殖的环境。如果管理不当,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差,再有通风不良,圈舍潮湿,不及时清理杂物粪便,这些都容易导致圈舍内滋生细菌,再遇到天气骤变,气温下降,冷风侵袭时猪体对应激因素的反应会出现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该病;还有部分养殖户为了经济效益,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使猪体胃肠道菌群失调,抵抗力下降,引起胃肠炎。

2 流行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通过病猪传播病毒,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毒核酸为单股,主要存在于胃肠黏膜、十二指肠、肠系膜淋巴结和空肠等器官。一年四季各日龄阶段的猪群均由较高的发病风险,但是由于该病毒不耐高温,在60 ℃~65 ℃以上的高温下10 min 即可灭活。冬季和春季温度较低该病较为严重,夏季温度较高时发病率最低;另外,哺乳期的仔猪发病率居高不下,母猪和育肥猪基本上无明显症状;猪一旦被该病毒传染,即使康复,其体内自身携带的病毒也会随着粪便、呕吐物、乳汁及分泌物排出,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伴随着空气进行传播。

3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快,潜伏期短,一般5 ~7 d能传播整个猪群,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口渴、脱水等症状。成年猪由于症状轻重不同,所表现的特征也不一样,多数厌食,少数呕吐、腹泻,且腹泻的排泄物中有未消化的饲料,但是死亡率较低;仔猪发病期间精神萎靡、脱水严重、极度口渴、体重下降,并且仔猪越小死亡率越高,个别仔猪虽然治愈,但后期发育受到严重阻碍。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养殖场消毒。养殖场采取有效的消毒管理可降低传染性胃肠炎发生和传播。养殖管理人员应确保圈舍清洁、定期消毒,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通过对圈舍、器皿、环境、人员、物品以及设备消毒,可有效减少微生物数量,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提高养殖效益。但是消毒适用的药剂要定期更换,以免长期使用一种药物产生的耐药性。另病毒暴发流行阶段,进出生猪和运输车辆,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保障猪的健康和食品安全,以提高养殖场的安全系数。

4.1.2 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生猪时,检疫和隔离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入各种病毒,为保证养猪场的安全,不能从疫区的养殖场引入生猪,防止引起疫病暴发流行,影响本企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4.1.3 重视饲养条件。为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和体质,在生猪不同生长阶段,应提供不同营养配比的饲料。自产饲料的养殖场,要严格控制饲料生产流程,严格把控运输管理,定期对质量进行检测,确保饲料原料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坚决杜绝用发霉变质的原料进行饲料加工。新生仔猪免疫系统不健全,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下,冬季气温较低,应提供供暖设备,使用干燥、清洁的垫料,预防仔猪冻伤和腹泻。为降低该病发病几率,最好在仔猪抗病能力较强的高温季节育仔。

4.1.4 疫苗接种预防。猪传染性肠胃炎一般与传染性腹泻临床症状相似,这两种病容易混合发生,采用安全有效的疫苗预防是解决猪传染性肠胃炎有效可靠的方法,可以在母猪产仔前2 ~6 周,接种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母猪可将抗体传递给新生仔猪,增强仔猪的免疫能力,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健康状况。

4.2 治疗措施。没有特效性的药物治疗猪传染性肠胃炎,只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脱水严重的仔猪,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进行补液,与此同时,为提高患病猪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及时提供干净卫生的饮水、营养液,以及便于消化、吸收的饲料等。治疗过程为防止患病猪继发感染,可适量服用磺胺、呋喃西林、黄连素等抗菌药物,以及补充盐水加快生猪痊愈过程。近年来,采用中药预防和治疗传染性胃肠炎效果较好,具体治疗方法是将大黄、白头翁、黄柏、黄连(说明用法用量)中草药碾磨成粉,使用温开水冲泡后加入饮水中,每日提供给患病猪服用。

猜你喜欢
肠胃炎胃肠炎圈舍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中的效果
吃什么食物有利于肠胃炎的恢复
中兽医治疗牛肠胃炎的分析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