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以河南鹿邑惠济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4-04-26 14:33张作谈张殿勋闫全志丁建领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鹿邑县河流公园

张作谈 张殿勋 闫全志 丁建领

(1 鹿邑县马铺镇人民政府 河南 鹿邑 477200; 2 鹿邑县林业局 河南 鹿邑 477200)

鹿邑县属豫东平原农区,总面积124325.43 hm2,其中农用地99131.94 m2,占比79.74%,林地总面积17864.01 hm2,占1437%,湿地面积1862.45 hm2,占比1.50%。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净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惠济河位于河南省东部和安微省西北部,是涡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开封黄汴河口,东南流向,经开封县、睢县、柘城县、鹿邑县,在安徽亳州境内汇入涡河,全长174 km,流域面积4130 km2。为保护和恢复惠济河河流湿地生态系统,2016 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河南鹿邑惠济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425.76 hm2,其中湿地面积309.34 hm2,总长度13.2 km,湿地率72.66%。惠济河湿地公园分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三类,及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输水河、水产养殖场、草本沼泽五型,并以河流湿地为主,人工和沼泽湿地为辅。

湿地不仅为生命和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还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功能。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体系重要方式之一,其在物质生产、气候调节、水资源调节、生态旅游和科研科普、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供给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其不仅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功能,为生命和人类提供生存的环境,还提供丰富的食物、工业原料、药材、淡水、燃料等众多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1.1 动物产品供给。湿地生态系统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食物链的重要基础之一,为高产出的复合生态系统。湿地动物产品,如鱼类、贝类、蟹类、虾类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河南鹿邑惠济河湿地公园现有脊椎动物32 目76 科244 种,其中,哺乳类5 目8 科15 种,鸟类16 目43 科136 种,鱼类8目16 科66 种,两栖类1 目3 科6 种,爬行类2 目6科21 种。其中包含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雕、白额雁、大天鹅等。在水产品产出方面,惠济河是鹿邑县的天然鱼类重要栖息地,其中,鲤形目占该鱼类总种数的65.15%。

1.2 植物产品供给。湿地的植物产品有粮食、木材、水果、芦苇、香蒲、毛茛、中药材及蜜源植物和莲藕、菱角等水生经济植物,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薪柴、水果等生产生活物质。惠济河湿地公园有维管束植物102 科,28 属,473 种,其中,湿地植物39科,79 属,126 种,香蒲、芦苇、藨草为优势种,分布广泛。惠济河湿地公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野菱、中华结缕草等。

2 调节功能

2.1 气候调节、净化空气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改善区域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土壤积水或经常处于过湿状态,热容量大,吸收太阳能量相对一般陆地环境多,同样情况下地表升温慢,同时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强烈的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汽输送到大气环境中,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进一步改善区域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使湿地温度较周边地区偏低。在净化空气方面,湿度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植物的屏蔽作用,会使区域的空气比其它地方的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惠济河湿地公园规划区内永久性河流和输水河,面积204.98 hm2,占公园规划面积的48.14%,接近一半的占比对湿地公园所在的区域小气候有一定的影响。

2.2 水资源调节功能。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充地下水及维护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蓄水防洪方面是天然的“海绵”,洪水来时可以蓄洪水,降低洪水流速,之后逐渐释放到周边区域中,并可以长期蓄存一定量的水资源,在枯水期用来农业灌溉以及作为工业、生活用水,从而减少洪水危害,调节水资源,补充地下水。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用水、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水源,可减少地下水开采。惠济河是涡河最大支流,鹿邑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惠济河湿地公园年生态平衡需水量1015 万m3,鹿邑县境内总长13.2 km,建有大型闸孙营大闸1 座,蓄水量1500万m3,可灌溉面积20 万亩,设计流量1259 m3/s,其在蓄洪防旱、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净化水质功能。湿地具有去除水域中有机物、有毒物和悬浮物的功能,湿地区域中的林木、水草对降水起到自然过滤和离子交换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湿地中许多水生维管植物生长速度很快,能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虽然部分湿地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可能随植物的腐烂而再次释放到水体中,但从湿地中收获的生物量意味着营养物质从湿地生态系统中移除。人工湿地的植物在收获后常作为有机肥、造纸原料、手工艺品材料而使水体有毒物得到降解。河南鹿邑惠济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生长着大量的香蒲、藨草、芦苇等水生、湿生植物,其中,洪泛平原湿地、沼泽湿地面积101.76 hm2,占公园湿地面积的32.89%,这样的生态环境为水质净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公园区域内水质经吸附沉降和生物净化,使水中富营养物质、有毒物质、重金属得到净化。

3 文化功能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古代人类逐水而居,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常在水源附近。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样离不开水源。

3.1 生态研学旅游。惠济河湿地公园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注重文化原则,紧紧围绕鹿邑县“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名片,深入挖掘惠济河及周边区域的“湿地文化、老子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姓氏文化”等地域特色。湿地公园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周边、域内的太清宫景区、陈抟故居、正果寺、千年银杏树、孙营村省级民俗村、许庄田园等旅游文化资源,结合公园水域景观、河滨景观、生物景观资源,积极探索豫东平原河流湿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和方向,进一步提升鹿邑旅游的生态特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公园年游客容量169.29 万人次。

3.2 宣教科研。湿地科普宣传教育是实现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加深人们对湿地的认知,提升人们关注湿地、保护湿地的有效手段。惠济河湿地公园规划在孙营大闸南岸,建设有湿地宣教中心和科研监测中心。宣教中心以展示湿地资源、湿地生态文化、湿地景观等为主要方面,项目主要有湿地植物展示园、湿地亲子园、惠济河湿地长廊、湿地滨河天然展示园、河流湿地智慧SOHU(扫码电子宣教系统)。科研监测中心主要开展湿地公园湿地动植物、水文、气象、土壤监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等;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监测、研究野生动物栖息地水文、土壤、植被的变化趋势,长期积累基础数据库。

4 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与海洋、森林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4.1 生境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多样,水域、沼泽、洪泛平原、陆地等不同的生境,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栖息环境。河南鹿邑惠济河湿地公园具有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输水河、水产养殖场、草本沼泽五种湿地类型,生境多样性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栖息地。

4.2 物种多样性保护。湿地植物、湿地生境、丰富的水生动物、微生物等为众多水生、沼生、湿生、陆生植物及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哺乳类等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对生存环境做进一步改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景观多样性也将得到有效保护。据统计惠济河国家湿地公园有植物473 种,动物244 种。其中,鸟类136 种,包括留鸟36 种、旅鸟52 种,分别占本地鸟类总数的26.01%、37.68%;鱼类66 种,其中鲤形目有43 种,占公园鱼类的65.15%,鲇形目9 种,占比13.6%;有湿地植物126 种。

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与国家的发展及人类生存息息相关,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湿系统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惠济河作为涡河最大支流,是典型的河流型湿地,常年有水,水草丰美,河滩宽阔,生物多样性丰富,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对于维护涡河流域乃至淮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南鹿邑惠济河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够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惠济河河流生态系统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同时能够科学合理开发惠济河湿地的旅游资源。通过科普湿地知识,提升当地的湿地监测水平,探寻河流湿地保护和利用途径,将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鹿邑县河流公园
鹿邑县关工委深入校园进行雷锋精神传承教育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鹿邑县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国办文件精神
鹿邑县
在公园里玩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鹿邑县
当河流遇见海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