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2024-04-26 14:33孙元元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劳动力岗位培训

孙元元

(商丘市梁园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河南 商丘 476000)

1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现状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但是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受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个人技能和教育水平限制,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无法进入现代就业市场,从而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 农村人口增长减缓。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但是目前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农村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增长速度减缓,这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3 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单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大致可分为创业型、就业型和家庭服务型。①创业型。是有积蓄、有知识、有技能、有勇气的农村精壮劳动力,大多选择流向城市创业。②就业型。这类人群一般是留在农村,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在附近求职,呈现出季节性特征,一般都是临时求职在密集型企业或建筑工地。③家庭服务型。这部分人大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没有文化、没有经过系统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更不懂经营,自身的条件限制了他们进入现代市场的步伐,只能在经营家庭的同时在附近应聘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临时短工。

1.4 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资源庞大。虽然我国人口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多,所以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难度系数也较大。

2 农村劳动力就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通过食品加工、种植观光、旅游产业、农家乐、自助采摘等方式,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产业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2.2 促进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理念,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使剩余的劳动力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就近就业,可减少转移就业风险,稳定就业保障。

2.3 实现农村综合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稳定的基础,可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让其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3 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的原因

3.1 就业面单一。由于大多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技术,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无需专业技术水平或技术水平含量低仅凭经验就可以工作的行业,例如超市、建筑队、装卸工、物流等没有太多技术要求的岗位。

3.2 就业岗位少。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消费下沉,岗位缺乏,造成劳动力就业渠道受限,剩余的劳动力很难在较少的岗位中选择出适宜自己的岗位,这样部分强壮精干的劳动力会适应社会的优化,选择外出就业,剩余的劳动力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他们因岗位和年龄限制只能闲居在家。

3.3 信息闭塞且不对称。农村与城市间缺乏信息传递,使其获取岗位消息受限。另外因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岗位的选择受到局限,只能从事基层服务行业或者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和流水线活,每天十几个小时,单调乏味的重复着一套动作,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不对等,工作强度大,收入低。

4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

4.1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培训基金,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定期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组织开展劳动力就业岗位转移和产业就业需求技能培训。首先,从思想上引领,转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其获得新的知识技能,促使农村劳动力积极主动就业。其次,相关部门要履行职责,有计划、有组织地集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培训资源整合。最后,政府牵引以企业为导向,寻求企业合作,推进定项培训、订单培训,使劳动力培训与企业项目发展相结合;亦可不定时邀请专家到基层开展技能培训讲座,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意愿,增强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合格的农村劳动力。

4.2 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创建信息化平台。为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应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创建与时俱进的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①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农村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可将剩余劳动力资源信息整合到数据库和系统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单位和资源一体化,通过创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方便用人单位及时发现挖掘人才,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范围,发挥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调节作用,从而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②就业信息招聘平台。该平台由人社及政府相关部门运营,在平台上设立招聘信息,农村劳动力可线下根据招聘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③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平台。通过该平台定期发布就业技能培训宣传信息,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基本素质,使农村劳动力也真正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④农民工权益维护平台。农民工受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限制,大都从事社会底层工作,对自己的劳动权益保障和法律制度不够了解,因此农民工权益保障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部门重视的民生工作,鉴于此,设立农民工权益维护平台,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遭到侵害时能快速、直接找到维护的有效通道。

4.3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劳动力就业空间。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因素影响,地方就业岗位不多,这导致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虽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基于此,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农业结构转变为经济结构,以此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拓展就业空间,吸收大学生回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4.4 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合理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将就业稀缺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就业密集的地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从而在新的相应领域发挥自身价值。当前,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地方发展趋势,取消劳动力转移限制,落实劳动力输出措施,提升劳动力资源管理服务能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4.5 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劳动力保障机制。夯实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农村劳动力保障机制和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从农村平均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逐步完善制定最低收入标准,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村劳动力与城市企业职工福利待遇相衔接。

猜你喜欢
劳动力岗位培训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